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篮球一、指导思想: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的需求出发,结合四年级学生喜欢篮球运动、爱玩的心理特点,选择篮球运球这个内容。根据学生已有原地运球基础,从玩球打开突破口,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法、探索法、比赛法等教学方法,融枯燥的技能练习于游戏中,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中,从而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实现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增进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二、教材分析球类运动有着较为明显的互助与合作性。篮球运球属于(水平二)
2、基本内容的主题教材之一。本课用“篮球运球”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它具有的游戏性、集体性、健身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和谐发展的生动而丰富的活动形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内容。三,学情分析针对本次授课对象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动能力强,求知欲强,好胜性强,思维敏捷,反应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认知的发展,学习中的互助合作,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还有待更进一步培养。四、教学特点为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本次课我主要通过、自练、示范、互动、比赛等教法,使简单的运球变得有趣、丰富。通过启发思维、讲解示范、分层教学、教学比赛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五、教学目标1、复习单手原地运球,初
3、步认识和学习行进间单手运球的正确做动作。2、通过练习使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完成练习,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3、通过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参与运动的热情,发展个性。六、重点和难点重点:手控制球稳难点:运球手型七、教学过程课堂常规熟悉球性复习原地运球学习行进间运球放松小结1、课的开始,通过介绍姚明引出本课学习内容。2、利用小游戏“老鼠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3、学生自己熟悉球性提高手控制能力4、复习原地单手运球,有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利用不同形式学习行进间单手运球,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运球能力。5、小游戏“送朋友回家”发展了学生下肢灵活性,同时收纳篮球。6、课的尾声在歌曲的伴奏下带领学生放松。八、场地器材1)标准篮球场地1块2)篮球33个3)呼啦圈4个4)录音机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