1、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教师:樊玲艳教学目标:1.体会刘老师的坚强、乐观和对工作、生活的热爱,从中感受到作家苏叔阳所受的影响。2.学习作者见物思人,抓典型事例,通过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体会刘老师的坚强、乐观和对工作、生活的热爱。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在学生自主阅读后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体会作者对刘老师深深地思念之情,感悟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应该说都能顺利完成。但是对课题理想的风筝会提出一些疑问,如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理想的风筝与刘老师有什么联系?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老
2、师点拨,借助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适时补充,同学间互相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师:这是著名作家苏叔阳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写此文时,他与老师已分别30年了,但刘老师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作者都历历在目。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继续走近这位可亲可敬的刘老师。(板书:刘老师)二、品读感悟,认识人物过渡:要走近一个人,我们必须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相信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1.工作:尽职尽责自读课文4、5节,看看刘老师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划出相关句子。学生交流。a.外貌描写(指名读句)从这段外貌描写的语句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慈祥忠厚的刘老师,同
3、时知道了刘老师是个残疾人。b.语言描写师:谁愿意当一回刘老师讲讲自己的故事?(指名读段,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刘老师的神态和语气。)生谈从中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板书:乐观、顽强)师:听完刘老师的讲述,学生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呢?划出学生情感变化的词语,感受学生的内心活动。(笑酸涩尊敬)c.动作描写刘老师是如何板书的?圈出相关的动词。(撑离转写再转)从这些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刘老师板书不易,工作尽职尽责。)(板书:敬业)2.生活:放飞风筝过渡:刘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震撼着同学们的心,那么生活当中的刘老师又是怎样的人呢?自读8、9节,哪些文字打动了你,画下来,做上批注。生交
4、流阅读后的收获。a.“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抓住关键词“决不肯”,体会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设疑:望着那天空自由翱翔的小燕,刘老师此时心中一定在想什么?(生畅所欲言)师:想着想着,刘老师的脸上就漾除了甜蜜的笑。你从“漾”字中又体会到了什么?(刘老师发自内心的快乐)刘老师的快乐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让我们一起分享刘老师的快乐。齐读第8节。b.“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那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感受到刘老师生命的顽强、自信、挑战自我。这也是他对生活的不懈追求。(指几名学生读此句)小结:小小一只风
5、筝寄托着刘老师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板书:风筝、放飞理想)(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每个细节描写当中去认识刘老师。)三、景物描写,见物思人过渡:作者通过课堂上、生活中的不同事例,已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形象丰满的刘老师。可开头为什么要写一段春景呢?(齐读本段,思考:作者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就想起了刘老师?)由柳枝舒展腰身,连翘花奏响生命之歌联想到刘老师。师点名这里就是“见物思人”的写法。(板书:春天、生机盎然)(设计意图:掌握这种借物抒情的写法。)指名朗读。四、认识作者,思念老师过渡:作者苏叔阳不知道有多少老师,但唯刘老师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这是为什么呢?(课件出示苏叔阳的资料)刘老师
6、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作者。当文革时作者身受摧残迫害,当晚年时他卧在病榻受到疾病的折磨时,他就会想起刘老师。刘老师已在他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指名读最后一节,体会作者对刘老师深深的思念之情。(设计意图:通过对作者苏叔阳的认识,更深刻地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以及刘老师带给作者这一生的影响。)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师:刘老师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着他的学生,同时也交给了我们许多。你从刘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呢?(生谈收获)推荐读书:刘绍堂师恩难忘海伦凯勒我的老师板书设计:22.理想的风筝刘老师乐观 顽强 敬业笑对人生热爱生活执着追求春天 风筝生机盎然 放飞理想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优点是:1.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自学能自己解决,而且各抒己见,使答案丰富具体。如:为什么一个残疾的老师会喜欢放风筝?这正是体现了老师坚强、乐观、有崇高理想,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品质。学生通过自学,朗诵感悟深刻,突破重点。2.自学效果良好,对课文的理解到位。3.本课力求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通过自学、时空对话、有感情的朗诵等方法与文本进行对话,获得情感的触动与体验,在不自觉中受到情感的教育。本节课的不足是:1.重点句的朗读不够到位,对重点句应再深究。2.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结尾仓促。3.应再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学生质疑解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