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字词,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介绍作者和闻一多臧克家,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闻一多,本名家骅(hu),著名诗人、学者、
2、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
3、成闻一多全集四卷。闻一多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了闻一多表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气概。三、字词积累。1、给下列字词注音。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2、解释下列词语:目不窥园:诗兴不作:一反既往:潜心贯注:慷慨淋漓:四、整体感知:填写表格“说和做”的特征(原文)主要事例人物形象总体评
4、价(原文)学者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怎样过渡的? 2、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五、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2、“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是什么意思? 3、“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什么意思? 4、“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该怎样理解? 5、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
5、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这句是什么意思? 6、“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该怎样理解? 7、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请写出其中的两句,并思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六、拓展延伸:1、人们很崇拜明星,那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是否应该去追随?假如我校要设置闻一多先生的雕像,请设计高度概括闻一多先生精神的话。2、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由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家,你在语文课和课外一定读过不少名人的传记,知道很多名人的丰功伟绩,轶闻趣事,请讲讲你认为最有价值,最感人的故事片断,看谁讲得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