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判断题(每题2分)1.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恰当的工具,工具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的需要不断发展。( )2.直接竖直向上提升重物,比利用斜面提升物体省力。( )3.一般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时,杠杆的支点离用力点越近,就越省力。( )4.在车轮发明之前,人们主要依靠人力或畜力运输物品。( )5.车轮具有省力、省时、灵活、平稳等特点。( )6.人类历史上,最初制造工具时,使用的材料是金属材料。( )7.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含有杠杆结构的工具,由于用途不同,有的是省力的,有的是费力的。( )8.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图书时,每次刷墨之前都要进行
2、一次检字。( )9.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10.与书本相比,电脑传播的信息更加多元,所以电脑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二、选择题(每题2分)11.下列关于工具和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只能使用一种技术B.所有工具的使用技术都一样C.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改进的12.下列工具最适合用来取出核桃仁的是( )。A. B. C.13.骑普通自行车上坡时走“S”形的目的是( )。A.利用斜面来省力B.防止打滑C.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14.要拧两颗同样粗、同样长的螺丝钉,螺纹稀疏的比螺纹紧密的拧起来( )。A.省力 B.费力 C.用力一样15.“秤砣虽小
3、,能压千斤”是利用了( )原理。A.轮轴 B.杠杆 C.斜面16.小孩和大人玩跷跷板,小孩翘起大人的条件是( )。A.小孩靠近支点B.双方都远离支点C.小孩尽量远离支点,大人尽量靠近支点17.小科在轮轴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两个相同的钩码,如下图,右边的钩码会( )。A.下降 B.上升 C.不变18.如下图,现在定滑轮处于平衡状态,说明( )。(不计摩擦)A.甲比乙重 B.甲比乙轻 C.甲和乙一样重19.随着( )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金属材料制造出复杂精密的工具。A.通信技术 B.冶炼技术 C.农业技术20.( )推动着人们不断改进记录文字的纸张。A.交流的障碍 B.记录文字的需要 C.抄写的低效2
4、1.筷子包含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使用筷子夹菜时,应用了( )原理。A.斜面 B.杠杆 C.轮轴22.金华正在创建文明城市,小科在放学的路上看到许多志愿者用垃圾夹子(如下图)夹垃圾,此垃圾夹子是( )的杠杆。A.费力 B.省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23.镊子是一种杠杆类工具,它的支点在( )。A.甲点 B.乙点 C.丙点24.如图用螺丝刀撬起木板上的钉子,运用的是简单机械中( )的原理。*A.斜面 B.轮轴 C.杠杆25.制作简易独轮车模型时,阅读图文和观看视频这两种传播信息的方式( )。A.阅读图文的传播效果更好B.观看视频的传播效果更好C.各有优缺点26.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都要搬运
5、很多书本到教室。下列方法最省力、省时的是( )。A.直接用手搬B.将书本放在木板上拉C.将书本放在手推车上推27.小科用剪刀在废旧网线的塑料外皮上剪开一个很小的口,然后剪断其中两根导线。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科使用裁衣剪刀会很方便地完成任务B.小科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网线剪断C.小科这样做的目的是模拟医生做外科手术三、填空题(每空1分)28.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_或_。29.简单机械包括_、_和_。30.用小石块和木板撬动大石块时,支点距离阻力点越近,距离用力点越远,就越_。31.轮轴是一种变形的_。32.我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和_。33.“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两种方式
6、中,复制少量文字时较快的方法是_。四、填图题(每空1分)34.填图*空1_ 空2_ 空3_35.填图*空1_ 空2_空3_ 空4_五、连接题(每空1分)36.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杠杆 滑轮 轮轴 斜面五、探究题(每空2分)(一)自行车的秘密37.自行车上有许多简单机械的应用。刹车属于_,车把属于_。38.小伟的自行车半路上发生了故障,需要拧开坐垫下一枚螺母,小伟应该选择( )工具将坐垫固定住。A.B.C.39.由于小伟的力气太小,拧不动,小伟可以换一把握柄更_(填“长”或“短”)的扳手。40.同样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小伟同学准备骑车上山,设计了以下3种登山方案,其中
7、骑行最省力的是( )。A. B. C.(二)小明和爸爸两个人玩跷跷板(如下图)。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41.跷跷板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是_原理。42.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小明的位置是_。43.现在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小明想要把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A.爸爸离支点更近些B.小明离支点更近些C.爸爸离支点更远些44.下图中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成了一个“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点燃两根蜡烛,让它燃烧两分钟,由于两根蜡烛粗细相同,因此燃烧后减少了相同的质量。两分钟后吹灭蜡烛,这时可以看到( )。A.长蜡烛升高,短蜡烛下降B.短蜡烛升高,长蜡烛下降C.保持原位不动(三)下图为研究轮
8、轴作用的实验装置,同学们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观察轮上需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轮轴保持平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45.若在轮上挂3个钩码,轴上要挂_个钩码,才能保持轮轴平衡。46.如果将轴上的钩码换成是20牛的重物,那么要提起重物至少在轮上用_牛的力。47.当轮轴保持平衡时,如果同时在轮和轴上各加1个钩码,轮轴会( )。A.继续平衡 B.逆时针旋转 C.顺时针旋转答案解析:1正确。2错误。利用斜面可以省力。3错误 支点离用力点越远越省力。4正确。5正确。6错误。人类最初利用一些自然材料如石头木头、兽骨等来制造工具。7正确。8错误。不必每次印墨之前都检字。9正确。10错误。电脑也有缺点,如:使用电脑
9、对身体有害。11答案是C。一项任务可使用多种技术,一件工具也可使用多种技术。12答案是C。13答案是A。14答案是B。因为螺纹稀疏的斜面较陡。15答案是B。16答案是C。用力点离支点越远,阻力点离支点越近,越省力。17答案是A。18答案是C。19答案是B。20答案是B。21答案是B。22答案是A。23答案是C。24答案是C。25答案是C。26答案是C。27答案是C。28省力;方便 答案解析: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省力或方便。29斜面;杠杆;轮轴;滑轮 答案解析:简单机械包括斜面、杠杆和轮轴.30省力 答案解析:用小石块和木板撬动大石块时,支点距离阻力点越近,距离用力点越远,就越省力。31杠杆 答案
10、解析:轮轴是一种变形的杠杆。32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答案解析:我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33 手工抄写 答案解析:“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两种方式中,复制少量文字时较快的方法是手工抄写。34阻力点、支点、用力点。35检字、刷墨、拓印和晾制。36杠杆 滑轮 轮轴 斜面37杠杆、轮轴。38答案是C。扳手是用于拧螺母的。39答案是长。扳手是变形的轮轴,握柄越长,相当于轮越大。40答案是C。C方案的斜坡比较缓。41杠杆 答案解析:跷跷板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是杠杆原理。42动力点;用力点 答案解析: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小明的位置是用力点。43答案是A。阻力点离支点越近越
11、省力。44 答案是B。45 6 答案解析:若在轮上挂3个钩码,轴上要挂6个钩码,才能保持轮轴平衡。46 10 答案解析:如果将轴上的钩码换成是20牛的重物,那么要提起重物至少在轮上用10牛的力。47 答案是B。一、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选择题1观察如图所示的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地球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A地核、地幔、地壳B地幔、地核、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答案:A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托勒密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B哥白尼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C科学探索需要不断寻找新证据,来排除或修正观点答案:C4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
12、太阳的位置不同,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答案:B5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A太阳 B地球 C地球公转轨道答案:B6我们用塑料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A对比实验 B演示实验 C模拟实验答案:C7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观察到周围的景物是( )运动的。A逆时针 B顺时针 C自北向南答案:A85月8日下午2时,状状的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约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竟然还是5月8日下午2时。对
13、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B美国机场的时钟在12小时之前停止了工作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答案:C9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都是受( )的影响。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太阳热量答案:A10下列动物中不需要冬眠的是( )。A刺猬 B熊猫 C乌龟答案:B二、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选择题11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锯子锯木头,锯条会发热,是由于动能转化为热能B.当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会跳动,这是热能转化为动能C.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光能【答案】 D 【解析】【解答】燃烧是一
14、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答案为:D.【分析】地球上的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以动能、势能、生物质能、光动能、电能等等。12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 )。 A.动能转化成热能B.热能转化成动能C.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 A 【解析】【解答】铁丝在反复的曲折中会产生热量,人体间接的把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故答案为:A。【分析】铁丝在反复的折叠中会做功,产生热量。13电磁铁的制作与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可以作为电磁铁的铁芯的材料是( )。 A.粗铁丝B.粗铜丝C.铝块(2)试验中,大头针的作用是( )。 A.导电B.测试磁力C.检测电流方向(3)可以代替大头针的材料是( )。
15、 A.垫圈B.回形针C.纸屑(4)在做“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是否有关”的实验时,实验中应改变的是( )。 A.线圈缠绕的方向B.所用电池的节数C.电池的连接方法(5)在实验中,发现调换电池的正负极,可以( ) A.增强电磁铁的磁性B.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C.增强电流强度(6)下列方法能增强电磁铁磁力的是( ) A.增加缠绕铁钉上的导线圈数B.改变电池的连接方法C.改变导线的缠绕方向【答案】 (1)A(2)B(3)B(4)A(5)B(6)A 【解析】【解答】根据电磁铁的原理,增加线圈数量和电流的强度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在实验中,大头针的作用是测试磁力。大头针也可以用回形针代替,吸引大头
16、针或者铁钉的数量越多说明磁力越强。要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是否有关”的问题,应该采用对比实验法,其他量相同,需要改变的是线圈缠绕的方向;在实验时,如果正负极调转了,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根据电磁铁与线圈的数量的关系,可知增加缠绕铁钉上导线的圈数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分析】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的数量以及电流的强度有关,增加线圈的数目,可以使电磁铁的磁力增大,增加电流的强度,也可以使电磁铁的磁力增强。14冬天洗澡前,打开电热水器,是将( )。 A.电能转化成热能B.热能转化成电能C.电能转化成水能。【答案】 A 【解析】【解答】使用热水器时时将电能转化为水的热能,使水温变高,A符合
17、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能量永远是守恒的,它可以发生转移或者转化,电能是我们能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能量,可以利用它转化成热能、动能、光能等。15关于能量及其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饭锅蒸饭时,电能转化为热能B.植物的呼吸作用是贮存能量的过程C.电动车电瓶充电是贮存能量的过程【答案】 B 【解析】【解答】A、 电饭锅蒸饭时,电能转化为热能 ,不符合题意。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贮存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消耗能量的过程,符合题意。C、 电动车电瓶充电是贮存能量的过程 ,是将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能量计能量转化的原理,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贮存能量的过
18、程,而呼吸作用是消耗能力的过程。16选择题。 (1)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可能与( )无关。 A.线圈圈数B.是否使用电池盒C.电池数量(2)为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我们至少要进行( )次实验。 A.IB.2C.3(3)在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是否有关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线圈圈数B.电池数量C.导线的长度(4)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A.电池的节数、线圈的圈数B.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C.电池的节数、铁芯的大小(5)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的方法是( )。 A.增加铁钉上的线圈圈数B.增加连接的电池的节数C.改变导线线圈的绕向(6)如
19、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的下面分别挂一个条形磁铁和铁块,已知通电后电磁铁的左侧为N极。则闭合开关后,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情况是( )。 A.甲的示数增大,乙的示数减小B.甲的示数减小,乙的示数增大C.甲、乙的示数都增大【答案】 (1)B(2)C(3)A(4)B(5)C(6)B 【解析】【解答】(1)电磁铁的影响因素金额电池盒的是否使用没有关系(2)进行三次以上试验才能得出靠谱的数据和结论。(3)探究线圈和磁力大小因素,应该改变线圈的数量。(4)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铁芯大小和线圈,改变电流的大小。(5)改变导线绕向可以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方向,【分析】电磁铁
20、的磁力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小、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关。17电磁铁在通电时能吸起下列物品中的( )。 A.塑料尺B.玻璃片C.铁片【答案】 C 【解析】【解答】电磁铁在通电的时候可以产生磁性,磁性能够吸引小磁铁。 故答案为:C 【分析】电磁铁在通电时周围会产生磁场。18洗衣机就是一个电能转换器,它能把电能转换成( )能。 A.光B.热C.动【答案】 C 【解析】【解答】洗衣机就是家用电器,家用电器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C 【分析】用电器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19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电池的个数B.线圈的匝数C.铁芯的粗细【答案】 A 【解析】【解答】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果要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他条件一定,改变电池的个数。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20蓄电池放电时将( )转化为电能。 A.化学能B.光能C.热能【答案】 A 【解析】【解答】蓄电池使用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