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3厘米=( )毫米 6000米+4000米=( )千米 7000千克=( )吨 1吨-800千克=( )千克 2.小亮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15分钟。上午他要在8:05到校,最晚要在( )时( )分从家出发。 3.一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的价格是28元,买9本大约需要( )元。 4.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学生大约每天睡9_____。 (2)犍为距离乐山大约60_____。 (3
2、一袋大米的质量25_____。 (4)做眼保健操大约需要5_____。 5.张阿姨做手工卡片,第一天做了24张,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4朵,张阿姨第4天做了( )张卡片。 6.一根彩带长200米,第一次用去46米,第二次用去59米,这根彩带短了( )米。 7.的积的末尾有( )个0,的积是( )位数。 8.李老师每分钟跳绳198下,估计一下她3分钟大约跳( )下,估出的个数应该比她的实际跳的个数要( )。(填:多或少) 9.三(1)班共有55人,喜欢语文的有46人,喜欢数学的有50人,两样都喜欢的
3、有( )人。 10.40个二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 )。 A.千米 B.千克 C.克 D.吨 二、选择题 11.你认为一分钟能完成下列哪件事,( )。 A.步行1千米 B.做完教室清洁 C.口算10道题 12.把一根丝带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它的,7段是它的。 13.若□584×4的积是一个五位数,则□里最小可填( )。 A.1 B.2 C.3 D.4 14.淘气和笑笑都折一架同样纸飞机,淘气用了小时完成,笑笑用小时完成,比一比,( )。 A.淘气折得快 B.笑笑折得快 C.两人折得同样快 D.无法比较 15
4、.有一批同学参加游泳、跑步比赛,其中参加游泳比赛的同学有32名,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有28名,两项都参加的有16名,共有( )名同学参加了游泳、跑步比赛。 A.44 B.48 C.60 16.某小学将一块长方形劳动实践基地分成甲、乙两块(如图所示),甲、乙两块地的周长相比( )。 A.甲的长 B.乙的长 C.一样长 D.无法判断 三、解答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
5、 18.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14×6 602×5 ★383+279 ★800-597 19.脱式计算。 (406-357)÷7 1000-(238+262) 8×9+507 20.在方格纸中画一个长5厘米,周长是14厘米的长方形。 21.学校买来130盒粉笔,每星期用8盒,用了5个星期,还剩多少盒? 22.陈
6、伯伯家养了一批公鸡和母鸡(如图),陈伯伯家养的这批鸡一共有多少只? 23.“国庆黄金周”期间,游乐园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推出了很多惠民政策,时间调整后接待游客数量明显增加。 国庆节开园时间调整通知为了满足游客需求,经研究决定:10月1日至10月7日开园时间为7:30~18:00,10月8日起恢复正常开园时间8:30~18:00 (1)“国庆黄金周”期间,游乐园一天的开园时间比平时多了多长时间? (2)游乐园第一天接待游客486名,第二天接待游客的数量是第一天的3倍,游乐园第二天接待游客多少名? (3)夏林和爸爸妈妈在十一期间也准备去游乐园,他们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门票: 7
7、8元/人 24.妈妈买2个杯子用了12元。如果买5个同样的杯子,需要多少钱? 25.林伯伯家养了15只鸡。其中是母鸡,母鸡有多少只? 26.用24米长的篱笆靠墙围出一块长方形菜地(如图),长是12米。 (1)这块菜地的宽是多少米? (2)还是靠墙围,如果围出的是正方形菜地,这块菜地的边长是多少米? 27.把2张长度都是8厘米的长方形纸条部分重叠粘贴在一起(如下图),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长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30 10 7 200 【解析】 把3厘米换算成毫米数,用3乘进率10;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再把结
8、果米换算成千米数,除以进率1000; 把7000千克换算成吨数,用7000除以进率1000; 把1吨换算成千克数,用1乘进率1000,再减去800千克即可。 3×10=30;6000+4000=10000;10000÷1000=10 7000÷1000=7;1×1000=1000;1000-800=200 3厘米=30毫米 6000米+4000米=10千米 7000千克=7吨 1吨-800千克=200千克 【点睛】 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
9、进率。 2. 7 50 【解析】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代入计算即可。 8时05分-15分钟=7时50分 小亮从家到学校步行要15分钟,上午他要在8:05到校,最晚要在7时50分家里出发。 【点睛】 熟练掌握时间的推算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70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一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的价格乘9即可,计算时采用估算法计算。 将28元看成30元, 30×9=270(元),即买9本大约需要270元。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时##小时##h 千米##km 千克
10、kg 分钟##分##min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以及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可知: 计量小学生大约每天睡的时间以“时”为单位; 计量犍为到乐山的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计量一袋大米的质量以“千克”为单位; 计量做眼保健操大约需要的时间以“分”为单位,依此填空。 根据分析可知: (1)小学生大约每天睡9小时。 (2)犍为距离乐山大约60千米。 (3)一袋大米的质量25千克。 (4)做眼保健操大约需要5分钟。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 5.36 【解析】
11、 分析题意可知:第一天做了24张,第二天做24+4,第三天做24+4+4,第四天做了24+4+4+4,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 24+4+4+4 =28+4+4 =32+4 =36(张) 【点睛】 根据题意列出第4天做卡片的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6.105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这根彩带用去了多少米,则就短了多少米,计算两次用去的长度,用加法计算。 46+59=105(米)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2 四 【解析】 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判断填空即可。 25×4=100 308×7=21
12、56 所以,25×4的积的末尾有2个0,的积是四位数。 【点睛】 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600 多 【解析】 用李老师每分钟跳绳个数乘跳绳时间,求出跳绳总个数。其中将198估成200,再乘3,求出大约跳的个数。将198估成200,估大了,求得大约跳的个数比实际跳的个数要多,据此解答。 198×3≈200×3=600(下) 则她3分钟大约跳600下,估出的个数应该比她的实际跳的个数要多。 【点睛】 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将三位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相乘求积。将因数估大了,乘积就变大;将因数估小了,乘
13、积就变小。 9.A 解析:41 【解析】 根据题意,用喜欢语文的人数加上喜欢数学的人数,再减去三(1)班的人数,即可求出两样都喜欢的人数。 46+50-55 =96-55 =41(人) 所以,两样都喜欢的有41人。 【点睛】 解答本题的依据为容斥原理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10.D 解析:D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40个二年级学生的体重用“吨”作单位。 40个二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
14、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二、选择题 11.C 解析:C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0分钟,做完教室清洁大约需要15分钟,口算10道题大约需要1分钟,据此解答。 A. 步行1千米需要的时间要比一分钟多; B. 做完教室清洁需要的时间要比一分钟多; C. 口算10道题大约需要一分钟;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解答。 12.; 【解析】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占它的几分之一,据此即可解答。 把一根丝带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它的,7段
15、是它的。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B 解析:B 【解析】 已知□584×4的积是一个五位数,4乘个位上的4得16,向十位进1;4乘十位上的8得32,再加个位进上来的1,是33,向百位进3;4乘百位上的5得20,再加十位进上来的3,是23,向千位进2;要使积是五位数,4乘千位上的数再加百位进上来的2必须要满十,向万位进位,□×4+2≥10,算出最小的数即可。 □×4+2≥10,□可以是:2、3、4、5、6、7、8、9,最少是2。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A 解析:A 【解析】 因为淘气和笑
16、笑都折一架同样纸飞机,所以谁用的时间短,谁就折得快,据此比较和的大小即可。 因为< 所以淘气用的时间短,即淘气折得快。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的分数表示的是具体的时间,明确折一架同样纸飞机,谁用的时间短,谁就折得快是解题的关键。 15.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参加游泳比赛的人数+参加跑步比赛的人数-两项都参加的人数=参加游泳、跑步比赛的总人数,依此计算并选择即可。 32+28-16 =60-16 =44(名)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C 解析:C 【解析】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
17、长,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依此选择。 根据分析可知,甲、乙两块地的周长一样长。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周长的认识,熟练掌握长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7.1800;70;720;0; 160;42;600;; 【解析】 略。 18.1884;3010;662;203 【解析】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计算整数的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验算方法:调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或者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
18、得数是不是另一个加数; 计算整数的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验算方法: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314×6=1884 602×5=3010 ★383+279=662 ★
19、800-597=203 验算: 验算: 19.7;500;579 【解析】 (1)先算减法,再算除法;(2)先算加法,再算减法;(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406-357)÷7 =49÷7 =7 1000-(238+262) =1000-500 =500 8×9+507 =72+507 =579 20.见详解 【解析】 画一个长5厘米,周长是14厘米的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就是14÷2=7(厘米),7=5+2,所以画一个长5厘米,宽2
20、厘米,周长是14厘米的长方形;据此画出即可。 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14÷2=7(厘米) 7=5+2 所以画一个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14厘米的长方形。如下图所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画指定周长的长方形,解决本题先根据周长求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1.90盒 【解析】 先用每星期用的盒数乘5计算出用的盒数,然后用学校买来粉笔的盒数减去5个星期用掉的盒数即可,依此计算。 8×5=40(盒) 130-40=90(盒) 答:还剩90盒。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整百整十数与整十数的减法计算,先计算出5个星期用掉的盒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
21、585只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陈伯伯家养了一批公鸡和母鸡,已知母鸡319只,公鸡266只,用陈伯伯家养的这批鸡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计算即可。 266+319=585(只) 答:陈伯伯家养的这批鸡一共有585只。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1)1小时; (2)1458名; (3)够,计算见详解 【解析】 (1)结束时间是一样的,只要算出开园时间提前了多少时间即可;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先算出夏林一家需要花 解析:(1)1小时; (2)1458名; (3)够,计算见详解 【解析】 (1)结束
22、时间是一样的,只要算出开园时间提前了多少时间即可;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先算出夏林一家需要花多少钱,再和250元比较即可。 (1)8时30分﹣7时30分=1小时; 答:游乐园一天的开园时间比平时多了1小时。 (2)486×3=1458(名); 答:游乐园第二天接待游客1458名。 (3)78×3=234(元); 234元<250元。 答:他们带250元买门票够。 【点睛】 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和乘法的意义,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24.30元 【解析】 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先求出每个杯子的价格,再乘5,就是买5个同样的杯子需要的
23、钱数,据此解答即可。 12÷2×5 =6×5 =30(元) 答:需要30元钱。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 解析:30元 【解析】 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先求出每个杯子的价格,再乘5,就是买5个同样的杯子需要的钱数,据此解答即可。 12÷2×5 =6×5 =30(元) 答:需要30元钱。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单价、总价和数量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 25.6只 【解析】 用林伯伯家养的鸡的只数除以5,再乘2即等于母鸡的只数,据此即可解答。 15÷5×2 =3×2 =6(只) 答:母鸡有6只。 【点睛】 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
24、 解析:6只 【解析】 用林伯伯家养的鸡的只数除以5,再乘2即等于母鸡的只数,据此即可解答。 15÷5×2 =3×2 =6(只) 答:母鸡有6只。 【点睛】 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1)6米 (2)8米 【解析】 (1)观察图形可知,24米等于这个长方形菜地的长加上2条宽的长度;所以这块菜地的宽的长度是:[(24-12)÷2]米。 (2)根据题意可知,用24米长的篱笆靠墙围出 解析:(1)6米 (2)8米 【解析】 (1)观察图形可知,24米等于这个长方形菜地的长加上2条宽的长度;所以这块菜地的宽的长度是:[(24-
25、12)÷2]米。 (2)根据题意可知,用24米长的篱笆靠墙围出一个正方形菜地,那么这个篱笆的长度就等于正方形菜地3条边的长度,据此可知,这个正方形菜地的边长是(24÷3)米。 (1)(24-12)÷2 =12÷2 =6(米) 答:这块菜地的宽是6米。 (2)24÷3=8(米) 答:这块菜地的边长是8米。 【点睛】 熟记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3厘米 【解析】 8厘米纸条乘2,得出两张长方形纸条总长度;重叠部分长度=两张长方形纸条总长度一重叠部分的图形长度。 8×2=16(厘米) 16-13-3(厘米) 答: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长3厘 解析:3厘米 【解析】 8厘米纸条乘2,得出两张长方形纸条总长度;重叠部分长度=两张长方形纸条总长度一重叠部分的图形长度。 8×2=16(厘米) 16-13-3(厘米) 答: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长3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先用乘法求出两张长方形纸条总长度,再用减法进而求解。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