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科学教案光【篇一:大班科学教育活动:光和影子】 设计思绪: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丰富多彩的自然物,千变万化的科学现象,是幼儿学习的最佳内容。光随处可见,幼儿随时可以找影子,因此设计本活动,旨在达成两个目的:引导幼儿结识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他们对科学现象的爱好;让幼儿充足感受大自然带给自己的快乐,促进探索精神的发展。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发现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通过各种探索影子的活动,使幼儿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准备电灯、手电筒、幻灯机、投影仪等。活动在晴天的户外场地上进行。 活动过程 1、在户外找影子:如树影、房影、人影等。让幼儿在阳光
2、下和阴暗处分别跑一跑,看看自己的影子,对比了解阳光下有影子,阴暗处则没影子。说说如何才干产生影子。 2、想一想,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现过影子?(在灯光、火光、月光、手电光照射下有影子);请幼儿分别在灯光、火光、手电光照射下观测影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画影子:上午中午、下午站在同一地点,两人一组互相帮忙,把地上的影子画下来。比一比,自己与别人的影子是否相同?在三个不同时期,自己的三个影子有什么变化?想一想影子为什么会变? 4、教师和幼儿一块玩踩影子游戏,使幼儿明白影子可以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5、出示幻灯机、投影仪,教师和幼儿一块表演手影游戏,让幼儿观测影子随着手形的变化而变化。 6、议一
3、议:人运用光与影子的关系制造出什么产品?(幻灯机、电影机、摄像机等) 7、我们运用影子可以进行哪些活动?(夏天乘凉、踩影子游戏、进行手影和皮影活动) 8、通过活动形成对影子的科学结识,培养幼儿不怕黑夜的勇敢精神,并喜欢影子的活动。 活动延伸 在科学活动区内继续投放手电筒、投影仪等,引导幼儿继续观测光和影子的关系。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观测自己的影子,玩踩影子的游戏。 效果评析 为了让幼儿结识光和影子的关系,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活动材料,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进行直接的指导,而是让幼儿通过观测,亲身实践去发现问题,找出其中关系。 此外,在活动中我们并但是分关注幼儿掌握过多的知识,而是注重激发幼儿对
4、科学现象的爱好以及探索精神的培养。【篇二: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绪】 户外做操时,我忽然发现站在第二排的张煜程小朋友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双手在胸前来回摆动,主线就不是在做操。我刚要提醒他,只见他又停了下来,一会儿看看地面,一会儿看看小手,本来他在玩影子。我没有制止他,他一直专注地玩到做操结束。做完操,我把本来制定的十米往返跑,改为踩影子游戏。孩子们发现了许多有关影子的秘密,由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影子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了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了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下面这个案例只是其中之一,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影子形成的条
5、件、影子变大变小、日晷等经验),通过猜测、记录上午9点下午3点之问,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索太阳、人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的】 1、进一步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能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运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 难点:引
6、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如何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 参与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点开始,请一幼儿选定面向太阳的方向站立,便于观测太阳位置的变化,再请一名幼儿把他的影子画下来。引导幼儿观测人、太阳、影子的位置,特别是人与影子的连接点。 3、根据9点的影子,再次猜测。 10点影子会出现在哪儿,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逐渐变
7、大)引起幼儿对问题的思考,然后进行验证。 4、11点影子在哪儿。 同样方法猜测、验证。然后通过三次影子的记录,引导幼儿观测,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影子越小,反之,与之相反。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5、12点的影子在哪儿。 做完11点影子的记录后,引导幼儿猜测12点的影子会在哪儿。(人的正背后)。 6、猜测下午的影子在哪儿。 记录12点影子的时候,请幼儿再次猜测推断下午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又由小逐渐变大,并且左右影子对称)然后逐个进行验证。 7、根据记录结果,幼儿自己总结规律。 记录完影子后,教师引导幼儿观测记录结果,自己总结出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太阳越低,影子越
8、大;太阳越高,影子越小;太阳与人重叠时,影子最小。并且还发现了9点与15点的影子同样大、10点与14点的影子同样大、11点与13点的影子同样大,左右对称。 幼儿对此活动很感爱好,一整天谈论的话题都是影子,总是提醒老师:范老师,快届时间了,该上楼顶画影子了。中午午饭后,迫不及待地上楼画影子,午睡时,为了等待画影子,兴奋地睡不着。轮到每人记录时,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画坏. 活动前,当教师提出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里时,9个人出现了7种答案,都说自己是对的的。正由于答案出现的分歧比较大,想实验的愿望就越强烈,都想证明自己的答案是对的的。 9点影子出现时,大家都惊讶了,啊!本来影子在这
9、呀!在猜测10点影子时,答案只有左右之后,大家都能推断出下一个影子的位置了,不再有争议。12点时,看到影子最短,然后猜测,以后影子是什么样?有人说长,有人说短,王郡桐小朋友说:1点时你不就知道了吗。中午1点我请没睡的i名幼儿上楼画了影子。起床后,周岐伤心地哭了,老师,为什么不叫我?当大家看到1点的影子后,一下推断出以后每个时间段影子的位置了。 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每隔一小时,孩子们就画一次影子。记录全过程后,不用老师做任何讲解,孩子们自己就很清楚地得出了结论:上午9点影子最大,以后越来越小。中午12点,影子落在人正背后,影子最小。下午1点后影子逐渐变大。也就是说,随着太阳(光源)位置的变化,影
10、子也在变化着,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反之则相反。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很清楚地表达了这一变化规律。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教师的观测很重要,只有教师敏锐的观测,才干捕获到有价值的东西。做操时,教师观测到了一名幼儿玩手影,从而生成了主题活动;玩踩影子游戏时,观测到了每个幼儿发现的秘密,从而生成了多个探究点(大小影子、不同反射面的影子、两个物体变成一个影子等);从画影子中,观测到了幼儿对太阳、人、影子的模糊结识,从而引发了下一个活动太阳、人、影子及日晷,使幼儿清楚地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后又发现了幼儿对影子大小的爱好,从而又引发了在实验室探究影子变大变小的活动。总之,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
11、效地观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动。 2、活动中的局限性: 教师的提问缺少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只是表面性的提问,例如,9点的影子在哪儿?10点的影子在哪儿?同时,每小节活动之后及活动的最后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性的提高。 重要内容: 1、光和影这个活动重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爱好点,并通过踩影子活动把个人的爱好点激发成全班幼儿的爱好点。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一系列活动,如日晷、彩色影子等。 2、通过教师敏锐地观测,捕获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活动的开始重要以幼儿的表现为依据,收集幼儿的信息如踩影子时,幼儿发现了重叠的影子、弯曲的影子等),然
12、后逐个设计活动,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3、每次活动幼儿都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活动的最后,教师没有帮助幼儿提高认知水平,不能使幼儿从经验水平上升为概念水平。 综合评析: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画自己的日晷成为加深幼儿对此问题结识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当老师第一次让幼儿猜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里时,9个人出现了7种答案,并且幼儿都认为自己对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猜想与验证,幼儿逐渐地发现了太阳位置与影子大小、位置的关系。 从幼儿的表现来看,一整天谈论的话题就是影子;总是提醒教师快届时间了,该上楼顶画影子了;中午午饭后,迫不及待地上楼画
13、影子;午睡时,为了等待画影子,也兴奋地睡不着;轮到每人记录时,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画坏;周岐因中午没有叫他上楼画影子,伤心地哭,看来幼儿的确喜欢这一活动。 在呈现个人反思与小组合作反思中,有一个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光和影是一个系列活动(主题活动),反思是呈现对其中一个活动有效性的反思,还是对系列活动之间关系逻辑性的反思?由于,经常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因此无论是个人反思还是小组合作反思都显得有些杂乱。建议:对于这样的系列活动,可以沿着活动的有效性与活动问的逻辑性(系统性)两条线展开不同层面的反思,以帮助教师更清楚系列活动到底应当怎么搞。【篇三: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彩光变变变】 活动目的 1.激发
14、探索光的爱好。 2.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3.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尝试用符号记录。 活动准备 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并学会使用;各种颜色的布、皱纹纸以及各种玩具;我的新发现记录图、彩色笔、标志符号;一段舞台灯光视频、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 活动实录与分析 一、导入活动:出示电筒,激发幼儿的爱好。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后,光颜色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准备了什么材料?(各种颜色的布、纸。) 2.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小实验:手电筒的光
15、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光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5.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我的发现图表上。 分析:教师让幼儿在用手电筒和布、纸玩的过程中,自己去观测、比较、发现。尽管幼儿观测到的变化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通过他们个体经验的整合,以及互相间的交流、补充、完善,使探索的结果全面而细致。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形状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还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玩具) 2.讨论:玩具、手电筒一起玩一玩,光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16、 3.实验:用玩具和手电筒玩玩,看看光还会有什么变化?(用有孔的玩具和手电筒一起玩,光变出了好多小汤圆;光变出了一朵花,手电筒动花也会动)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不仅颜色会变,形状也会变。 5.幼儿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并在我的发现图表上记录新发现。 分析:在活动的推动过程中,教师在幼儿猜测一实验一再猜测一再实验的矛盾冲突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有环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观看舞台灯光视频,制作彩色灯,师幼表演。 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当灯光师,自己当小演员,一起表演。 五、活动结束,幼儿快乐地离开大厅。 活动延伸 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资源,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其他的材料后,光还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 活动反思 刚开始进行彩光变变变活动时,我和幼儿都碰到了不少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共同实践、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将活动不断进一步下去。 事实证明,追随幼儿爱好,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有价值、故意义的点进行活动,这样更有助于幼儿通过自己的发现积极构建相关的知识经验。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