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Cl- 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CO B.MgO C.SO3 D.Ca(OH)2 2.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 A. H2 B. CO C. O2 D. HCl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
2、是 A.铜 B.熔融的硝酸钾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氢 4.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对应的混合物分离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蒸馏、蒸发、分液、过滤 B.蒸馏、过滤、分液、蒸发 C.分液、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分液、蒸馏 5.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
3、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而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和 互为同位素 B. 比 多一个质子 C. 原子核内有4个中子 D. 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 有较强的还原性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B.容量瓶上标有容量、刻度线、温度 C. 摩尔是一种基本物理量 D.不可以用分液法分离酒精与水 7.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5mL饱和的氯化铁溶液中滴加1
4、mL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B.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净水 C.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现象 D.把珍珠磨成1-100nm的粉末,粒子直径达到胶体粒子直径,所以纳米珍珠粉也是胶体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 g O2占的体积约为22.4 L B.22.4 L N2 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N2 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O 的质量约为 18 g D.22gCO2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分子数 9.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
5、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小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10.某阴离子Rn-的核外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R的质量数为 A.y-x+n B.y-x-n C.y+x-n D.y+x+n 1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6、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Ba2+ 12.除去NaCl中含有的Ca2+、Mg2+、SO42-、HCO3-等离子,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试剂: ① Na2CO3 ②BaCl2 ③NaOH ④HCl。加入试剂不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13.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作还原剂的是 A.Zn+H2SO4 =ZnSO4+H2↑ B.H2+CuO Cu+H2O C.C
7、H2O(气) CO+H2 D.Cl2+2NaBr =2NaCl+Br2 14.下列有关HCl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 B.HClO较稳定,受热不分解 C.HClO是强氧化性酸 D.HClO能杀菌消毒 15.自来水常用Cl2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发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AgNO3 B.FeCl2 C.Na2SO3 D.AlCl3 16.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
8、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在集气瓶口形成白色烟雾 D.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17.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碱石灰除去氯气中的水 B.检验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是否变质,可向漂白粉中滴加盐酸,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C.焰色反应实验中用硫酸清洗铁丝,灼烧后再蘸取试样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 D.分液操作时,先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9、再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 18.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硝酸银溶液滴到新制氯水中,再加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B.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说明 Cl2有漂白性 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D.新制氯水滴到Na2CO3 溶液中,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9.(8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写出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
10、 (2)0.5 mol H2O的质量为 g,其中含有 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 (3)质量相等的 HCl、NH3、CH4、C2H6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 , 含有氢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 20.(10分)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Na3P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1、 。 (2)写出常温下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化学方程式为 2FeBr2+3Cl2=2FeCl3+2Br2 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若生成1mol的Br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的物质的量是 mol。 (4)由氕(H)、氘(H)、氚(H)最多可以组成 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氢分子。 21.(2分)某地酸雨经检验,除含氢离子外,还含如下离子: c(Na+)=1.4×10-3mol·L-1,c(Cl-)=3
12、5×10-3mol·L-1 , c(NH4+)=2.3×10-3mol·L-1 ,c(SO42-)=1.5×10-4mol·L-1。 则该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为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22.(6分)甲同学配制100mL 3.6 mol·L-1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 mol·L-1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2)甲同学的配制步骤: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 室温后转移到容量瓶中,用
13、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 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 ② 定容的正确操作是继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下 时,改用 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 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 (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14、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D.重新配制 (3)配制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序号)。 A.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 C.原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 E.定容时仰视读取刻度 23.(12分)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得氯气,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
15、体,B、C中应分别盛放的试剂为 、 , (3)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4)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16、① 实验b的目是探究c(Cl-)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则实验c的目的是 ,② 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 成的原因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24.(2分)19 g 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 中含有0.4 molCl-,则ACl2的摩尔质量为 。 25.(6分)实验室使用的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8g·c
17、m-3。 试计算: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若用该浓盐酸配制500mL 1.00 mol·L-1的盐酸,需浓盐酸 mL。 (3)若用1.00 mol·L-1的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取2.8L标准状况下的CO2, 则理论上需 1.00 mol·L-1 的盐酸 mL。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D
18、 B B A C B D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D D B D C B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19.(每空1分,共8分) (1) Ca(ClO)2 (2) 9g 0.5NA (3.01×1023) 1.5NA (9.03×1023) (3) HCl CH4 CH4 20.(每空2分,共10分) (1) Na3PO4 = 3Na++PO43- (2) Cl2
19、2NaOH = NaCl+NaClO+H2O (3) Fe、Br(铁元素、溴元素) , 3 (4) 5 21. (2分) 1.0×10-4mol·L-1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22.(每空1分,共6分) (1)20 (2)① 使溶质尽量转移到容量瓶 ② 1-2cm , 胶头滴管 ③ D (3)B 23.(每空2分,共12分) (1)MnO2+4HCl(浓) MnCl2 + Cl2↑+ 2H2O (2)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3)溶液变蓝 (4)① 探究c(H+)大小对反应的影响 ② c(H+)的大小对反应有影响 四、计算题(每空2分,共8分) 24. (2分) 95 g·molˉ1 25. (6分) (1) 11.8 mol·Lˉ1 (2) 42.4 (3) 250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