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磷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C
2、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D每个磷原子中有16个中子2、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锂离子蓄电池在“祝融号”供配电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锂属于金属元素B锂的元素符号为Li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D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3、神舟十二号飞船上使用的国产CPU芯片是由高纯度单品硅为原料生产的,结合“题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C硅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4、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3、。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均表示离子 ab是同种元素 ce化学性质相似 d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e容易失去电子,属于金属元素ABCD5、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能由气态转化为跨临界液态,有关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氧原子和碳原子的体积变小B跨临界二氧化碳为纯净物C二氧化碳分子的数目变少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6、铝的元素符号是AALBClCAlDCL7、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在不断运动8、今年冬天的一场雪后,小樱发现老家院子里暴露在空气中的水管冻裂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4、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D水结成冰生成了新物质9、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的粒子B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证明分子可以再分10、每盒20mL“百菲酪”水牛高钙奶中钙的含量为240mg,这里的“钙”指的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碲元素符号为Te,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如图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1)X的值为_。(2)碲原子的质子数是_。(3)碲离子的符号是_。(4)碲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填序号)的化学性
5、质最相似?ABCD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18的元素名称为_;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等质量的硫和氯气中,所含原子个数较少的是_3、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请回答:(1)镓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镓的熔点_(填“低”或“高”)。(2)金属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3)上图为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的一些信息,请据表回答问题:(1)氯原子的质子数是_,它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与第三周期中的_(填名称)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
6、电子。(3)写出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4)根据表中信息查找规律,写出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1)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3个氧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2)第二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3)第三周期中,钠、镁、铝等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选填“得”或失”),硫、氯等元素的原子易_电子(选填“得”或“失”),从而使最外层电子都趋向于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4)请写出表示氖气的化学符号_;氖原子与氦、氩原子都处在每周期的结尾处,具有相似的最外层电子
7、排布,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都很_(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AHe和MgBC和PCAl和SiDF和Cl(6)氢元素与氮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A电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1)已知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则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2)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千克,相对原子质量为m,另一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为b千克,求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已知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9.2961026kg,一个碳12原
8、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又如X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则X原子的中子数是:_。3、计算:(1)一个镁原子和两个钠原子的质量之比为_。(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_。(3)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们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核电荷数为_。4、某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个,若其离子R2+核外有n个电子,试计算:(1)该原子的中子数。(2)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5、我国已故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学生在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时,通常用近似法粗略计算或定义法准确计算
9、。某些原子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原子名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原子质量金原子7911879m碳12原子666n根据上表数据计算:(1)用近似法粗略计算:金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 _(用数字表示);(2)用定义法准确计算: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用含 m、n 的代数式表示)。四、实验探究(1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课堂上老师按进行分子运动探究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并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进行试验改进装置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
10、取2mL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分析讨论 (1)按照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棉纱布B没有变红而棉纱布A变红,其可能原因是_。(2)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到出一些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_ (答一条即可)(3)改进后图1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1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1:按图1和图2所示的装置同时进行试验,实验现象为:_,该现象说明了_。实验2:如图3将装置平放在桌面上,同时用注射器分别向棉纱布上注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
11、过一会儿后,从图3中观察到有白烟(如图所示位置)产生,说明氨分子运动的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_(选填“快”或“慢”)。-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磷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B错。C: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C错。D:每个磷原子中有15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31,所以每个磷原子中有31-15=16个中子。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2、C【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锂,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B、锂的元素符
12、号为Li,故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 94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C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表示原子序数为3,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C。3、B【详解】A. 硅是“石”字旁,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 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则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符合题意;C.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不符合题意;D.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详解】a表示的是铝离子
13、,b表示的是镁离子,c表示的是铝原子,d表示的是氯离子,e表示的是镓原子,故表示离子的是abd,a和b是不同种元素,c和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d是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最外层为8个电子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e最外层为3个电子小于4个,易失去电子,31号是镓元素,偏旁为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的是。故选D。5、B【详解】A、二氧化碳由气态转化为跨临界液态,分子和原子的 体积和质量不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B、跨临界二氧化碳仍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由气态转化为跨临界液态,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由气态转化为跨临
14、界液态,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6、C【详解】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故铝的元素符号是Al。故选C。7、D【详解】花的香味来源于花瓣中有一种油细胞,它会不断分泌出带有香味的芳香油 。因为芳香油很容易挥发,当花开的时候, 芳香油就会随着水分一起散发出来 ,即该物质的分子向空气中运动,被人的嗅觉器管感觉到,人就闻到花香了,故选D。8、B【详解】暴露在空气中的水管冻裂了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的体积变大,导致水管冻裂,与水分子本身的大小无关,故选B。9、B【详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的粒子,错误。B、分子、原子、
15、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C、分子、原子间都有间隔,错误。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错误。故选:B。10、A【详解】这里的“钙”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该元素;答案:A。二、填空题1、(1)6(2)52(3)Te2-(4)A【解析】(1)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由图可知,X=52281818=6,故填6。(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由图可知,碲原子的质子数是52,故填52。(3)由(1)可知,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的碲离子,书写离子符号时,先在相应的元素符
16、号的右上角形成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再写出电荷的电性,故碲离子的符号写为Te2-。(4)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其所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由图可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6,与碲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A。2、氩 32.06 氯气 【详解】原子序数为18的元素是Ar,其元素名称为氩;观察给出的元素周期表信息,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是该元素对应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硫由硫原子构成,1个氯气的分子均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呈正比,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总质量相等时,相对原子质量
17、越大,个数越少,则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氯气。3、(1)低(2)69.72(3)3【分析】(1)镓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镓的熔点低,低于人的体温。(2)从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可知,金属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31=2+8+18+X,X=3。4、(1) 17 非金属 (2) 钠 失去 (3)Li2O(4)【解析】(1)根据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7,即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氯”的偏旁是“气”,故属于非金属元素。(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是锂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1,钠原子的最外
18、层电子数也是1,故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于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失去1个电子而变为稳定结构。(3)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是锂元素,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故在化合物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故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即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2O。(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第20号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0,核外应该有4个电子层,其中第一层2个,第二层8个,第三层8个,最外层2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5、(1) 8 3O2- (2)最外层电
19、子数依次增加(3) 失 得 (4) Ne 稳定 (5)D(6)C【分析】(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8;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氧离子表示为:3O2-;(2)由表可知,第二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3)第三周期中,钠、镁、铝等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硫、氯等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4)氖气由氖原
20、子构成,化学式为:Ne;氖原子与氦、氩原子都处在每周期的结尾处,具有相似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故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5)A、He和Mg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不是同一主族,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B、C和P不是同一主族,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C、Al和Si位于同一周期,不是同一主族,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D、F和Cl位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符合题意。故选D;(6)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氢元素与氮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C。三、计算题1、(1)9(2)解:设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碳
21、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没有克这样的单位;相对原子质量代表了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质量之比;【详解】(1)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则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7-8=9。(2)见答案。2、30【详解】X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设中子数为x,x+(x-4)=56,x=30,故填:30。3、(1)12:23(2)AB/12kg(3)a-m-n【分析】(1)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一个镁原子和两个钠原子的质量之比为24:(223)=12:23;(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质量为A千克,一个
22、原子的质量为B千克,设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有, x=;(3)由于X的核电荷数为a,Xm+的是失去m个电子才变成离子的,所以电子数为a-m,Yn-的电子数也是a-m,但是Yn-得到n个电子才是a-m的,所以元素Y的核电荷数数是:a-m-n。4、(1)离子R2+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故其原子的核外有n+2个电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2,中子数=质子数+4=n+2+4=n+6;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n+2+n+6=2n+8。【详解】(1)见答案;(2)见答案。5、(1)197(2)【详解】(1)用近似法粗略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金
23、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79+118=197;(2)用定义法准确计算:金的相对原子质量=。四、实验探究1、棉纱布B变红 操作上将浓氨水与酚酞溶液的滴加位置弄反了 无色酚酞溶液遇到氨气会变红 节约药品且能防止氨气逸出 棉纱布D比棉纱布B先变红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快 【详解】分析讨论:(1)按照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棉纱布B变红;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棉纱布B没有变红而棉纱布A变红,其可能原因是:操作上将浓氨水与酚酞溶液的滴加位置弄反了;(2)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出一些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气具有挥发性,无色酚酞试液遇到氨气变红;(3)改进后图1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在密封状态下,氨气不会逸出,节约药品;拓展延伸:实验1:按图1和图2所示的装置同时进行试验,实验现象为:棉布D先变红,棉布B后变红;该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实验2:由图可知,靠近浓盐酸处,出现白烟,说明氨分子运动的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