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基限时练(十)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我国防灾减灾的基本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B面临重大灾难,要各自为战,无需统一行动C严密组织各种力气,全民参与抗灾D中心统一决策,地方部门要分工协作解析我国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减灾防灾模式是:应付灾难应当实行“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面临重大灾难时,应当实行中心统一决策,地方部门分工协作的方式,严格组织各种力气,全民参与抗御灾难。以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然,全民参与就是避开各自为战,集中抗灾力气,克服重大灾情。答案B2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难的根本措施是()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重灾地区
2、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在上中游修建蓄洪水库在下游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新河A BC D解析淮河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把握洪水;中游利用凹地、湖泊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扩大泄洪力量。答案C中国自然灾难的灾情特点突出地表现为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重。据此完成35题。3形成我国灾情特征的因素有()人口众多农业历史悠久自然灾难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自然灾难地域差异显著A BC D4属于我国成灾人口集中分布区的是()冀鲁豫川鄂皖宁青新湘赣藏A BC D5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目标是()战胜自然灾难提高减灾力量,保障可持续进展利用科技,因地制宜地实施减灾对策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A B
3、C D35.解析第3题,由我国灾情特征着手分析,形成我国灾情特征的因素有人口众多,以农业为主是农业大国,自然灾难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第4题,我国成灾人口集中分布区位于沿海、沿江人口稠密的地区,故正确。而我国西部地区,如青、新、宁、藏等地区由于人口稀有,成灾人口较少。第5题,人类不能战胜自然灾难,只能减轻自然灾难的影响;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而不是基本目标。答案3.C4.A5.C6防灾减灾的核心是()削减灾难发生的次数战胜自然灾难杜绝自然灾难减轻灾难发生时的损失A BC D解析防灾减灾的核心是削减灾难发生的次数和减轻灾难造成的损失。我们无法战胜自然灾难,更不能杜绝自
4、然灾难的发生。答案C7减灾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防止自然灾难的发生人的观念的进步人类和自然的和谐进展人类完全把握自然A BC D解析人的观念的进步,使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增加;人类和自然和谐进展,可降低自然灾难的频度和强度;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增加了防灾抗灾力量。这些均能达到减灾的目标。答案B读下图,回答89题。8该图标表示的是()A国际减灾十年B国际减灾战略C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D可持续进展委员会9“国际减轻自然灾难十年”的起始时间是()A1987年 B1990年C1980年 D1999年89.解析第8题,该图标表示的是国际减灾十年。第9题,国际减灾十年的起始时间是1990
5、年。答案8.A9.B10下列减灾工程属于防治水土流失项目的是()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B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C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D中国重大地质灾难防治工程解析B项属于河湖治理;C项属于风、沙治理;D项属于地质灾难治理。答案A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第11题。11淮河多水灾的缘由是()支流多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域内落差小气候特别暴雨频繁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河道弯曲狭窄湖泊淤积A BC D解析依据教材中阅读材料内容,较易得答案为B。答案B12防灾减灾正确的个人行为是()增加减灾防灾意识抢救财产优先保持健康的心态实施减灾工程A BC D
6、解析防灾减灾时应抢救人员为先,财产其次;实施减灾工程,投资巨大,不属于个人行为。答案D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城个数与总县城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315题。13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峰值均消灭在46月峰值消灭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全都峰值消灭的时间由北向南渐渐推迟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A BC D14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消灭峰值时()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A BC D15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治理黄河的
7、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力量A BC D1315.解析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黄河、珠江的峰值消灭时间与降水季节变化是全都的,且由南向北渐渐推迟,珠江流域受灾比最小。第14题,黄河流域受灾比消灭峰值时,正值7月份,雨带移动到华北地区,巴西此时正值冬季,巴西高原草木一片枯黄,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夏季飓风活动频繁,阿尔卑斯山夏季正是一年中雪线退到最高的季节。第15题,长江、黄河均发源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在第三级阶梯注入海洋,因此均流经三级阶梯,黄河凌汛多发于初冬和初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中游治沙,三峡工程提高了河道水位,提高了航运力量。答案13.C14.A15.D二
8、、综合题16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长江支流众多,基本上南北对称,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我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5月份位于南岭一带,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支流和干流开头进入汛期。这种支流的南北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的推移规律,使南岸支流与北岸支流涨水的时间错开,加之沿长江地带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湖泊对洪水起调整作用,干流不至于在短时间内消灭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夏季,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消灭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共同汇入长江,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1)由以上材料可知,一般年份
9、,对长江干流水量起自然调整作用的两个因素:_(2)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_。该问题产生的主要缘由是_。(3)图中资料4反映长江含沙量大的主要缘由是_,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答案(1)中游支流南北分布,雨带由南向北推移中游众多湖泊的调整(2)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围湖造田(3)草场退化,面积减小,森林掩盖率削减,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泥沙淤积,抬高河床,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削减,加剧洪涝灾难。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消灭大洪水;2007年6月至7月,淮河流域消灭持续性强降水,淮河发生自1954年以来其次大的流域性大洪水。淮河旱
10、灾有逐年加剧之势,且旱灾重于水灾。1994年淮河流域消灭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农田超过1亿亩,淮河干流断流长达120天。材料二淮河流域示意图。 (1)图中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2)淮河流域常发生洪灾,从灾难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_的特点。(3)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湖”,成为此次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依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育林”等措施在防洪中的重要作用。答案(1)黄河长江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暴雨历时长,强
11、度大(3)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其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大,以湖泊水、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小。淮河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常形成旱涝灾难。“退耕还湖”“封山育林”可以利用湖泊的蓄水功能和森林的涵养水源的功能,削减雨水补给的比例。增加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比例,从而减小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有利于防洪抗旱。18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旧高于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始终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亮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下图是2011年1月2日3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省是我国消灭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自然缘由。(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答案(1)冬季,A省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内,阴雨天多;海拔高,气温低,消灭冻雨的概率高(或答地势西高东低使冷空气受阻挡而集聚)。(2)路面结冰,影响交通;输电设备结冰,电线被压断,影响输电;危害越冬作物生长,导致农业减产;树木被摧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