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第1页1、能够准确、流畅朗诵全文。2、能够较准确翻译文章。3、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征学 习 目 标第2页常识介绍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依据战国时事统计整理编辑,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第3页 战国策补充 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一样名号,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依据战国末年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记事上起前453,下迄前2,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历史,着重统计了谋臣策略和言论
2、。雄辩论说,铺张叙事,尖刻讽刺,耐人寻味幽默,组成了独特语言格调。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创作以重大影响。第4页要求:1、读准字音。2、正确断句。3、尽可能读出人物语气。朗 读 课 文第5页读 准 字 音 唐雎(j )怫然(f )韩傀(gu)徒跣(xin)缟素(go)休祲(jn)色挠(no)以头抢地(qing)第6页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即使,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原文重现第7页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
3、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原文重现第8页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原文重现第9页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
4、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原文重现第10页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原文重现第11页要求:1.用自己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故事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3.故事主要矛盾是什么?最终结果是怎样?4.你怎样评价唐雎?感知课文第12页2.故事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是唐雎。3.故事主要矛盾是什么?最终结果是怎样?故事主要矛盾是对安陵拥有。故事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打算,唐雎没 有辜负出使之命。4.你怎样评价唐雎?忠于使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勇于献身、大义凛然问题解答第13页第
5、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归纳段意交代唐雎出使秦国原因(背景)。唐雎果断抵制秦王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严正立场。唐雎以“士之怒”还击秦王“天子之怒”。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第14页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真正目标是什么?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要求?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以大易小”欺诈伎俩,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安陵君识破秦王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课文探究第15页2.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目标是什么?“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什么精神?用他们干出震惊天地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
6、些有胆有识勇士一样,不畏强暴,勇于献身,并为以后行动作了铺垫。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人,表现出他跟秦王拼命内心活动。课文探究第16页3.秦王长跪而谢之,写出了秦王什么心态?神色木然而道歉(色挠,长跪而谢);欺软怕硬、内心虚弱、卑躬屈膝,色厉内荏、前倨后恭课文探究第17页探究:怎样刻画人物?1、经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是语言。2、经过对比来刻画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分析第18页从这个故事能够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人?贪得无厌、阴险狡诈,骄横狂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封建统治者。忠君爱国,机智勇敢,从容镇静,有胆有识,不畏强暴谋臣。第19页小结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强秦,唐雎,这位安陵小国使者,从容镇静,不畏强暴,拼死一搏,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唐雎确实不辱使命。我们要学习他为真理正义而斗争凛然正气。小结启发第20页课文拓展影响说话内容和语气、语气原因有:人物身份人物地位说话场所说话对象小结启发第21页知道一个道理: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主要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说话能力,培养自己说话技巧。小结启发启示壹第22页培养一个能力:要能够在我们以后写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个性化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性格特点,提升我们写作能力。小结启发启示贰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