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平行四边形》复习学案
课题
十九《平行四边形》复习(1)
课 型
复 习
课时
第 1 课时(总2课时)
主备人
钟丽
使用人
钟丽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对平行四边形的回顾与思考,梳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系统地复习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常见的判别方法,了解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及转化条件,借助小组的力量在反思和交流过程中,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
2.通过交流,总结本单元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平行
2、四边形的特征及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方法。
难点:发展学生进一步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
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巡辅指导、完善提升。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探索相结合。
板
书
设
计
十九《平行四边形》复习(1)
一、学习要求: 二、易错题评析 三、小组评价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知识
回顾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3、
性质:
1.对边平行且相等2.对角相等
3.邻角互补 4.对角线互相平分
5.中心对称图形
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
(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学生先独立解决,再合作交流,加以完善后再积极展示.
5分钟
知识回顾部分可以将知识点融入具体的题目当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选题应最基础、最简单,同时题量不易太多.
4、
尝试
运用
要求学生课前完成:
《同步探究》P69十九《平行四边形》(1)中自我尝试部分的4题、7题、8题、9题、
11题。
(教师要明确指出:课前要独立解决,找出困惑.)
(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完善总结,并加以归纳、完善、提升.)
课前,学生借助课本,独立思考,解决自己能够会的问题,并标出自己的困惑.
课堂上,通过与同伴的互助交流,解决疑点、困惑,并主动到黑板前展示讲解。同时,各小组组长要组织本组组员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15分钟
将《同步探究》中的问题,设置在《学案》中,既便于老师的操控,又有利于学生的交
5、流、展示.
补偿
训练
针对《尝试运用》部分题目的解题情况,教师可以预设部分与之类似的《补偿训练》题组,放在《学案》中,以备加以补偿.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展示,加以完善提升。重点放在对题目的挖掘上.)
小组交流后发现了共性问题并提出,要求解决,此时,优生或尖子生解决展示解题思路.
10分钟
题目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并本着简单、明了化.
走进
中考
设置一道临沂市近几年的中考题。要注意:题目难度不易太大,题型多样化,所用的知识点要与本节内容基本相符.
学生通过解决中考题
6、发现很顺利,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10分钟
注意选题的难度不要太大,综合性的题目要适度,不要过度.
课堂
小结
结合前面的解题过程,要求学生组内交流,并完成整节课的学习总结归纳.
(包括知识点、解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规律等.)
学生结合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合作交流、加以完善、归纳提升,掌握解题的技巧.
5分钟
课堂小结是课堂精彩地方之一,教师要在学生整理归纳的基础上,一定要加以完善整合,达到再提升的目的.
作业
布置
可以结合课堂上学生完成《学案》情况,灵活机动的进行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主要以《同步探究》为主.)
学生独立完成,并注意书写要认真,解题要规范.
利用做作业达到提高解题规范、书写工整的目的.
教
后
反
思
1.《学案》的解决是提前发还是课堂处理,即何时完成更有效?
2.小组合作时,学习弱的学生做什么?如何避免无事可做的现象?
3.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