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管理部工作职责一览表 质量管理部工作职责 职责细分 备注 1.质量管理组织建设 (1)设计或完善企业质量管理部组织构造 (2)建立有关质量组织(质量活动小组、质量管理评审小组等) 2.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1)制定质量方针,确定质量管理目并制定管理目责任制 (2)编制、修订、完善企业内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3)监督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执行状况 3.质量计划管理 (1)制定年度质量工作计划,并将计划分派、贯彻至有关人员 (2)建立和完善质量工作原始记录、台账、记录报表等质量文献 (3)按期完毕年度、季度、月度质量记录工作 4.质量检查 (1)组织实行对原
2、材料、外协件、外购品、自制件检查,以及对产品工序、成品检查 (2)组织开展制程巡回检查工作,并进行制程质量专案研究,以便提出制程质量改善、事故防止措施 (3)出具检测汇报,对出厂产品质量负所有责任 5.质量监控 (1)组织对生产车间或各下属单位开展例行质量检查工作,对生产过程工艺文献执行状况进行监督 (2)对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3)组织开展不合格品评审工作,针对质量问题组织制定纠正、防止和改善措施,并对措施贯彻状况加以跟踪和验证 6.质量体系管理 (1)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执行各体系质量管理规定 (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负责质量体系认证、组
3、织和推行工作 进料检查工作流程 进料检查准备 检查实行 检查成果处理 进料检查员根据“送检单”规定筹划检查程序,进行检查准备,包括安排人员、设备调试等 物料查对验收无误后,采购人员填写“送检单”,送交质量管理部进料检查员 采购部仓库管理员等部门人员根据订货单、送货单对进料数量、型号、包装等进行清点 供应商将企业所采购物料送达指定地点,采购部组织进行收货 开始 进料检查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提出处理措施,报送有关部门 否 合格 是 进料检查人员按照分工,根据检查原则进行检查工作,记录检查数据,鉴定
4、检查成果 根据物料性质、类别等状况及有关规定,进料检查人员按照规范抽样,做好检查准备 结束 有关部门讨论与否特采,若决策不能特采则退货,采购部办理退货手续;否则接受物料、入库 接受物料、入库并做好物料登记、保管工作 进料检查员编制“采购材料检查汇报表”,发送采购部等部门 检查状态标识流程 接受进料检查任务 检查实行 贴签 进料检查员接受进料检查任务后组织进行检查准备 采购部人员填写“送检单”,送交品质管理部进料检查员 供应商按协议约定期间送货,采购部库房等进行收货 开始 否 是
5、特采 进料检查员协同有关部门对质量异常进料进行特采决策 否 是 合格 进料检查人员记录检查数据,鉴定检查成果 进料检查人员按照规定检查原则、措施实行检查工作 结束 涂拒收标识 涂特采对应标识 涂对应标识 制程质量管理工作流程 质检员在生产部、生产车间协助下选择控制对象 质检员在品质管理部领导指导下明确规格原则并选择检查仪器及措施 质检员在预定期间内在生产部、生产车间协助下进行检查 否 是 质检员判断数据与否合理 生产部、生产车间有关人员分析原因 生产部、生产车间有关人员根据产生数据不合理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各生产车间执行
6、检查后纠正措施 结束 开始 质检员记录质量检查数据 选择检查对象 实行检查 数据分析 施行纠正措施 质量分析记录工作流程 数据搜集与分析 编写数据登记表 制定与执行质量调整方案 记录归档保留 质检员在品质管理部领导指导下对搜集有效数据进行归类分析 品质管理部在采购部库房、生产部等部门支持下搜集有效数据 开始 否 审核与否通过 是 采购部库房、生产部等部门认真执行质量调整方案 品质管理部领导和质量师进行审核 质检员对所有记录信息进行归档保留 结束 质检员编制和分
7、析数据登记表 质检员选择合用数据登记表编制措施 质检员根据数据登记表所提取有效信息制定质量调整方案 工序质量检查工作流程 工序自检 工序互检 工序检查员检查 工序作业所有或阶段完毕 开始 结束 经工序质检员出具合格意见后,可以开始进入下道工序操作 是 合格否 否 工序质检员根据企业有关质量检查原则对工序质量进行检查,并出具检查结论 工序作业人员首先进行自检,完毕后填写工序报检单,祈求上道或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协助进行质量检查 互检通过后,由原工序作业人员将有关检查材料连同报检单送交专职工序检查员,申请检查 上道或下道工序作业人员根据
8、企业质检原则对其进行检查,并填写工序质量检查单 工序检查员首先判断自检、互检材料齐备程度,如材料不完整由工序作业人员重新填写 成品抽样检查工作流程 明确检查目 抽样方案确定与实行 检查成果分析 形成检查汇报 品质管理部领导对抽样方案进行审核,并最终确认抽样方案 质检员根据检查目和规定选择合适抽样方案 品质管理部明确成品检查目,即及时发现、清除产品质量隐患 开始 质检员根据对应质量原则、程序规定对成品样本进行检查 质检员根据检查分析成果编制“成品抽样检查汇报” 质检员对检查成果进行分析 结束 质
9、检员重新修订“成品抽样检查汇报”,经主管质量负责人审批后下发到有关部门 质量管理部领导审阅“成品抽样检查汇报”并提出修正意见 成品入库送检工作流程 入库检查准备 成品检查 检查成果处理 品质管理部接到告知后做好产品检查准备,包括抽取样本、设备仪器准备、人员安排等 生产部门在成品入库前告知品质管理部做好检查准备 开始 质检员根据检查成果填写“质量检查表” 质检员根据规定程序、质量规定,严格对所抽取样本进行质量检查 是 否 与否存在质量问题 结束 质检员编制“成品检查汇报”,并报送主管领导 生产单位及其
10、他有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对应处理 品质管理部形成不合格品处理意见,上报主管领导审批 质检员对质量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产品样件检查工作流程 第一次样品检查 二次样品检查 批量投产 否 是 与否符合质量规定 生产部门返工重新生产样品 质检员出具“样品检查汇报”并上报领导 质检员根据规定操作程序与质量规定对样件进行检查 生产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及规定,将生产样品提交品质管理部 开始 生产部门调整工艺后,重新生产 是 否 与否符合质量规定 质检员出具“样品检查汇报”并上报领导 质检员对样品特性等方面进行检查 生产部门进行小批量试产并送
11、检 结束 品质管理部定期汇总有关质量记录,并存档备查或做研究之用 品质管理部应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填写“质量检查表” 生产单位根据品质管理部提议,大批量投入生产 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流程 质量控制规程制定 质量巡检 质量问题确认 质量问题处理 质量管理部参照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原则制定“质量控制操作规程” 开始 “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经主管领导审批通过后,由品质管理部下发执行 各生产单位认真组织学习操作规程,并将其贯彻到详细工作中 有关部门负责质量控制人员在质量管理部有关人员配合下,进行现场质量巡视
12、 是 否 常规 有关部门在质量控制操作规程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判断问题类型 有关部门详细负责处理质量问题,由品质管理部负责信息记录立案 结束 处理方案确定后经主管领导审批执行 品质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讨论问题处理方案 质量原则制定工作流程 草拟原则 试行原则 修订原则 确定原则 开始 品质管理部根据国家、行业有关原则和规定,拟订企业质量原则 企业主管领导对质量原则提出修正意见 品质管理部根据领导修正意见对质量原则进行完善 品质管理部组织执行领导审批企业质量原则 有关部门认真、彻底地执行企业质量原则,并将在执行
13、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质量管理部 品质管理部汇总质量问题,并将其归类 品质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讨论与否需要修订质量原则 修订 经主管领导同意,品质管理部修改质量原则 在有关部门协助下,品质管理部完毕质量原则修订工作 质量原则最终稿经企业总经理审批后,由品质管理部组织执行 结束 是 否 质量记录控制工作流程 质量记录原则制定 质量记录形成 质量记录保管 质量记录控制原则经品质管理部领导审批后,方可执行 品质管理部根据企业有关规定,制定质量记录控制原则 开始 各部门根据本部门质量记录清单,详细填写质量记录 质量登记表卡经品质管
14、理部经理审批后起用 有关部门根据质量记录清单中详细内容特点,设计质量登记表卡,交品质管理部审核 各有关部门根据企业质量记录原则,确定本部门质量记录清单 结束 对于过期质量记录,各部门须填写质量记录销毁申请,交品质管理部审核,并由品质管理部指定专人负责销毁 品质管理部负责对各部门质量记录保留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部门有关人员根据企业规定,对本部门质量记录进行编号,归档保留 不合格产品管理流程 不合格品发现 不合格品处理 分析原因和提出改善措施 开始 检查员对检出不合格品进行标识 检查员在生产现场对在制品和成品进行
15、鉴定 检查员对不合格品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记录 生产部、技术部根据处理措施实行不合格品报废、返工以及变化用途等 品质管理部根据处理意见,发出“不合格品处理告知单” 品质管理部组织技术部、生产部等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确定处理意见 检查员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并运送到不合格品专区寄存 结束 生产部、技术部等部门根据纠正措施改善工作,减少不合格品产生 品质管理部分析不合格品产生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 报废品处理工作流程 报废申请 报废品寄存 报废品处理 否 开始 填写“报废申请单” 生产主管、品质
16、管理部质检员和主管进行确认同意 结束 生产车间将报废品运至报废品区进行集中寄存 报废品区管理人员对报废品进行记录、记录 品质管理部会同生产部、技术部分析报废品与否具有发售价值或使用价值 财务部进行报废品账务处理 具有价值 否 进行合法垃圾处理 将报废品转移至合用部门或进行捐赠或变卖处理 填写《报废品处理表》 防止措施工作流程 形成防止措施 实行防止措施 评估防止措施 品质管理部和有关部门分析不合格品出现原因 主管领导和总经理对防止措施进行审核审批 品质管理部和有关部门确定不合格品防止措施
17、 不合格品出现 开始 品质管理部对防止措施执行进行指导和监督 生产部、采购部等不合格品出现部门执行防止措施 否 是 结束 品质管理部将有关资料进行汇总、立案、归档保留 品质管理部组织技术、生产、采购等部门对防止措施进行评审和优化 品质管理部将防止措施编制成质量管理文献 到达预期效果 品质管理部会同各责任部门对防止措施执行效果进行验证 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流程 质量改善需求分析 质量改善方案制定 质量改善方案实行 质量改善评估和奖惩 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改善筹划 品质管理部组织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评
18、审 开始 改善 搜集反应质量现实状况各类质量信息 是 质量管理人员制定质量改善方案 品质管理部领导和企业总经理对质量改善方案进行审核审批 品质管理部组织对质量改善方案进行评审 否 品质管理部根据质量改善规定更新文献 到达预期目 品质管理部对改善成果进行评审和验证 品质管理部和有关部门根据方案进行质量改善 是 人力资源部根据考核规定实行对有关人员奖励和惩罚 品质管理部对质量改善过程进行评估 结束 否 质量体系文献管理流程 编制文献 文献使用 文献修订与平常管理 开 始 品质量管理部根据企业质量管
19、理规定,向企业管理者代表申请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献 品质管理部负责企业质量手册编写,其他质量体系文献由归口职能部门负责编写 品质管理部根据企业文档管理制度,对编制完毕质量体系文献进行编号,并呈管理者代表审批 编制文献经管理者代表审批通过后,品质管理部负责将质量文献发放至企业有关部门,并指导各部门执行 各部门在使用文献过程中,及时向品质管理部反馈其使用状况,品质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反馈意见进行讨论 品质管理部根据讨论成果进行质量体系文献修订与完善工作 修订后质量管理文献通过审核后,品质管理部收回已经失效质量管理文献,并根据企业文献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结束
20、 质量体系内审工作流程 内部审核准备 内部审核实行 出具审核汇报 开 始 品质管理部根据企业质量体系规定制定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 结 束 管理者代表授权成立审核小组,由审核组长制定专题审核活动计划,安排人员准备审核所需有关文献。审核员编制检查表 品质管理部向企业各有关部门发出审核告知 审核小组组长召开初次会议,审核小组全体组员及受审核部门领导及其他有关人员共同参与。初次会议重要是为了向受审部门简介审核范围、内容及措施,协调并确认有关问题 品质管理部组织审核人员对有关部门实行现场审核,审核小组组员搜集并验证有关信息,做到记录清
21、晰、完整、精确 审核小组根据审核准则对搜集到有关信息进行评价,形成审核发现,在合适时候审核小组应根据需要共同评审审核发现 审核小组对审核发现及其他有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做出审核结论,确定不合格项 审核小组、受审部门领导及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末次会议 审核小组出具审核汇报 质量体系运行工作流程 质量体系运行 工作准备 质量体系运行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质量体系纠正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文献编制完毕后,经管理者代表确认,质量体系投入运行 开始 各部门通过自检认为质量体系运
22、行确实存在问题,则必须进行内部整改 否 是 合格 各部门按照质量体系规定定期对质量体系运行状况进行自检 各部门按照质量体系规定实行质量管理工作 品质管理部根据审核状况,编制“质量体系运行汇报”,详细阐明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上报管理者代表 品质管理部根据年度质量体系审核计划,对各部门实行内部审核 结束 品质管理部对质量体系运行状况进行总结,并将有关资料存档 各部门按照品质管理部下发纠正指令,采用纠正措施 品质管理部根据管理者代表审核意见,向存在问题部门下发纠正指令 质量体系完善工作流程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实
23、行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开 始 各部门执行改善方案 品质管理部编写“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汇报” 品质管理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改善方案,并报总经理审批 结 束 品质管理部根据有关质量体系原则和企业实际需要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并报总经理审批 品质管理部根据总经理审批意见建立企业质量体系 品质管理部在全企业范围内对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培训 各部门按照质量体系规定实行质量管理体系 品质管理部对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状况进行监督 品质管理部根据搜集到信息和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状况反馈成果,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价 品质管理部对有关文献进行存档处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