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兰河传教学预案石甸初中 陈海燕教学目标:1. 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 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教学难点: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教学准备:1. 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2. 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呼兰河传。教学过程:一、 互动预热1. 谈话导入:提起童年,你有哪些难忘的画面?2. 板书课题。3. 了解作者:对于萧红,你有哪些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指名交流,并补充)4. 检查预习:课前预习了课文,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哪些感受?(指名交流)5. 揭示本课学习目标。(教师口述)二、 互动
2、升温1. 布置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童趣,试举例体会。2.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3. 小组互动,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三、 互动升华1. 互动展示,点拨提升 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指名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句式:我从“”这一句中,读到了一个_的祖父。)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童趣,试举例体会。(反复诵读,指名说一说自己的体会。你能不能模仿萧红的语气,写一两句话?)2. 总结课文尝试用一段话总结课文,可以从内容、情感、语言特点等角度概括。小组互动,全班交流,师生点评,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