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2019学年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班级: 姓名: 2018年12月21日星期五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重点内容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数与代数】1、数的运算。l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书P2P6)(1) 运算: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计算时(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例如:67-25+28=70。先算67-25的差是42,再计算42+28=70(2)连加、连减、混合(含加减)的三种运算,计算过程中建议分两次计算:先计
2、算出前两个数的结果,再将这个结果与第三个数进行运算。为避免出错,在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也建议用两个竖式计算。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错误典型:被减数是100,在连续退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 和是100,在连续进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2)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P9)A、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借助用笔标注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分析,准确判断是用加法算式还是减法算式来解决问题;B、正确计算并且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写出答。错误典型:题意理解不清:如“书第9页第5题的第(2)小题”a、 表格分析不够仔细:如“书第5页第3题”第二单元 购物人民币: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人民币。1、人
3、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2、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3、元、角、分的加法计算: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满十分进一角,满十角进一元。例如 8角+ 1元5角=2元5角4、元、角、分的减法计算:元和元相减,角和角相减,分和分相减,单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后计算。5、准确理解题意,抓住“正好”“不同”“几种”等关键词语理解题意。解答后要注意验算。人民币的认识1、根据材质不一样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2、会认以小数形式表示的价格: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后第三位表示几分。3、计算人民币时,单位名称相同时直接加减;单位名称不相同时,要先进行换算
4、成相同的再计算。1元=10角 10角=1元 1角=10分 10分=1角 1元=100分 100分=1元4、 人民币比大小,先看元,元谁大,它就大:元相同在看角,角谁大,它就大:角相同再看分,分谁大它就大。5、最后的结果,要满10分进1角,满10角进1元。6、元加元,角加角,元减元,角减角。(相同单位相加减)7、单位名称相同时,可以直接计算: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相同单位名称,再计算。8、1元=100分 几个100分就是几元。9、1角=10分 几个10分就是几角。10、元、角、分的认识。l1、 人民币面额:1分、2分、五分1角、2角、五角1元、2元、五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学生会
5、从人民币的大小、颜色、文字等方面去判断面额)2、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a、人民币兑换:(注意“和”与“还可以、或者”的区别)(书11页第1题)(6)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50元的人民币和 10元人民币。b、算一算有多少钱:(书11页第2题)c、怎样付钱:(不要求列算式)(书13页第1题) C、怎样付钱,是要具体写指出用了多少面值的人民币的张数。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算式:3 4 12 读作:3乘4等于12。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口诀:三四十二(1) 认识乘法算式并理解乘法的意义:1、认识:乘数乘数=积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一定要加数相同才能写成乘法形式 【例】6+6+6+6,是
6、4个6相加,可以改写成46或者64 2、加数不同的,先化成相同加数再改写。如:8+8+8+8+4+4改成乘法算式:85 或 58 或104或 410 【例】5+5+5+4,加数不相同,不能直接改写,如果要改,只能把“5+5+5”的部分改写:53+4 3、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如34=12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12或4+4+4=12;3+3+3+3=12写成乘法算式是:34=12或43=12。4、5个6相加的加法算式:6+6+6+6+6+6 乘法算式65或56 不能写成5+5+5+5+5+55、乘法算式的读写顺序是从左往右。如4乘5只能写成45,不能写成54,同样23只能读作2乘3不能读
7、作3乘2。4624读作4乘6等于24。读法中的乘号、等于号,读出来都要用语文字表示。 错误典型:a、“口诀”与“读作”混淆:如:37=21,读作:3乘7等于21。口诀:三七二十一(其中的“十”字容易漏掉)错误典型:a、“口诀”与“读作”混淆:如:37=21,读作:3乘7等于21。口诀:三七二十一(其中的“十”字容易漏掉) 8、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因数因数积。和加法算式一样,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乘法算式中,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9、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1)描述题意:要能够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图意,才能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描述范例:每架小飞机上有2个小朋友,有这样的4 架小飞机,就是4个2
8、,用42或24表示 (2)有图的题,或者给出加法算式的题,按照图意要能说出是几个几。(3)单一的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种含义。 【例】52,可以表示5个2相加,就是2+2+2+2+2,也可以表示2个5相加,就是5+5。(4) 写算式。注意是要求写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 【例】5个2相加。用加法算式就是2+2+2+2+2,用乘法算式就是52或25。如果题目没有说明,两种方法都可以。(5) 虽然写着“相加”,但是相同加数相加就可以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 【例】4乘6。写出来就是46,题中给的是读法,因数不要交换位置。 【例】4和6相乘 / 求4和6的乘积 /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6。可以是46,
9、也可以是64。习惯上我们按照题目中数字出现的顺序写46。(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4,就习惯上写64)(6) 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会根据一个乘法口诀推出另外的乘法口诀,如根据“三七二十一”和“二七十四”可以推出“五七三十五”表示:5个7比3个7多2个7,也就是在21上再加14,即75=73+72。b、 算式与图形结合:(书79页第5题)(书23页第4题)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1、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对折后完全重叠,不多不少)2、折一折,做一做:了解剪一个简单对称图形的操作步骤:对折画得像3、4、5、3、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a、在游戏中感受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变化。b、能够区别
10、出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平移物体在运动中自身的方向不会变化。c、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物体平移和旋转运动的现象。4、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窗户玻璃、滑行轨道、推拉门等,旋转:转动的风扇叶、旋转木马等。5、欣赏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五、八单元 29的乘法口诀乘法:1、 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例:(1) 图中表示3个4相加, 乘法算式是:34=12或43=12(2) 1把 的单价是6元,买3把需要多少元?(求总价) 算式是:36=18(元)或63=18(元)2、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例:(1)小明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求
11、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小明7岁,求7的5倍是多少。 算式是:57=35(岁)或75=35(岁) 列:(2)香蕉有多少个? 苹果:(1份1个5)香蕉是苹果的3倍,秋苹果有几个? 香蕉:(3份3个5,是苹果的3倍) 算式是:53=15(个)或35=15(个)(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这一个数用乘法。)3、解决间隔问题时,一定要先弄清楚共有多少个间隔,每个间隔的距离是几,就是有几个几,用乘法计算。如:在大路一边种了4棵数(两段都种),每两颗树的间隔是7米,求这条路有多长?算式不是47=28(米)而是先算4-1=3(段)再37=21(米)4、锯木头时,次数+1=段数,段数-1=次数。锯的次数=
12、段数-1如:小明爸爸要锯断一根木头需要5分钟,他锯断这样的木头8段要多长时间?分析:锯1次5分钟,锯8段只需要7次,所以不能列式58=40(分)而是8-1=7(次)57=35(分)5、类似的问题:吊钟敲钟、爬楼、电梯等6、计算:7、解决问题:第六单元 测量1、 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cm)、米(m)作单位。2、 测量较短物体长度时,(书、本子、尺子、桌面、桌高、红领巾、铅笔)用厘米做单位比较合适;测量较长物体长度时,(门、冰箱、教室长、宽、大树、楼房、黑板、旗杆)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3、 1米=100厘米 米可以用m表示 1m=100cm4、 一扎长大约10厘米5、 食指宽约1厘米6、
13、教室长8米55厘米7、 一米大约5只铅笔长8、 教室门宽约1米,高约2米9、 测量之前要有统一的标准。 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以写作cm。通常,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一段对准尺子的0刻度。10、 1米=3尺 1尺=10寸 1米=30 寸11、 画线段注意: 1画起点直线2 画直线3到对应刻度点 4 标上几厘米12、在测量的时候注意观察是否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紧贴放平如果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则可以直接读出物体的长度;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通过数格子(即一大格子就是一厘米)或是用物体末端对准的数减去起点对准的数,如:常用的“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
14、隔”1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隔”2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们又从中导出了7个单位转换的公式分别是:1米=10分米 1m=10dm1分米=10厘米 1dm=10cm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米=100厘米 1m=100cm1分米=100毫米 1dm=100mm1米=1000毫米 1m=1000mm1千米=1000米 1km=1000m27、我们还学习了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1毫米。 1分米大约有手掌这么长。1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 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 5、长度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用字母表示是:
15、km、 m、 dm、 cm、 mm 。第七、九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12 4 3 读作:12除以4等于3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口诀:(三)四十二除法:1、 平均分就是要分得一样多。2、 平均分有两种情况:平均分成几份。(包含分 求份数)例:平均每袋装( )个篮球。 算式:123=4(个)每几个分一份。(平均分 求每份数) 例:把下面的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算式:122=6(个)3、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例: 3元 12元 的单价是的几倍? 算式是:123=4 5、除法的三种含义:表示:把一个数
16、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7、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8、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1) 除法的意义能够结合算是说出除法的意义,如算式213=7可以表示:a、 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7;(求份数)b、 把21拿来分,每份是3,可以分成7份;(求每份数)c、 21是3的7倍。(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d、21里面有()个3.(求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相同的数)举例:体会除法与乘法的“互逆”。(2)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被除数除数=商
17、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如:被除数32275645除数4687商6995(3) 会用乘法口口诀求出除法的商:同样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写出四个算式,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如:三九二十七:39=27 93=27 273=9 279=3(4) 理解“倍”和“倍数”的意义:倍: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学生的话来理解“大数里边有几个小数那么多”。比如:24里边有6个4,24就是6的4倍。倍数:学生的话“一个数的倍数就是这个数一个那么多、两个那么多、三个那么多的数”,比如3的倍数是3、6、9、12、15如:4的倍数是4、8、12、16、20、举例(5)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认真读题,仔
18、细分析。错误典型: a、 求“每份有多少”和“有多少份”的单位容易混淆:(书66页第)纽扣题:求的是有多少份; 苹果题:求得是每份有多少个。b、 和“倍”相关的问题:学生容易在选择用“乘法”还是“除法”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混淆。纽扣题:求的是有多少份(单位:件);苹果题:求得是每份有多少个(单位:个)。总结:除法一般已知总数总价(大数)求平均分的份数,或每份数; 乘法一般会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b、 和“倍”相关的问题:学生容易在选择用“乘法”还是“除法”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混淆。c、提一个生活中有关除法的问题。数学好玩:二、口算。55= 6231= 69= 5234= 5720=36= 2565= 357= 68-13= 456=三、列竖式计算。822633= 402335= 472275=四、填空。(1)比47少18的数是( );47比18多( )。(2)一张100元可以换( )张10元和( )张50元。(3)(1)8的4倍是( );8是4是( )倍。五、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每辆车限乘6人,( )辆这样的车就可以把33人运完。 A. 5 B. 8 C.6(2)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商和除数都是7,被除数是( )。 A. 1 B.14 C.4926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