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铜仁市第五小学(学校)20142015学年第 二学期电子备课教案学 科 数 学班 级 五 年 级 主备教师 张 琼 参备教师 杨荣 任英 蔡敏 卢以发 吴梅第一课时 复习因数与倍数学习内容:教材第116页及第118页的内容,练习二十八第第l4 题。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2 、3 、5 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 经历整理因数与倍数有关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学习重点:能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难点:能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独学)1.整理本册所学因数与倍数的内容本册教材中新知识我们己经学完了,这个学期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准备怎样整理这学期所学的知识?2.整理所学的方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习过程中,你主要采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最有收获的事情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3.自我评价你认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如何?在学习中有什么成功做法或存在什么问题?4.我的小问题: 课中(合作探究)一、指导复习二、检查独学1.互动分享收获。2.质疑探讨。三、合作探究1.梳理基本概念 倍数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 因数 因数和倍数 质数和合数 奇数2、3、5的倍数的特征 偶数2.解析疑
3、难点。这部分内容概念众多,在概念的理解上,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四、过关检测完成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八”第l4 题。五、自我评价:今天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 教学反思:这次的复习是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抓住重点、难点,设计有层次的习题,举一反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求习题的多样繁杂,但求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发现、在倾听中学会理解、在讨论中学会思辨。第二课时 复习学分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内容: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八第58题。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
4、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用分数表示一个量与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有什么不同。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会比较分数的大小。3.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相关知识。学习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辨析和理解知识。学习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独学)1.整理本册所学分数的性质和意义的内容本册教材中新知识我们己经学完了,这个学期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准备怎样整理这学期所学的知识?2.我的小问题: 课中(合作探究)一、指导复习二、检查独学1.互动分享收获。2.质疑探讨。三、合作探究1.梳理知识要点。2.反思交流。教师
5、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1)什么是分数的意义?你能举例说明吗?(2)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举例说明吗?(3)什么是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你能举例说明吗?(4)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你能举例说明吗?(5)通分和约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3.答疑解难。在这部分内容学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四、过关检测完成教材第118 119 页“练习二十八”第5 8 题。五、自我评价:今天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 教学反思:一般带单位的是具体的数
6、量,而问“占总数的( )”则表示求两者之间的关系。求具体的数量是把条件中的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求分率则是把总量看作单位“1”,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占总数的几分之一。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由于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所以分母相同。区别是由于一个是将具体数量分,一个是将单位“1”分,所以分子不同、当然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第三课时 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内容: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八第9 、10 题。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正确地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2.会运用加法的运算定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学习重点:分
7、数加、减法的理解与运用。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和应用能力。课前(独学)1.整理本册所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本册教材中新知识我们己经学完了,这个学期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准备怎样整理这学期所学的知识?2.我的小问题: 课中(合作探究)一、指导复习二、检查独学1.互动分享收获。2.质疑探讨。三、合作探究1 梳理知识要点。(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回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2)全班反馈。2 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怎样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你能举例说明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先说一说,然后教师再举相应例子加以说明:强调: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
8、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化成最简分数。3 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你认为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后,教师举相应例子加以说明:强调: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还要注意能简便运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四、过关检测教材第119 页练习二十八第9 、10 题。五、自我评价:今天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 第四课时 复习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教材第116117 页,“练习二十八”第l1-14题 、16 题。学习目标:1 进一步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掌握对称的知识,对图形的旋转有更深入的认
9、识。2 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巩固不同体积、容积单位的表象,能更扎实地掌握体积和容积单位,并能恰当地使用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单位,熟练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4 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学习重点:能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习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独学)1.整理本册所学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本册教材中新知识我们己经学完了,这个学期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准备怎样整理这学期所学的知识?2.我的小问题: 课中(合作探究)一、指导复习二、检查独学1
10、.互动分享收获。2.质疑探讨。三、合作探究1 梳理知识要点。(1)引导学生回顾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知识。(2)全班反馈。2 交流反思。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1)你能分别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吗?(2)你认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小组讨论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要注意正确地应用所学的的公式,求表面积用表面积公式,求体积要用体积公式。要注意单位统一,当长、宽、高单位不统一时,要先统一单位。 在求与表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四、过关检测完成教材第119120
11、页“练习二十八”第l1、12 、13 、14 、16 题。五、自我评价:今天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 第五课时 复习观察物体与统计学习内容:教材第116117 页,“练习二十八”第17 、18 题及思考题。学习目标:1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充分了解其优点及绘制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学习重点:会观察物体,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学习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的形状,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数学信息。课前(独学)1.整理本册所学观察物
12、体与统计的内容本册教材中新知识我们己经学完了,这个学期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准备怎样整理这学期所学的知识?2.我的小问题: 课中(合作探究)一、指导复习二、检查独学1.互动分享收获。2.质疑探讨。三、合作探究1 复习“观察物体”。(1)知识要点复习。通过“观察物体”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新-课 标引导学生回忆以下两个知识要点: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观察物体,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2)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6 页第2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对于第( 3 )小题,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推算过程。2 复习“折线统计
13、图” (1)知识要点复习。关于“折线统计图”这单元,你有哪些收获?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完成以下知识结构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折线统计图 能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对图中反映的现作出简单分析。能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2)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7 页第4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以下两点: 要标明图例。 要根据具体的数量先描点,再分别依次连线。四、过关检测完成教材第120121 页“练习二十八”第17 、18 题及思考题。五、自我评价:今天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