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球传运组合课堂设计 授课教师:王琴敏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现代教育理念,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热烈快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自制力和坚韧性,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表现和群体意识。 二、教学对象:水平二(小学四年级) 三、教材分析: 运传组合技术是篮球基本技术的结合形式,是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熟练掌握运用运传组合技术是提高自身篮球水平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篮球组合技术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具有重要的
2、意义。 四﹑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是面对四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体育锻炼,他们已经都够规范自己的动作,而篮球是小学生较喜欢的体育项目,如果以规范的组合技术动作施教,正好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促进学生篮球水平质的提高。 五、教材选择与分析: (一)教材的选择:篮球运传组合。 (二)重点:运传动作协调连贯。 (三)难点:运得快,传得准。 六﹑教学过程与策略: 教学过程: 课堂常规→制定场地做热身操→复习运球、传球→运传组合→篮球游戏 教学策略: (一)组织形式:分组练习。 (二)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比赛法、纠正错误方
3、法等。 七、安全措施: 1、加强课前的安全教育,注意场地的选择,导致对学生身体的损伤。 2、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增强保护意识。 3、及时制止及纠正不安全的动作。 篮球传运组合教案 执教者:王琴敏 班级:四(5)班 人数:40 授课时间:2013.5.16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运传组合 2 篮球运球接力比赛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运球和传球等多种方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传组合能力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 2、 发展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3、 体验成功,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
4、 难点 1、教学重点:运传动作协调连贯 2、教学难点:运得快,传得准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组织 次数 时间 负荷 激 趣 引 入 一、课堂常规 1、①.整队集合 ②. 师生问好 ③. 导入本课 2、准备活动 热身操 ㈠头部运动 ㈡扩胸运动 ㈢髋部运动 ㈣体侧运动 ㈤全身运动 ㈥踢腿运动 十指按压 ㈠十指互压 ㈡翻腕压指 1、开课导言; 2、宣布本课内容及注意事项;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4、教师领做。 1、快速集合; 2、注意力集中,做到快、静、齐; 3、认真听讲,仔细思考; 4、学生精神饱满
5、模仿老师的动作. 目的:师、生一起热身。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达到热身的目的。 1、组织: 四列横队 ●●●●●●●● ●●●●●●●● ○○○○○○○○ ○○○○○○○○ ▲ 要求: 1、认真听讲 2、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 6 小 学 习 体 验 交 流 探 究 一、复习运球 二、复习传接球 三、运传组合 1、原地运三次传球 2、行进间传球 二、游戏:运球接力 方法:教师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队成4列纵队间隔2米左
6、右站立,当教师喊开始时,起跑线上的第一个同学开始绕自己队的同学运球,绕过前方标志物后返回把球交给第二个同学,依次进行,哪一队最先完成哪队胜利。 1、 教师示范高运球并组织学生原地练习 教法:语言强调动作要领 2、 教师示范低运球并组织学生进行原地练习 3、教师示范左右手运球并组织学生前后转身还手运球 4、指挥学生行进间运球 ①单人练习 ②双人合作练习 5、球性练习 ①双手互拨篮球 ②向上抛球拍手 ③篮球绕腰练习 ④腿上绕八字 6、游戏:运球互拨球 规则:两人一组,各自运球,在保护好自己球的同时拨掉对方的球教师观察,个别纠正指导 1集合四列横队,讲解传接球动
7、作 6、前后排两两合作复习互传篮球 1.讲解示范运传球方式 重点: 运传动作协调连贯 3、纠正错误动作,要求动作连贯 4. 讲解示范运传球方式 要求:传球要准确 1、 讲解游戏规则 2、 示范动作 3、 在教师的点拨下,复习运球动作要领 4、 认真听,看教师的讲解,回忆所学知识; 要求:听指挥,认真练习。 5、 认真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按照要求练习 4、进行间运球 注意观察左右,避免碰撞 5认真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按照要求练习 要求:不做危险动作,前后同学注意安全 6遵守游戏规则 听从指挥 1、回忆传接球动作要领。听从指挥,两人一组
8、练习互传 1、认真听讲,理解运传方式,注意观察老师的示范。 2、运球连贯,传球协调 3、行进运球,传球后跑位 1、认真听游戏规则 2、遵守游戏规则 3、积极参与游戏 1、组织:四列横队 ●●●●●●●● ●●●●●●●● ○○○○○○○○ ○○○○○○○○ ▲ 2、 组织:同上 球场内散点 球场内散点 3、组织: ☆☆☆☆☆☆☆☆ ☆☆☆☆☆☆☆☆ ☆☆☆☆☆☆☆☆ ☆☆☆☆☆☆☆☆ ▲ 1 1
9、 4 4 6 6 10 小 小 小 中 中 总 结 1、韵律放松 2、学练评价、总结; 3、收回器材。 1、引导学生做放松活动; 2、评价学、练效果; 3、鼓励、表彰; 4、收回器材。 1、跟教师做韵律放松 2、谈感受与学习心得; 3、收拾
10、器材,师生道别; 1、组织:四列横队 ●●●●●●●● ●●●●●●●● ○○○○○○○○ ○○○○○○○○ ▲ 要求:身心放松,注重反思。 4 小 场地 器材 场地:篮球场 器材:篮球41个 录音机一台 标志桶4个 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35-40%左右 平均心率:125-135 心率 示意图 本节课,我选择了篮球教学中的原地和行进间运球、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复习、运传组合。 本课选用的教学内容——篮球教学,属于四年级的学习内容,通过让学生掌握各种方式的运球和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提高
11、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教材的重点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运球、传球方法,动作自然协调。难点是运球和传球时的手部姿势和掌握球弹起的时机。行进间的运球传球练习,目的是使联系更加接近比赛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篮球运动的魅力、同伴之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我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成三步份: 1、准备部分:课堂常规内容,让学生明确课堂的纪律要求,使整节课能够整齐有序地进行。球性练习: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让课堂教学气氛逐步提升,同时又能充分活动身体,并能初步体验手部对球的
12、缓冲动作,为基本部分的运球练习和传球做好了准备。 2、基本部分:(1)原地/行进间运球: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运球的手形,触球的时机和部位,前臂带动手按压篮球。然后是行进间运球,让学生体会跑动中运球时手部运球动作和脚步移动动作的配合。(2)原地双手胸前传球:通过练习,体会双手胸前传球的手形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并结合不同方式的传球,体验动作的变化。让学生感受篮球中跑动运球动作。(3)运传组合更加协调自然.运得快,传的准。 3、结束部分:放松练习,松弛紧张的肌肉,舒缓兴奋的气氛,简单总结课堂的学习情况,提出存在问题。 本课能根据教材的要求,制定较合理的教学目标,课的密度和强度适中,教学中采用不
13、同难度,循序渐进的方法,学生对知识和运动技术基本掌握,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能积极创新,基本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教材配搭不合理。在运球的拓展练习之间,插入了传球的学习,使运球练习这个环节不够连贯。 2、教学过程不流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次数较多,时间较长,减少了学生的练习时间。 3、缺乏直观的讲解示范方法。四年级学生对专门的术语很难理解,但模仿能力强,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多示范、简单讲解。 4.练习的方法手段不够丰富。应该采用花样繁多的练习方式,来刺激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我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