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一、 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管理科学化、高校化的学科。主要研究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设置、运转规律及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管理与改革。它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随着行政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它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在公共管理系的教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娴熟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3、课程的教学体系及课时安排章次内容课时数第一章导论2第二章西方行政管理学的演进2
2、第三章行政体制4第四章行政职能4第五章行政权力4第六章行政责任4第七章行政组织4第八章人事行政4第九章财务行政4第十章行政领导4第十一章行政决策4第十二章行政执行4第十三章行政法治4第十四章行政监督4第十五章行政文化4第十六章行政绩效4第十七章行政改革4集中案例分析4总计68二、 课程内容第一章 导 论教学要求:了解行政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历史与现状;基本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重点掌握行政管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方法与特点。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概述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三、行政管理学的特点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一、我国行政管理
3、学的意义二、我国行政管理学的现状三、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原则第二章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演进教学要求:了解行政学做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与规律,以及学科的特点等,基本掌握西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几个不同时期主要特点及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第一节 形成时期的西方行政学一、西方行政学产生的原因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三、主要特点和简要评价第二节 行为科学时期的西方行政学一、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二、主要特点和简要评价第三节 多元发展时期的西方行政学一、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二、主要特点和简要评价第四节 公共管理时期的西方行政学一、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二、主要特点和简要评价第三章
4、 行政体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体制的基本概念与类型;理解行政权责体系,组织结构体系;理解并掌握行政体制改革的作用和内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第一节 行政体制概述一、行政体制的含义二、行政体制的功能第二节 行政体制的类型和模式一、行政体制的类型二、行政体制的模式第三节 行政环境与行政体制一、行政环境述要二、行政环境与行政体制的互动第四节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沿革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三、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第四章 行政职能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职能的基本概念,明确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西方行政职能理论的演化;了解
5、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以及政府行为与角色的转换;了解政府实现其基本职能所采用的主要手段。第一节 行政职能概述一、行政职能的含义和地位二、行政职能的分类三、行政职能的构成和配置第二节 西方行政职能的演化一、“小政府”理论二、政府职能扩张理论三、 当代政府职能理论第三节 我国行政职能的理论与实践一、我国行政职能的理论二、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第五章 行政权力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权力的含义、分类、构成、配置及地位;把握我国行政权力制约的现状和方向。第一节 行政权力概述一、行政权力的含义和地位二、行政权力的分类三、行政权力的构成和配置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运行与制约一、我国行政权力制
6、约的现状二、我国行政权力制约的方向第六章 行政责任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责任的含义、分类、构成、配置及地位;了解西方行政责任制度;掌握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优化的方向。第一节 行政责任概述一、行政责任的含义和地位二、行政责任的分类三、行政责任的构成和配置第二节 西方行政责任制度一、政治责任制度二、法律责任制度三、纪律责任制度四、道德责任制度第三节 我国行政责任制度的优化一、我国政治责任制度的优化二、我国法律责任制度的优化三、我国纪律责任制度的优化四、我国道德责任制度的优化第七章 行政组织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组织的基本类型和特征;了解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变化趋势;掌握我国
7、行政组织的设置和管理的原则;了解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与原则。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一、行政组织的含义和地位二、行政组织的分类和结构三、西方组织理论简介第二节 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和管理一、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二、我国行政组织设置和管理的原则第三节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一、面向21世纪的政府机构改革二、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三、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第八章 人事行政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人事行政的基本概念;理解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了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由来和发展;理解和掌握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理解和掌握我国政府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管理措施。第一
8、节 人事行政概述一、人事行政的含义和地位二、人事行政的内容三、人事行政的一般原则第二节 国家公务人员管理一、西方国家公务人员管理二、中国国家公务人员管理第三节 我国政府对社会人才资源的管理一、加强人才资源管理的必要性二、人才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三、加强人才资源管理的措施第九章 财务行政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财务行政的含义、作用;理解财务行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理解并掌握国家预决算和税收制度;了解机关财务管理的内容及特点;理解我国机关财务管理改革的方向。第一节 财务行政的概述一、财务行政的含义和作用二、财务行政的基本内容三、财务行政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国家预决算和税收制度一、国家预算制度
9、二、国家决算三、税收制度第三节 机关财务管理一、机关财务管理概述二、机关财务管理改革第十章 行政领导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领导及行政领导的基本概念、领导的基本类型;掌握行政领导活动的基本原则;理解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以及领导的方法与艺术。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一、行政领导的含义和地位二、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一、行政领导者的职责和基础二、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三、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结构第三节 行政领导方法和艺术一、行政领导方法二、行政领导艺术第十一章 行政决策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决策的基本概念,决策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原则,理解行政决策体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
10、解和掌握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技术;探讨我国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对策。第一节 行政决策的概述一、行政决策的含义和特点二、行政决策的地位和原则三、行政决策的类型和体制第二节 行政决策的程序和模式一、行政决策程序二、行政决策模式第三节 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一、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概述二、我国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问题诊断三、我国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对策第十二章 行政执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地位、特点、类型、方法、过程及基本原则;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国行政执行的问题和对策。第一节 行政执行的概述一、行政执行的含义、地位与特点二、行政执
11、行的过程三、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行政执行的类型和方法一、行政执行的类型二、行政执行的方法第三节 我国行政执行的问题和对策一、我国行政执行的问题二、我国行政执行问题的对策第十三章 行政法治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法治行政含义及作用;理解依法行政思想的精神及法治行政的基本要求与内容;了解行政法治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一节 行政法治概述一、行政法治的含义和意义二、依法行政的原则 第二节 行政法治方式一、立法与行政立法二、行政立法三、行政司法四、行政法治监督第三节 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一、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中的问题二、加强行政法治建设的对策第
12、十四章 行政监督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监督的基本含义、特点和种类;行政监督的作用;理解行政监督的原则与依据;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理解和掌握我国廉政机制的现状与完善。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一、行政监督的含义和作用二、加强行政监督的意义第二节 我国行政监督的体制一、外部行政监督体制二、内部行政监督体制第三节 我国廉政机制建设一、廉政机制的现状二、廉政机制的完善第十五章 行政文化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文化的含义、构成、特点及功能;理解行政心理、行政道德和行政价值观;理解与掌握我国行政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一节 行政文化概述一、行政文化的含义和构成二、行政文化的特
13、点和功能第二节 行政心理、行政道德和行政价值观一、行政心理二、行政道德三、行政价值观第三节 我国行政文化建设一、我国行政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二、我国行政文化建设问题的对策第十六章 行政绩效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绩效的基本概念;行政绩效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理解和掌握行政绩效的测定标准和测定方法;了解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理解各种行政方法对行政绩效的影响。第一节 行政绩效概述一、行政效率与行政绩效二、研究行政绩效的意义三、行政绩效评估第二节 我国行政绩效的提高一、我国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二、我国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第三节 行政绩效与行政方法一、行政方法对行政绩效的影响二、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三、
14、激励方法与思想政治工作四、现代信息技术第十七章 行政改革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改革的含义、原因及类型;了解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动因与内容;深入了解与掌握我国行政改革的必要性与方略。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一、行政改革的含义二、行政改革的原因三、行政改革的类型第二节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一、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动因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内容第三节 我国行政改革一、我国深化行政改革的历史使命二、我国深化行政改革的方略 推荐教材:张绍春 主编 行政管理学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版教学参考书:杨继昭 李桂凤 王金 主编 行政管理学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
15、好习惯。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
16、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
17、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18、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1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