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CAD》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CAD课程英文名称:CAD for Polymer Material and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0902ZY037课程类别/性质:专业课/选修 学分:2总学时/理论/实验(上机):32/16/16 开课单位:化工学院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基础、塑料成型模具设计 一、课程简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CAD》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用计算机硬、 软件系统辅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产品或工程设计、修改、显示、输出的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 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三
2、维绘图软件的基本组成、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三维绘图软件入门和三维绘图软件实例应用。其中核心内容是通过制图软 件的应用增强三维制图能力,为之后的模具设计打下基础。 该课程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必须全面地运用工程制图基础和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等学科知识 通过三维软件进行模具的设计和绘制。要求学生学习该课程后,掌握三维绘图软件的应用,具备 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能力及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专业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履行责任。保证学生达成专业的相应毕业要求。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
3、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三维绘图软件的基本组成、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能力及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能力,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正确评价高分了•材料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及文化的影响。为学习后续相应毕业要求打好基础。 1. 价值目标: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技能和素质, 有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与适应发展的能力。 2.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知识,了解高聚物结构和本体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能够从理 论上解决高分子材料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6.1)
4、 (2)能基于高分子材料工程的相关科学原理和软件应用正确表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复 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7.2) (3)能运用高分了材料工程的基本原理,借助软件分析,获得最为合理的软件设计,能够 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毕业要求8.3) (4)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 性。(毕业要求10.2) (5)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调研和分析高分了材料与工程领 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毕业要求12.2)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上机作业、课后习题和线上测试四部分,包括8章的理论教学
5、8 次上机(另行开设)及2项专项技能训练(课内作业)内容。课内理论教学16学时、上机技能 训练16学时。课堂理论和上机技能训练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如下: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章节内容 思政融入点 要 求 学时 支撑毕 业要求 指标点 理 解 掌 握 分析与 应用 绪论 第一节三维绘图软件简介 三维软件的建 立、发展和应用, 介绍软件在我国 高尖端领域的应 用。 高 中 低 2 10.2 第二节熟悉三维绘图软件主界面 高 中 低 第三节三维绘图软件中的基本文 件操作 中 低 第四节模型视图的调整方法 中 高 高 第一章草绘
6、二维图形 第一节熟悉草绘环境 由直线、圆、孤、 曲线的画法引导 学生认识组织与 秩序的重要性。 中 低 低 2 6.1、7.2、 8.3 第二节绘制基本图元 中 高 中 第三节编辑图形 中 高 高 第四节添加草绘文本 中 高 高 第五节标注并修改尺寸 中 高 高 第二章零件 基准特征 第一节基准平面与基准轴 在让以生掌握三 维绘图软件基础 建模模块的重要 性,充分认识到 组织有序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基准点 中 高 高 第三节基准曲线 中 高 高 第四节基准坐标系
7、 中 高 高 第三章基础 建模特征 第一节拉伸特征 在让学生掌握三 维绘图软件基础 建模模块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循 序渐进思维。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旋转特征 中 高 高 第三节扫描特征 中 高 高 第四节混合特征 中 高 高 第四章工程 零件特征 第一节孔特征 在让学生掌握三 维绘图软件工程 零件模块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循 序渐进思维。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壳特征与筋特征 中 高 高 第三节拔模特征 中 高 高 第四节倒圆角与倒角 中 高 高
8、 第五章零件 特征编辑 第一节修改特征 在让学生掌握三 维绘图软件工程 零件模块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看 待事物应全面, 多层次、多角度 分析问题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复制特征 中 高 高 第三节阵列特征 中 高 高 第六章曲面 设计与编辑 第一节曲面特征介绍 通过分析曲面特 征,引导学生培 养坚忍不拔、锲 而不舍的品质。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基本曲面特征 中 高 第三节填充曲而特征 中 高 高 第四节高级曲面特征 中 高 高 第五节编辑曲面特征 中 高 高
9、 第七章零件 装配 第一节装配零件 通过装配零件, 引导学生在不同 工作岗位上发挥 不同能力,站好 每一班岗,团结 协作。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创建分解视图 中 高 高 上机一软件 界面介绍及草 绘模块使用 第一节软件界面介绍 在让学生掌握三 维绘图软件基础 建模模块的重要 性,充分认识到 组织有序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草绘模块使用 中 高 高 上机二基础 特征创建实验 —拉伸与旋转 第一节拉伸 任让学生掌握三 维绘图软件基础 建模模块的重要 性,充分认识到 组
10、织有序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旋转 中 高 高 上机三3D基 础特征创建实 验一孔、筋、 拔模、抽壳、 倒角 第一节孔、筋 在让学生掌握三 雄绘图软件基础 建模模块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循 序渐进思维。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拔模、抽壳 中 高 高 第三节倒角 中 高 高 上机四3D基 础特征创建实 验一扫描与混 合 第一节扫描 在让学生掌握三 维绘图软件基础 建模模块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循 序渐进思维。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
11、节混合 中 高 高 上机五3D基 础特征创建实 验一特征编辑 第一节修改特征 在让学生掌握三 维绘图软件基础 建模模块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循 序渐进思维。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复制特征 中 高 高 第三节阵列特征 中 高 高 上机六零件 图创建 第一节绘制齿轮箱低速轴 在让学生掌握三 维绘图软件工程 零件模块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看 待事物应全面, 多层次、多角度 分析问题。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绘制齿轮箱下箱体 上机七零件 图创建 第一节绘制齿轮箱轴承 在让学生掌握三 维
12、绘图软件工程 零件模块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看 待事物应全面, 多层次、多角度 分析问题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绘制齿轮箱齿轮 中 高 高 上机八三维 装配实例 第一节绘制齿轮箱螺钉 在让学生掌握三 维绘图软件工程 零件模块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看 待事物应全面, 多层次、多角度 分析问题 中 高 高 2 6.1、7.2、 8.3 第二节齿轮箱零件图装配 中 高 高 注:在“要求”栏内以高、中、低来表示对学生学习程度的要求,高为最高要求。理解指能对所学的内容作归 纳、分类、解释、总结、推断和一定程度的发挥。掌握指能理解学
13、习材料的内涵和意义,包括具体分类、区别、 流程、误区等的认知和学习。可以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 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估计将来的趋势(预 期的后果)。分析指能将所学的内容分解并找出它们的相互关系和构成,或能计划、创造、建造或有改变的重构。 应用指能将学习材料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原则、方法、技巧、规律的拓展,代表较高水平的学习成果。应用 需要建立对知识点掌握的基础1" 四、教学方法 结合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本课建议全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方便学生回看和复习, 建议同时采用长江雨课堂和
14、腾讯会议形式。 求各章节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 章 章节内容 教学方法 绪论 第一节三维绘图软件简介 课堂教学,课堂讨论。 第二节熟悉三维绘图软件主界面 第三节三维绘图软件中的基本文件操作 第四节模型视图的调整方法 第一章草绘二 维图形 第一节熟悉草绘环境 课前自学,课堂教学,习题,课后作业,线上 测试,案例分析。 第二节绘制基本图元 第三节编辑图形 第四节添加草绘文本 第五节标注并修改尺寸 第二章零件基 准特征 第一节基准平面与基准轴 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视频学习,习题,案例 分析,线上测试,课堂讨论。 第二节基准点 第三节基准曲线 第四节基准坐
15、标系 第三章基础建 模特征 第一节拉伸特征 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视频学习,习题,案例 分析,线上测试,课堂讨论。 第二节旋转特征 第三节扫描特征 第四节混合特征 第四章工程零 件特征 第一节孔特征 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视频学习,习题,案例 分析,线上测试,课堂讨论。 第二节壳特征与筋特征 第三节拔模特征 第四节倒圆角与倒角 第五章零件特 征编辑 第一节修改特征 课前自学,课堂教学,习题,课后作业,案例 分析,线上测试,课堂讨论。 第二节复制特征 第三节阵列特征 第六章曲面设 计与编辑 第一节曲面特征介绍 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视频学习,课后作业, 案例分析
16、线上测试,课堂讨论。 第二节基本曲面特征 第三节填充曲面特征 第四节高级曲面特征 第五节编辑曲面特征 第七章零件装 配 第--节装配零件 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视频学习,课后作业, 案例分析,线上测试,课堂讨论。 第二节创建分解视图 上机一软件界 面介绍及草绘模 块使用 第一节软件界面介绍 课堂教学,视频学习,案例分析,课堂作业。 第二节草绘模块使用 上机二基础特 征创建实验一拉 伸与旋转 第一节拉伸 课堂教学,视频学习,案例分析,课堂作业。 第二节旋转 上机三 3D基 础特征创建实验 -孔、筋、拔模、 抽壳、倒角 第一节孔、筋 课堂教学,视频学习,案例分
17、析,课堂作业。 第二节拔模、抽壳 第三节倒角 上机四3D基 础特征创建实验 -扫描与混合 第一节扫描 课堂教学,视频学习,案例分析,课堂作业。 第二节混合 上机五 3D基 础特征创建实验 一特征编辑 第一节修改特征 课堂教学,视频学习,案例分析,课堂作业。 第二节复制特征 第三节阵列特征 上机六零件图 创建 第一节绘制齿轮箱低速轴 课堂教学,视频斗习,案例分析,课堂作业。 第二节绘制齿轮箱下箱体 上机七零件图 创建 第一节绘制齿轮箱轴承 课堂教学,视频学习,案例分析,课堂作业。 第二节绘制齿轮箱齿轮 上机八三维装 配实例 第一节绘制齿轮箱螺钉 课堂教
18、学,视频学习,案例分析,课堂作业。 第二节齿轮箱零件图装配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考核包括课内实训、期末考试两个部分。 课内实训成绩:70%,包括线上测试(以选择题为主)、提问、考勤及8次上机作业题(毕业要求 6.1、7.2、8.3)。 期末考试成绩:30%,采取随堂考试,对实体零部件进行三维图形绘制(毕业要求6.1、7.2、 8.3)。 六、参考教学资源 llj陈超祥.SOLIDWORKS模具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21徐佩弦.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3J刘萍华.Solidworks 2016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