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课 考点突破·素养提升 素养一 数学运算 角度1 函数的概念 【典例1】有以下判断: ①f(x)=与g(x)=表示同一函数; ②函数y=f(x)的图像与直线x=1的交点最多有1个; ③f(x)=x2-2x+1与g(t)=t2-2t+1是同一函数; ④若f(x)=|x-1|-|x|,则f=0. 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对于①,由于函数f(x)=的定义域为{x|x∈R且x≠0},而函数g(x)=的定义域是R,所以二者不是同一函数;对于②,若x=1不是y=f(x)定义域内的值,则直线x=1与y=f(x)的图像没有交点,如果x=1是y=f(x)定义域内
2、的值,由函数定义可知,直线x=1与y=f(x)的图像只有一个交点,即y=f(x)的图像与直线x=1最多有一个交点;对于③,f(x)与g(t)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均相同,所以f(x)和g(t)表示同一函数;对于④,由于f=-=0,所以f=f(0)=1. 综上可知,正确的判断是②③. 答案:②③ 【类题·通】 关于同一个函数的判断 (1)判断定义域对应关系是否相同. (2)对应关系是对于自变量的一种运算法则,一是与自变量为x或t无关,二是可以化简变形后相同. 【加练·固】 (1)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f(x)=|x|,g(x)= B.f(x)=,g(
3、x)=()2 C.f(x)=,g(x)=x+1 D.f(x)=·,g(x)= (2)下列四个图像中,是函数图像的是 ( ) A.①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解析】(1)选A.A中,g(x)=|x|,所以f(x)=g(x).B中,f(x)=|x|(x∈R),g(x)=x(x≥0), 所以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 C中,f(x)=x+1(x≠1),g(x)=x+1(x∈R), 所以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 D中,f(x)=·(x+1≥0且x-1≥0), f(x)的定义域为{x|x≥1};g(x)=(x2-1≥0), g(x)的定义域为{x|x≥1或x≤-
4、1}. 所以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 (2)选B.由每一个自变量x对应唯一一个f(x)可知②不是函数图像,①③④是函数图像. 角度2 求函数的解析式 【典例2】(1)已知二次函数f(2x+1)=4x2-6x+5,则f(x)=________. (2)已知f(x)满足2f(x)+f=3x-1,则f(x)=________. 【解析】(1)方法一:(换元法)令2x+1=t(t∈R),则x=, 所以f(t)=4-6·+5=t2-5t+9(t∈R), 所以f(x)=x2-5x+9(x∈R). 方法二:(配凑法)因为f(2x+1)=4x2-6x+5=(2x+1)2-10x+4=(2x+
5、1)2-5(2x+1)+9, 所以f(x)=x2-5x+9(x∈R). 方法三:(待定系数法)因为f(x)是二次函数, 所以设f(x)=ax2+bx+c(a≠0), 则f(2x+1)=a(2x+1)2+b(2x+1)+c =4ax2+(4a+2b)x+a+b+c. 因为f(2x+1)=4x2-6x+5,所以 解得所以f(x)=x2-5x+9(x∈R). 答案:x2-5x+9(x∈R) (2)已知2f(x)+f=3x-1,① 以代替①式中的x(x≠0),得2f+f(x)=-1② ①×2-②得3f(x)=6x--1, 故f(x)=2x--(x≠0). 答案:2x--(x≠
6、0) 【类题·通】 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 (1)配凑法:由已知条件f(g(x))=F(x),可将F(x)改写成关于g(x)的表达式,然后以x替代g(x),便得f(x)的表达式. (2)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可用待定系数法. (3)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g(x))的解析式,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 (4)方程法:已知关于f(x)与f或f(-x)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x). 【加练·固】 (1)已知f(x)+3f(-x)=2x+1,则f(x)=________. (2)已知f
7、1)=x+2,求f(x)的解析式. 【解析】(1)由已知得f(-x)+3f(x)=-2x+1,解方程组得f(x)=-x+. 答案:-x+ (2)方法一:设t=+1,则x=(t-1)2(t≥1). 代入原式有f(t)=(t-1)2+2(t-1) =t2-2t+1+2t-2=t2-1. 所以f(x)=x2-1(x≥1). 方法二:因为x+2=()2+2+1-1 =(+1)2-1, 所以f(+1)=(+1)2-1(+1≥1), 即f(x)=x2-1(x≥1). 素养二 逻辑推理 【典例3】(1)求函数y=-x2+2|x|+1的单调区间. (2)已知f(x)=x5+ax3
8、bx-8,且f(-2)=10,则f(2)等于 ( ) A.-26 B.-18 C.-10 D.10 【解析】(1)由于y= 即y=画出函数图像如图所示, 单调递增区间为(-∞,-1]和[0,1],单调递减区间为[-1,0]和[1,+∞). (2)选A.方法一:令g(x)=x5+ax3+bx,易知g(x)是R上的奇函数,从而g(-2)=-g(2),又f(x)=g(x)-8,所以f(-2)=g(-2)-8=10,所以g(-2)=18, 所以g(2)=-g(-2)=-18. 所以f(2)=g(2)-8=-18-8=-26. 方法二:由已知条件,得 ①+②得f
9、2)+f(-2)=-16.又f(-2)=10, 所以f(2)=-26. 【类题·通】 定函数单调性的注意点 (1)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只能用定义法. (2)图像法:作出图像观察,但图像不连续的单调区间不能用“∪”连接. 【加练·固】 (1)已知函数f(x)为(0,+∞)上的增函数,若f(a2-a)>f(a+3),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2+2x,若f(2-a2)>f(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1)∪(2,+∞) B.(-1,2) C.(-2,1) D.(-∞,
10、2)∪(1,+∞)
【解析】(1)由已知可得
解得-33.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3,-1)∪(3,+∞).
答案:(-3,-1)∪(3,+∞)
(2)选C.因为f(x)是奇函数,
所以当x<0时,f(x)=-x2+2x.作出函数f(x)的大致图像如图中实线所示,结合图像可知f(x)是R上的增函数,由f(2-a2)>f(a),得2-a2>a,解得-2 11、费用C(单位:万元)与隔热层厚度x(单位:cm)满足关系C(x)=(0≤x≤10),若不建隔热层,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8万元,设f(x)为隔热层建造费用与20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
(1)求k的值及f(x)的表达式.
(2)隔热层修建多厚时,总费用f(x)达到最小,并求最小值.
【解析】(1)由已知条件得C(0)=8,则k=40,
因此f(x)=6x+20C(x)=6x+(0≤x≤10).
(2)f(x)=6x+10+-10≥2-10=70(万元),当且仅当6x+10=,即x=5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隔热层厚度为5 cm时,总费用f(x)达到最小值,最小值为70万元.
【类题·通】
12、
有关函数最值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技巧
(1)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函数的最值.
(2)设变量时一般要把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义为函数.
(3)解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变量的实际意义及其取值范围.
(4)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若等号取不到,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
【加练·固】
1.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如图描述了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燃油效率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消耗1升汽油,乙车最多可行驶5千米
B.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消耗汽油最多
C.甲车以80千米 13、/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消耗10升汽油
D.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千米/小时.相同条件下,在该市用丙车比用乙车更省油
2.为了迎接世博会,某旅游区提倡低碳生活,在景区提供自行车出租,该景区有50辆自行车供游客租赁使用,管理这些自行车的费用是每日115元.根据经验,若每辆自行车的日租金不超过6元,则自行车可以全部租出;若超出6元,则每超过1元,租不出的自行车就增加3辆.为了便于结算,每辆自行车的日租金x(元)只取整数,并且要求租自行车一日的总收入必须高于这一日的管理费用,用y(元)表示出租自行车的日净收入(即一日中出租自行车的总收入减去管理费用后得到的部分).
(1)求函数y=f(x)的 14、解析式及其定义域.
(2)试问当每辆自行车的日租金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一日的净收入最多?
【解析】1.选D.对于A选项,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当乙车的行驶速度大于40 km/h时的燃油效率大于5 km/L,故乙车消耗1升汽油的行驶路程可大于5千米,所以A错误.对于B选项,由题图可知甲车消耗汽油最少.对于C选项,甲车以
80 km/h的速度行驶时的燃油效率为10 km/L,故行驶1小时的路程为80千米,消耗8 L汽油,所以C错误.对于D选项,当最高限速为80 km/h且速度相同时丙车的燃油效率大于乙车的燃油效率,
故用丙车比用乙车更省油,所以D正确.
2.(1)当x≤6时,y=50x-115,
令50x-115>0,解得x>2.3,因为x为整数,所以3≤x≤6.
当x>6时,y=[50-3(x-6)]x-115=-3x2+68x-115.
令-3x2+68x-115>0,有3x2-68x+115<0,结合x为整数得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