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本节课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这个题材,让学生经历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展开讨论,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不断调整 解题策略,逐步探讨出不同的方法,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到假设法和方程法的一般性,并能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
2、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3、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受到祖国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习惯的培养。使学生从小养成学数学、爱数学的观念。教学重点: 会用假设法和方程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 用合理的方法解答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 激发思考大约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一道数学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课件)“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
3、思是:(课件)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二、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化繁为简,同学们请看: 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2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1、学生默读此题,思考: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2只脚,分别是什么意思?所求问题是什么?2、尝试列表法(1)猜想师:要求鸡和兔各有几只,咱们不妨猜一猜,好吗?(学生猜)(2)验证:师:到底谁猜对了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师生算出脚的只数)(3)师: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其实大家如果能够把刚才的猜想按照一定的顺序列成这样的表格(大屏
4、幕出示表格),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各项表示的含义。(4)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表格。之后交流完成情况,并逐一填写在大屏幕的表格中。(4)师:象这样把我们的猜测按一定的顺序列成表格,这种方法叫列表法。观察这个表格,你找到答案了吗?答案是怎样的。 3、尝试假设法。(1)这种列表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数字较大,做起来就太花时间了,有没有更简便一点的办法了?小组之间讨论讨论,并用算式记录你的讨论结果。(2)汇报交流(在学生说出自己想法的同时,老师逐一进行多媒体演示)假设法(一)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这样就还剩22-166只脚。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多出来的6只脚够给假设的
5、623只鸡再添上2只脚成为兔,所以有3只兔。笼子里就有8-35只鸡假设法(二) 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那么就有8432只脚,这样就多了32-2210只脚。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只脚,给假设的1025只兔去掉2只脚,成为鸡,所以有5只鸡。笼子里就有8-53只兔。4、小结交流,归纳方法问:刚才我们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你认为哪种方法一般都能适用?师小结: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很多,可以用列表法,可以用假设法,当数据较大时,过程就很繁琐了,列表法则不实用,而假设法就具有一般性,不管是数据较大时或数据较小时都可用到这种方法。5、运用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出
6、现的“鸡兔同笼”的问题(1)其实早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记录了“鸡兔同笼”的问题。(电脑出示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2)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生试着说说)(3)师肯定学生说法后,课件出示题意: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4)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解答“孙子算经”里的问题吗?(5)交流订正,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6)想知道古人在解答这道题时是怎么做的吗?(电脑“阅读资料”,了解“抬脚法”学生试着解释。)(7)评价学生的解释,并利用古人的方法解答最开始的那个例题,同时配以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古人的方法。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师:同学们,“鸡兔同笼”问题漂扬过海,传到日本等国,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解决方法也类似。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我们的生活,解答生活中放入“鸡兔同笼”问题。 1、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船和小船各租了几条?(大船乘6人,小船乘4人2、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10枚,一共是4.2元,你知道1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几枚吗?四、课外延伸 总结收获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