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小学语文第5册第一单元教案1 大海的歌设计思路:大海的歌由三篇清新、活泼,充满情趣的小韵文组成。诗中描写了大海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诗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来描写大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本文教学之初借助音像资料,丰富学生对大海的认识,初读课文之后进行生字教学;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美,培养学生想象力。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诗歌。3认识“纹、潮、仰、翻、腾、琴、渔、帆”等8个生字,会写“纹、映、仰、翻、滚、奔、腾、琴、奏、帆、睡、闹”等12个生字。理解“穿梭
2、、绽开、滔天波浪”等词。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培养想象力。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海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2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1.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能说说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2. 学生初谈对大海的感受。3.(展示课件第二屏)学生欣赏大海的图片后进行语言训练:(展示课件第三屏)看了图片,说一说你此时对大海的感觉。4. 揭示课题:(展示课件第四屏)今天我们就来
3、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合作学习)1. 自由读诗歌后认读生字词。(展示课件第五屏)2. 去了拼音,还会读吗?(展示课件第六屏)3、出示生词卡片,强调读:鼾声、潮声、绽开、掀起4、结合生活理解“鼾声”、绽开、掀起5、检查读文情况:6、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师范读学生跟读、集体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 出示字卡,认读本课生字并进行组词造句。2.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3. 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1)自主学习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3)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4)小组汇报对其他生字的记忆方法
4、,教师点拨,对比、区分形近字。(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四、朗读课文,指导背诵1合作朗读课文。2配乐读文。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第2课时一、品读诗歌,读中感悟1. 齐读三首诗歌。2. (展示课件第七屏)课件出示默读思考问题: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受?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诗句。3.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后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二、学习诗歌天和海1. (展示课件第八屏)指名读诗歌,学生思考:天是什么颜色的?海是什么颜色的?(展示课件第九屏)2. (点击课件第九屏右下角的喇叭图案,音乐响起)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3. (点击课件第九屏右下角的喇叭图案,音乐停)汇报自己想象
5、的画面,教师相机点拨。4. 各种形式读文。(同桌赛读、男女轮读、分组轮读)三、学习海上的风(一)入情入境读诗歌。1. (展示课件第十屏,播放一段有关海风声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闭眼想象:伴着呼呼的风声,看到了什么?2. 学生汇报,教师顺势引题:“让我们就随着风姐姐一起漫步海边,去感受海上的风”。(展示课件第十一屏)3. 教师配乐范读,将孩子们带入情境。(教师用缓慢、温柔的声音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学生可以听出老师朗读的有停顿、有重音、有表情,自然由老师温柔的声音,感受到花神的美,海风的柔。)4. 分层体验,突出朗读重点(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同学间的优势,合作读课文。(2)海上的风
6、是()、()、()、()它一来,就()()()()(3)每一小节中风都有所不同,那我们如何让听我们读书的人感受到不同呢?比如风是花神,这一小节怎样读?自己选择其他的小节试着读一读(二)感悟海风的神奇。1. 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把海上的风比作花神,展现海上浪花翻滚。把海上的风比作琴师,展现海上各种声音交织的奇妙景象。把海上的风比作大力士,展现渔船来往的繁荣景象。把海上的风比作狮子,展现海风来临时海上波浪滔天的壮观气势。2、你发现这首诗歌又怎样的特点?(每一小节的结构相同,运用了比喻)3. (展示课件第十二屏)思考:诗歌的最后为什么用省略号?大海还会像什么呢?自由说。4. 展
7、开想象,再次感悟海风的神奇。(1)(展示课件第十三屏,播放大海美丽富饶的动态画面,海湾、帆船、蓝天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浪花的拍打声,柔柔的风声。)学生欣赏影片。(2)(展示课件第十四屏)仿照这首诗的模式,想象一下,海上的风还像什么?你能继续续编课文么?如:“海上的风是梳子,他一来,就;山上的风是,他一来,就”第3课时一、复习导入1. 朗读诗歌海上的风。2. (展示课件第十四屏)仿照海上的风,写一节诗。3. 学生展示成果,共同评价。二、学习大海睡了(一)初悟大海沉睡时的静。1 (展示课件第十五屏)读读这首诗,思考:从哪里看出大海睡觉了?想想沉睡了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板书:静)1)指导朗读:是啊
8、,大海不闹也不笑了,因为它睡觉了,嘘,我们别吵醒它,该怎么读?2)什么时候,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那白天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启发:白天,风儿什么样的? 风儿吹在衣服上这是风儿在和人们闹呢! 风儿吹到渔船上这是风儿在和渔船闹呢! 白天,浪儿怎么样? 浪儿拍打沙滩,哗哗,这是浪儿在笑呢!2. 还从哪儿读到了大海睡觉时的宁静?教师随机点拨“轻轻的”一词,指导读好第二句,体会大海的静谧。3. (点击课件第十五屏右下角的声音图案,音乐响起)深夜的大海没有白天的喧嚣,没有了风浪的嬉闹,多么静!别打破这份宁静。把自己的感受送到课文里,把体会读出来。(配乐自由读全诗)(二)感悟大海沉睡时的美。1. 交流理
9、解“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展示课件第十六屏)。(1)这个“她”是谁?(大海)(把“抱”和“背”两个字点红)她怎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2)如果你是明月,你是星星,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背脊上,你会做些什么?又会想些什么?2. 大海妈妈的臂弯里抱着月亮姐姐,背脊上背着星星妹妹,她就像一位慈爱的妈妈正在哄孩子睡觉呢!哄着哄着,她自己也睡着了。听(点击喇叭图案,播放潮声。)(1)朗读第三、四句。(2)当我们再读这首诗时,你是不是对沉睡的大海有了更深的感受?你从大海身上体会到了什么?(3)师小结:大海和星月,母亲和孩子,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情感哪!(4)指导朗读全诗。(三)迁移运用,内化语言。(展示
10、课件第十七屏)当黑夜渐渐离去,一轮红日从大海里慢慢地升起,此时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交流说说。三、拓展活动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板书设计:海和天 美丽 1 大海的歌 海上的风 热烈 大海睡了 宁静教学反思上课开始,利用画面唤起学生的旧知,创设了阅读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的设计由于遵循了“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学生乐意参与,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感受文本,咀嚼语言文字内在的韵味。真正做到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
11、神奇与变化多端,培养想象力。2 帽子和鸟窝设计思路:帽子和鸟窝讲的是翔翔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痛痛快快地玩耍,把帽子丢在了草地上,结果帽子被松鼠带到了高高的松树上。他们发现鸟儿要在帽子里做窝,就决定把帽子送给鸟儿做窝。本课利用课本资源设计教学流程。在引题部分进行识字教学,并围绕主题设疑;教学重点以读为本,品读词句,体味人物情感,逐层升华文章主题,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自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会认“嚷、绸、缠、奈、竿、吊、孵”等字;会写“帽、坡、耍、朝、慌、腰、奈、约、篮、吊、蛋”等生字;掌握“帽子、山坡、
12、耍闹、慌张、无可奈何、竹竿、篮子”等词语。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趣导入(一)(展示课件第二屏)贴图导入,认识生字“帽”和“窝”:1贴图(帽子) 板书:帽子2贴图(鸟窝) 板书:鸟窝(二)出示课题、质疑:1板书:和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展示课件第三屏)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小组合作学习)(一)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二)检测
13、学习情况1、出示字词:帽、坡、耍、朝、慌、腰、奈、约、篮、吊、蛋2、出示词语卡:帽子、山坡、耍闹、慌张、无可奈何、竹竿、篮子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是否读准字音,一边思考:课文中讲了谁?做了什么事?(三)指名回答,师生评议。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一)(展示课件第四、五屏)认读生字、生词。 (强调易错字:慌,右边容易加点;耍,与“要”区分;挠,右上边不要加点。)(二)指导书写“鼠”1. 引导学生观察整体形状:长方形。2. 分析字的间架结构:上短下长;上窄下宽。3. 难写部分研究:下面竖提、竖提、斜钩及四点之间的间隔要均匀。斜钩要长。4. 学生练写,实物投影展示、师生评议,修改。学生可能
14、会问:鸟窝与帽子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议学生发言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说清课文内容。识字、写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多种形式识记提升识字效率。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不想要了?二、问题导读,体会人物的可爱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回答问题。(1)你觉得翔翔和他小伙伴们可爱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找出相关语句,用( )标出来(2)翔翔为什么会惊叫起来?他当时的心情怎样?(3)翔翔为什么不要帽子了?2、学习第一二段(一
15、)(展示课件第六屏)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指名汇报。1(展示课件第七屏)品读句子。(1)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2)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3)理解比喻句“一窝蜂似的跑下山去”想象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跑下山的情景,感受他们的活泼可爱。(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5)问:在这之前,他们的心情如何?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6)练习朗读。2.(展示课件第八屏)品读句子。(1) 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累、渴)(2)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
16、会怎样?(3)练读第三自然段。3.(展示课件第九屏)品读句子。(1)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2)指名朗读、评议。4.(展示课件第十屏)品读句子。(1)解释无可奈何(2)孩子们为什么无可奈何的下山了?想象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二)朗读第六、七自然段,从“几根”“又细又长”“举起”“挑哇,挑哇”等词体会翔翔和小朋友着急的心情。(三)教师小结:翔翔和小朋友太想找回这顶帽子了。他们不仅当天不顾劳累不顾饥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去够帽子。眼看就要够着了,结果却怎样呢?三、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对小鸟的爱心。1(展示课件
17、第十一屏)合作朗读,感受心情。2(展示课件第十二屏)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3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4.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如果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四、总结升华(一)你喜欢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吗?为什么?(二)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展示课件第十三屏)(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主要写翔翔帽子,于是他就和小伙伴去帽子帽子帽子帽子给小鸟做鸟窝。五、拓展延伸(一)自己也为小动物做一件事。(二)收集关于爱护、保护动物的故事。板书设计 :2、帽子和鸟窝丢帽子找帽子追帽子挑帽子送帽子给鸟做窝(天真、可爱)教学反
18、思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培养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勇于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学生问:鸟窝与帽子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议学生发言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说清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体会翔翔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明白翔翔这样做是因为他爱鸟儿胜过爱自己的帽子,使学生体会翔翔是一个爱护鸟儿、保护动物的好孩子。3 吹泡泡设计思路:吹泡泡是冰心奶奶回忆儿时玩吹泡泡游戏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文章中吹泡泡的过程既清楚又具体,而且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值得反复品味。本次教学通过读文、品词、品句,学习作者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具体,感
19、受肥皂泡的美丽与神奇。教学目标:1认识“廊、易、裂、碗、若、脆、扯、润、渡、夕”等10个生字,会写“戏、易、碗、根、飘、扇、浮、若、散、夕、越、骄、傲”等13个字。2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学习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具体。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展示课件第二屏)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出示课题。2(展示课件第三屏)介绍作者。冰心(1900.10.05-1999.
20、02.28),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作品有散文集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等。二、认读生字,理清层次1自读课文,多读几遍生字。2画出本课生字,读熟会认;再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认字方法。3.(展示课件第四屏)“开火车”认读生字。4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1)分组轮读课文后小组交流。(2)指名回答,全班评议。先介绍吹泡泡的时间和地点,接着写怎样吹泡泡及肥皂泡的美丽和神奇,最后写喜欢吹肥皂泡。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自主学习13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2小组合作
21、讨论。(音、形、义、写)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飘”与“漂”、“若”与“苦”区分。(展示课件第五屏)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四、朗读课文,指导背诵1合作朗读课文。2(展示课件第六屏)配乐读第四、五自然段。3引读第四、五自然段并指导背诵。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字词。2(展示课件第七屏)回忆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二、学习13自然段1指名读13自然段,说说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2说说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在书中做出记号。先写怎样制作泡泡液(肥皂水)。“放、加上、和弄”这些词写出了制作的简
22、单经过。接着写怎样吹。“沾上、吹、提”这几个词具体写出了吹的过程。先是用一根细竹管沾上肥皂水,“沾上”是说动作要“轻”,肥皂水不宜多。接着是“慢慢地吹”,“再轻轻地一提”。“提”指由下往上移,强调动作不仅要轻,而且要快。作者写吹泡泡的过程,用词十分贴切。(2)用自己的话说说吹泡泡的过程,先同桌说,再全班说。(3)品读“吹泡泡”的语句。 (展示课件第八屏)谈谈哪个动词用得好?用重点号标出来,并说说为什么用得好。完成填空练习,从这些词体会到什么?朗读吹泡泡的句子。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 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句子。(展示课件第九屏)标出写泡泡样子的词语。2. 学生交流:(1)什么在球
23、面上乱转?读“五色的浮光”。(浮光就是肥皂泡表面上的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们能看到多种的色彩。)什么样的球面?(清澈透明)怎样?(乱转)读读这个句子。(2)“若是扇得好四散纷飞。” 是啊,一个大的能变成两三个小球。那直接说行不行?(出示课件)比较句子,行不行,为什么?文中形容什么样的小球?(玲珑)师: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再读读这句话。(3)“有时吹得光影凌乱” 有时还会扯成长圆的。你再读读,从这个字中体会到什么?(体会“扯”字) 还颤巍巍的。 “颤巍巍”的什么样啊?为什么说“颤巍巍”的呢?联系上文的“脆薄”体会出泡泡易碎易破。那这脆薄的球,颤巍巍的,该怎么
24、读?(指名朗读)(4)我听出你们读得很小心,很担心它会突然的散裂。所以,此时我们大家会怎样?“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 (读句子)甚至还可能怎样?(5)实在可惜,这泡泡无声地破裂了。你又觉得(学生:遗憾、可惜、舍不得)还想(生:再来一次!)然后让学生再读第四自然段。3咱们再读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我相信大家会把泡泡的美表现得更妙,更神奇!4学生朗读第五、六自然段。思考: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5小小肥皂泡,冰心奶奶不但吹出了跟我们一样的情趣和快乐,还吹出了自己的梦想。她满怀爱意地去描绘那些泡泡,并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小小的肥皂泡身上。在吹泡泡的过程中,冰心奶奶拥有什么样
25、的情感和态度呢?书中有一个句子,你能标出来吗?齐读这个句子。6为什么快乐?为什么骄傲?冰心奶奶又有什么希望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抽学生说,然后教师引读。拓展想象:冰心奶奶小时候会有哪些五彩的梦想呢?7. 只有心中充满爱,才会留意那毫不起眼的泡泡,才会给转瞬即逝的泡泡那么美好的祝福,才会有那么美妙的诗情画意的手笔。同学们,我们再读一读。四、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吹泡泡的快乐五、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展示课件第十屏)说一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注意要把玩的过程说具体。板书设计:3、 吹泡泡美丽、神奇 快乐、希望爱吹泡泡制作泡泡液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感受本文的语言优美、生动,真正做到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说说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感悟到如何把事情写得具体、有条理。引导学生体会到了课文用词准确、形象,学会了如何把过程写得清楚、具体,达到了学以致用。20 20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