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 考点突破·素养提升 素养一 数学抽象 角度1 概率与频率 【典例1】对一批U盘进行抽检,结果如下表: 抽出件数a 50 100 200 300 400 500 次品件数b 3 4 5 5 8 9 次品频率 (1)计算表中次品的频率. (2)从这批U盘中任意抽取一个是次品的概率约是多少? (3)为保证买到次品的顾客能够及时更换,要销售2 000个U盘,至少需进货多少个U盘? 【解析】(1)表中次品频率从左到右依次为0.06,0.04,0.025,0.017,0.02,0.018. (2)当抽取件数a越来越大时,出现
2、次品的频率在0.02附近摆动,所以从这批U盘中任意抽取一个是次品的概率约是0.02. (3)设需要进货x个U盘,为保证其中有2 000个正品U盘,则x(1-0.02)≥2 000,因为x是正整数,所以x≥2 041,即至少需进货2 041个U盘. 【类题·通】 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是随机的,随着试验的不同而变化;概率是多次的试验中频率的稳定值,是一个常数,不要用一次或少数次试验中的频率来估计概率.【加练·固】 某射击运动员为备战奥运会,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射击训练,结果如下: 射击次数n 10 20 50 100 200 500 击中靶心 次数m 8 19 4
3、4 92 178 455 击中靶心 的频率 0.8 0.95 0.88 0.92 0.89 0.91 (1)该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大约是多少? (2)假如该射击运动员射击了300次,则击中靶心的次数大约是多少? (3)假如该射击运动员射击了300次,前270次都击中靶心,那么后30次一定都击不中靶心吗? (4)假如该射击运动员射击了10次,前9次中有8次击中靶心,那么第10次一定击中靶心吗? 【解析】(1)由题意得,击中靶心的频率与0.9接近,故概率约为0.9. (2)击中靶心的次数大约为300×0.9=270. (3)由概率的意义可知概率是个
4、常数,不因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后30次中,每次击中靶心的概率仍是0.9,所以不一定击不中靶心. (4)不一定. 角度2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 【典例2】(1)(2019·全国卷Ⅰ)甲、乙两队进行篮球决赛,采取七场四胜制(当一队赢得四场胜利时,该队获胜,决赛结束).根据前期比赛成绩,甲队的主客场安排依次为“主主客客主客主”.设甲队主场取胜的概率为0.6,客场取胜的概率为0.5,且各场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则甲队以4∶1获胜的概率是________. (2)(2019·江苏高考)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则选出的2名同学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的概率是______
5、 【解析】(1)前五场中有一场客场输时,甲队以4∶1获胜的概率是0.63×0.5 ×0.5×2=0.108, 前五场中有一场主场输时,甲队以4∶1获胜的概率是0.4×0.62×0.52×2= 0.072, 综上所述,甲队以4∶1获胜的概率是P=0.108+0.072=0.18. 答案:0.18 (2)方法一: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共有=10种情况.若选出的2名学生恰有1名女生,有=6种情况, 若选出的2名学生都是女生,有=1种情况,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方法二:P=1-=1-=. 答案: 【类题·通】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概率的
6、计算 1.若事件A1,A2,…,An两两互斥,则P(A1∪A2∪…∪An)=P(A1)+P(A2)+…+P(An). 2.设事件A的对立事件是,则P(A)=1-P(). 【加练·固】 甲、乙两人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共有5个不同题目,选择题3个,判断题2个,甲、乙两人各抽一题. (1)甲、乙两人中有一个抽到选择题,另一个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多少? (2)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把3个选择题记为x1,x2,x3,2个判断题记为p1,p2.“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的情况有:(x1,p1),(x1,p2),(x2,p1),(x2,p2),(x3,p
7、1),(x3,p2),共6种; “甲抽到判断题,乙抽到选择题”的情况有:(p1,x1),(p1,x2),(p1,x3),(p2,x1),(p2,x2),(p2,x3),共6种; “甲、乙都抽到选择题”的情况有:(x1,x2),(x1,x3),(x2,x1),(x2,x3),(x3,x1),(x3,x2),共6种;“甲、乙都抽到判断题”的情况有:(p1,p2),(p2,p1),共2种. 因此基本事件的总数为6+6+6+2=20. (1)“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的概率为=,“甲抽到判断题,乙抽到选择题”的概率为=,故“甲、乙两人中有一个抽到选择题,另一个抽到判断题”的概率为+=.
8、2)“甲、乙两人都抽到判断题”的概率为=,故“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为1-=. 素养二 数学运算 角度1 古典概型 【典例3】某产品的三个质量指标分别为x,y,z,用综合指标S=x+y+z评价该产品的等级.若S≤4,则该产品为一等品.现从一批该产品中,随机抽取10件产品作为样本,其质量指标列表如下: 产品编号 A1 A2 A3 A4 A5 质量指标 (x,y,z) (1,1,2) (2,1,1) (2,2,2) (1,1,1) (1,2,1) 产品编号 A6 A7 A8 A9 A10 质量指标 (x,y,z) (1,2,2)
9、 (2,1,1) (2,2,1) (1,1,1) (2,1,2) (1)利用上表提供的样本数据估计该批产品的一等品率. (2)在该样本的一等品中,随机抽取2件产品. ①用产品编号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②设事件B为“在取出的2件产品中,每件产品的综合指标S都等于4”,求事件B发生的概率. 【解析】(1)计算10件产品的综合指标S,如下表: 产品编号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S 4 4 6 3 4 5 4 5 3 5 其中S≤4的有A1,A2,A4,A5,A7,A9,共6件,故该样本的一等品率为=0
10、6,从而可估计该批产品的一等品率为0.6. (2)①在该样本的一等品中,随机抽取2件产品,试验的样本空间Ω={(A1,A2),(A1,A4),(A1,A5),(A1,A7),(A1,A9),(A2,A4),(A2,A5),(A2,A7),(A2,A9),(A4,A5),(A4,A7),(A4,A9),(A5,A7),(A5,A9),(A7,A9)}共15个样本点. ②在该样本的一等品中,综合指标S等于4的产品编号分别为A1,A2,A5,A7,则事件B包含的样本点有:(A1,A2),(A1,A5),(A1,A7),(A2,A5),(A2,A7),(A5,A7),共6个样本点. 所以P(B)
11、 【类题·通】 古典概型及其解法 1.古典概型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也是学习其他概率模型的基础,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此种概率模型的题目.解题时要紧紧抓住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限性和等可能性. 2.在求古典概型问题的概率时,往往需要我们将所有基本事件一一列举出来,以便确定基本事件总数及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穷举法.在列举时应注意按一定的规律、标准,不重不漏. 【加练·固】 甲、乙两校各有3名教师报名支教,其中甲校2男1女,乙校1男2女. (1)若从甲校和乙校报名的教师中各任选1名,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选出的2名教师性别相同的概率. (2)
12、若从报名的6名教师中任选2名,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选出的2名教师来自同一所学校的概率. 【解析】(1)甲校2名男教师分别用A,B表示,1名女教师用C表示;乙校1名男教师用D表示,2名女教师分别用E,F表示. 从甲校和乙校报名的教师中各任选1名,试验的样本空间Ω={(A,D),(A,E),(A,F),(B,D),(B,E),(B,F),(C,D),(C,E),(C,F)},共9个样本点. 事件“从中选出2名教师性别相同”包含的样本点有:(A,D),(B,D),(C,E),(C,F),共4种,所以选出的2名教师性别相同的概率为P=. (2)从甲校和乙校报名的6名教师中任选2名,试验的样
13、本空间Ω={(A,B),(A,C),(A,D),(A,E),(A,F),(B,C),(B,D),(B,E),(B,F),(C,D),(C,E),(C,F),(D,E),(D,F),(E,F)},共15个样本点.从中选出2名教师来自同一所学校包含的样本点有:(A,B),(A,C),(B,C),(D,E),(D,F),(E,F),共6个样本点,所以选出的2名教师来自同一所学校的概率为P==. 角度2 概率统计的综合应用 【典例4】某中学组织了一次数学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学校从测试合格的男、女生中各随机抽取100人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男生和女生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4、 (注:分组区间为[60,70),[70,80),[80,90),[90,100]) (1)若得分大于或等于80认定为优秀,则男、女生的优秀人数各为多少? (2)在(1)中所述的优秀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人,从这5人中任意选取2人,求至少有一名男生的概率. 【解析】(1)由题可得,男生优秀人数为100×(0.01+0.02)×10=30,女生优秀人数为100×(0.015+0.03)×10=45. (2)因为样本量与总体中的个体数的比是=,所以样本中包含的男生人数为30×=2,女生人数为45×=3. 设抽取的5人分别为A,B, C, D,E,其中A,B为男生,C, D,E为女
15、生,从5人中任意选取2人,试验的样本空间Ω={(A,B),(A,C),(A,D),(A,E),(B,C),(B,D),(B,E),(C,D),(C,E),(D,E) },共10个样本点. 事件“至少有一名男生”包含的样本点有:(A,B),(A,C),(A,D),(A,E),(B,C),(B,D),(B,E),共7个样本点,故至少有一名男生的概率为P=,即选取的2人中至少有一名男生的概率为. 【类题·通】 求解古典概型的交汇问题一般步骤 1.将题目条件中的相关知识转化为事件; 2.判断事件是否为古典概型; 3.选用合适的方法确定基本事件个数; 4.代入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 【
16、加练·固】 甲、乙两组各四名同学的植树棵数如下,甲:9,9,11,11,乙:X,8,9,10,其中有一个数据模糊,无法确认,以X表示. (1)如果X=8,求乙组同学植树棵数的平均数和方差. (2)如果X=9,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求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概率. 【解析】(1)当X=8时,乙组四名同学的植树棵数分别是8,8,9,10, 故==, s2=× =. (2)当X=9时,记甲组四名同学分别为A1,A2,A3,A4,他们植树的棵数依次为9,9,11,11;乙组四名同学分别为B1,B2,B3,B4,他们植树的棵数依次为9,8,9,10.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试验的样本空间Ω={(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A3,B1),(A3,B2),(A3,B3),(A3,B4),(A4,B1),(A4,B2),(A4,B3),(A4,B4)},共16个样本点.设“选出的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为事件C,则事件C中包含的样本点有(A1,B4),(A2,B4),(A3,B2),(A4,B2),共4个.故P(C)==.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