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1~42页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1、圆柱、圆锥容器若干。(第一类,圆柱圆锥等底等高;第二类,圆柱圆锥等底不等高;第三类,圆柱圆锥不等底等高;第四类,圆柱圆锥不等底不等高)
2、例1幻灯片
3、统计单。
第
2、 组实验情况记载表
找一找
圆柱: 底面积是 高
圆锥: 底面积是 高
做一做
用圆锥装满水或沙子,往圆柱里到3次。
想一想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的结 论
我们的圆柱底面积是( ),高是( );圆锥底面积是( ),高是(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圆柱底面积( )圆锥底面积,圆柱高( )圆锥高时, V锥 ( )V柱 (后面三个括号里填等于或不等于)
教
3、学理念:
1、 学习的方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
2、 科学的结论是通过“猜想——验证”探究得来的。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 探究新知
1、 猜测
2、小组合作研究:圆锥体积和圆锥体积的关系。
3、讨论实验研究结果
4得出结论
5、新知初步应用
1、你认为圆锥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相关?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
圆锥体积是否等于圆柱体积呢?我们需要进
4、行验证。
2、教师指导实验方法:如果圆锥体积=圆柱体积,用圆锥容器装满水往圆柱容器里倒3次,圆柱也应该装满了水。判断圆锥体积是否等于圆柱体积,只要用圆锥容器装满水往圆柱容器里倒3次,看圆柱里的水是否装满了。
3、通过刚才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4、 板书:圆锥体积=圆柱体积
V=Sh
5、 你们能利用推导出的结论,计算出你们刚才实验所用的圆锥的体积吗?
6、 小结: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圆锥的底面积和高)
(估计学生回答)
与圆柱有关,
圆锥体积=圆柱体积
2、学生
5、用老师发给容器(1)分组实验。验证V柱是否等于V锥
(2)分工合作,做好记录。
3、学生汇报:第一类,圆柱圆锥等底等高,
圆锥体积=圆柱体积;
第二类,圆柱圆锥等底不等高,圆锥体积不等于圆柱体积;
第三类,圆柱圆锥不等底等高,圆锥体积不等于圆柱体积;
第四类,圆柱圆锥不等底不等高,圆锥体积不等于圆柱体积
4、学生总结:只有等底等高,圆锥体积=圆柱体积
5、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三、实际应用
1、教学例1
2、拓展例1教学
3、练习:书P43做一做第1题。
1、投影出示例1:一个圆锥形
6、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集体订正时,师板书。)
2、出示一圆锥实物,问:如果要求这个圆锥的体积,你会求吗?
量得高,并告知学生:圆锥高为10厘米,但底面积不知道,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再问:“如果只知道圆锥的半径和高,你能求出圆锥的体积吗?怎么求?”
3、出示练习题。(限时训练)
1、学生尝试解答。(新授不新)
2、估计学生会说:“缺少条件”
估计学生会说:“量出直径”
学生动手量出直径后,让学生算出圆锥体积。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
书面作业:练习九3、4
布置作业
学生限时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课外延伸(思考机动题)
出示一个锥形沙堆,问:我想知道这堆沙的体积,你能想办法帮我解决吗?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V=Sh
例1: 练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