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积累字词,了解吴承恩及其小说相关的文学常识。 2. 快速阅读课文,学会抓关键词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3. 演读赏析文章语言,畅谈趣味。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采用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自学检测,走近文本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演读课文,畅谈趣味_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的流程。2.教学方法:速读法,圈点勾画法,演读法,小组自主合作研讨法。情感与态度:激发阅读西游记及其它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教学重点:1. 快速阅读课文,学会抓关键词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2.演读赏析文章语言,畅谈趣味。教学难点:演读赏析文
2、章语言,畅谈趣味。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课前搜集,整理有关西游记的资料。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 课前播放歌曲猴哥。2. 问:喜欢西游记吗?说说你最喜欢里面哪个故事?导入课题。二 自学检测,走近文本(抢答)1,西游记是中国古 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 、 猪八戒、 沙和尚 保护 唐僧 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2.检测字词: 掣(ch)撺(cun)青鹞(yo) 高擎(qng)花鸨(bo)木木樗樗(ch) 蓼汀(lio tng) 愕然() 提防d3.本文故事从哪开始的?为什么擒拿孙悟空?(写作背景p
3、164注释(1)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前五回故事梗概: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 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课故事即从这里开始。4.文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课各指的是谁?“大圣”即孙悟空,“小圣”即二郎神杨戬三.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 指导学生速读课文,出示学法指导。速读方法指导:(1)学习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2).速
4、读时,不读出声,不指读,不回读,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3).通过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2.划出在本文中孙悟空分别变做了什么?二郎神相应的变做什么?(学生上台板书)大圣:麻雀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 小圣: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现原身现原身现原身。 3.小组合作研讨:比较大圣和小圣的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更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选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成果。四 演读课文,畅谈趣味。1.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法品读语言。 出示例句: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
5、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品析:“撞”字写出了写出了孙悟空担心猴儿安危,无恋战之心。也写出了跌跌撞撞慌忙之态,只想脱身。“钉”字写出了孙悟空机警,一动不动,变成麻雀,小,让人难以察觉,细细品品还发现孙悟空还有些调皮,在那装傻充愣呢。2. 仿照例句,找出文中你认为最有趣的句子或者段落,圈画出关键字或者词,也可以关注人物交锋,心理活动等,在旁边批注你的发现。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推选本组一位代表发言或者集体发言。3. 学生展示成果,教师适当引导。4. 小结圈点批注法。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能马上找到制伏他的办法。作者为什么不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在别的作品中,你有没有看过类似的写法。2.总结课文。六布置作业1.你最喜欢西游记里哪个人物?为他写一个200字左右短文。2.阅读原著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板书设计)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孙悟空:麻雀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 土地庙二郎爷爷 二郎神: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现原身现原身现原身。 (斗智斗勇,变化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