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收录于话题#教学设计分析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 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 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 试之心可想而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 “一”“二,,“三,这 3 个字。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导入(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
2、几个汉字的认识 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三、学习古诗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 刻。)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 长,并做上记号。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二)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 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 经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冢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 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 都可以。设计
3、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 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 的意思。6、还有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 间。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2、背诵全诗,并设问:(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 边看到了什么呢?(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
4、(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 山村。设计意图: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 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四、写字(设计意图:练写了三个字,学生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 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意图。)教学反思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学生终于学完拼音,开始接触汉字了。第 一篇识字是古诗一去二三里,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是进行 朗读训练的好课文,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 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
5、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的几座亭 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一幅幽静美丽的 山村田野画面,这首诗巧妙地把一到十10个数字隐藏其中。在教学古诗时,我运用课文的插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了解 占诗所写的小山村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其中“烟村”、“亭台”这些词语 学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烟 村”是什么,“亭台”是什么,使学生理解诗句变得简单化了。再让学生通过 想象,使我们大家和诗人一起都置身于这美丽的小山村中,从而体会诗人 的感受,最后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们一个个都读得兴致勃 勃,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由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 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重要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 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我从田字格的结构教起,引导学生了 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小格。写字时,先让学生独立 观察字形引入笔画:(横)“一”。板书示范(横)“一”在田字格当中的位 置,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 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而“三”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观 察体会,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板书,让学生体会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 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