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记叙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教学态度的反思 马集中学 贾涛“只作粗放指导,缺少规律总结”对专家这样的评价,我有同感,也触发我对作文教学态度的反思。从教师角度讲,面对一两个班、五十至一百左右的学生,平时工作量就不小,作文是一篇赶着一篇写,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再优秀、再勤奋的教师,也不可能对每个学生次次作文、篇篇文章都去精耕细作,能把最大多数的学生照顾到,已经就很不错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单元作文训练就检查试卷的题目,对题目做粗略的解释和要求就放手让学生自由写作了。学生一脸愁苦,有碍着老师的威压不得不做,于是为了交差,为了分数,出现了空话假话满天飞,抄袭克隆家常事。翻开一篇篇习作,只见思维僵化
2、、套话连篇、真情欠奉,篇目多是格式内容雷同,认真的学生也只能写出干巴内容,格式陈旧的作文。交上来的作文老师也只是象征式的打个钩,写个ABC或随意的分值,学生看也不看就随便把它丢去了。这样的状况谈何作文训练,又何提高作文质量呢?所以我认为作文训练首要任务是作文指导,这是任重道远的任务,而且必须持之以恒。我的做法是:首先,从七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就让学生去体会人情之美。作为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审视自己享有的亲情和关爱,促发其对生命、对人性、对爱的思考。当代中学生最高的呼声就是要求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却很少有人关注过父母的感受。其实学生不是没有情,很多时候是缺乏我们的点化和激发,对一切关爱都习以为常,没有
3、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父母的唠叨往往体现着对子女的关心,父母的责骂往往隐藏着深切的期盼,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顿美餐、一次散步都是父母之爱的具体表现啊!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尝试去理解自己的父母。我就在做感恩类作文时,事先让学生回家亲自给自己的父母做一件感恩的事,回来再写出作文。这样经历自身的实践,大多数学生写出了真情实感的作文,也从中心灵得到一次爱的熏陶。其实,父母的关爱,兄弟姐妹间的小小争执及其和解;同学间一起嬉戏游玩的时光,都是充满着爱与趣、非常温馨的。通过实践激发他们的情感把这些形诸笔下,母子情、兄弟情、朋友情这种种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便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文章里。另一方面,我指导学生试着关注英
4、雄人物,关注历史,体会人格之美。帝王、名臣、大将、名士、佳人、勇士这些历史英雄人物在书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历史长河中浮现的人的智慧、人格的光辉,也是写作的绝好素材。写此类作文之前,让学生去收集有关历史风流人物的事迹,通过比较采选,让学生知道哪些资料有价值,可以做为作文素材,然后用评论或读感、记叙的方式来写作,使他们写起来有事可依,有例可举,自然就成文。第三 ,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时势,如人民战士抗洪抢险,运动健儿赛场拼搏,科研人员辛勤工作,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援藏干部默默奉献,勇于开拓,青年志愿者义务植树,保护珍稀动物拼搏与奉献精神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时代的美,人格之美,依然是激励着稚嫩、向上的少年的心。平时班级都订阅新闻报纸,每周指定一节读报课,派学生轮流读报,老师在旁指导提问,谈谈对时势的理解。平时到校阅览室多读新闻时事之类的报纸文章。让这时事新闻也成为点亮我们学生的稚嫩的笔,燃放出灿烂的心灵的火把。 总之,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着力把作文训练与认识和感受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感受真情、关照自身、思考现实,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这就是作文指导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学生的笔下才有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