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社戏练习题及答案七年级下册社戏练习题及答案 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民风淳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快乐自由的天堂.作者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看社戏”一节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蹈,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2.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六一公公是淳朴乡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
2、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的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至于他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之类的话,只不过像今日夸某个孩子聪明,将来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一样。也有观点认为六一公公虽是个好人,但是有农民的局限。他夸“我的话,表明他意识深处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这在当时也是难免的.3。戏其实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地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也似地好戏你”?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
3、“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4.小伙伴们热衷于看戏的真实原因是什么?1)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 (2)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在社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5.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6.淡黑的起伏的
4、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山为什么说“踊跃”?) 以动词“踊跃”写山,把静物写活了。这个词的含义与现在不一样,作者在这里是创造性地赋予了这个词以新的含义。7。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8。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 (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 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子的夸奖。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9
5、。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A. 写了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 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F去赵庄看社戏。详写 :C D E F略写:ABG10。“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这句话怎样理解? “沉静”“自私”准确地写出你“我”当时心情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因为那声音“婉转,悠扬”,再加上“含着豆麦蕴藻之香,使“我深深地陶醉在大自然诗情画意一般的景色之中,赞美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11.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
6、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加点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孩子们喜不自禁、自由欢快的心情以及对看社戏翘首以盼的急切心理,还表现你孩子们天真活泼、生气勃勃、聪明能干、团结协作的性格特征。1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请你谈谈你所喜欢的人物。自由回答。13。课文的景色描写极具特色。仔细研读夏夜行船、月夜归航片段,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开对景物的描写的? 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立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声响等方面,描绘了夏夜行船、午夜归航等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作者还运用各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强表达效果。 夏夜行
7、船,主要从感觉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入手,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写连山,以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衬托出“我的迫切心情。月夜归航,写得更具有童话色彩,“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烘托出孩子们欢畅愉快的心情.14.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几幅画面,情景交融,描绘出江南水乡特有的秀美景色,对渲染快乐的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抒发感情起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月夜行船的描写,从视觉、触觉、听觉、
8、嗅觉等多方面着笔,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充满诗情画意,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优美的景物描写衬托出“我”去赵庄看戏的愉快心情。15。课文开始记叙平桥村的生活与“社戏”有何关系?交代看戏的缘由、时间和平桥村的地理环境,引出同去看社戏的人-乡间生活的小朋友,还交代你“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说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第一,写清了它的位置:离海边不远,临河;第二,交代你环境:极偏僻;第三,指出了人口,住户不满三十家;第四,点明你平桥村人民的生活情况: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说明都是劳动人民。这样,以极少的文字,表现你丰富的内容
9、。16。课文写乐土平桥村,用了这样一句话:“(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第一,写清了它的位置:离海边不远,临河;第二,交代你环境:极偏僻;第三,指出了人口,住户不满三十家;第四,点明你平桥村人民的生活情况: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说明都是劳动人民。这样,以极少的文字,表现你丰富的内容。17.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六一公公是在责怪孩子们偷他的豆吗?不是,只是在责怪孩子们踏坏你豆,不珍惜劳动果实。18.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
10、)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夸张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 比喻 )(3)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借代 )小籍:这个应该是引用吧.。我也不清楚。(4)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 比喻 )19.指出下列描写人物时使用的描写方法 (1)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动作 )(2)“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语言 )(3
11、)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心理 )20.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夏夜出航,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这些景物的内容分别是
12、什么?视觉: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触觉:。扑面吹来。听觉: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2)找出选文中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作者以动写静,写出船行之快,作用是什么?“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写出你孩子盼望看社戏的急切心情。(3)第二段中“悠扬”的笛声除带给“我”美妙的感觉外,对后文的展开还起到了什么作用?使“社戏”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充满诱人的魅力,衬托出“我”看戏的极迫心情.(4)文中写山“踊跃”地向后“跑”,表现了什么?表现出山势连绵起伏的特点和船行
13、速度之快。(一方面写山的特点,另一方面写船速。)(5)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方面表现你这种心情?急切而陶醉;船行极快却还以为慢;似乎听到歌吹你;望见几点火便想象为戏台;听到笛声而“自失”等.(6)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去描写相应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有立体感,让人身临其境。2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一)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
14、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
15、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第一段的表达方式属于 ( A ) A记叙 B。描写 C。议论 D.抒情(2)小朋友们撑着船的动作,说明了驾船技术高超,又体现了看戏心情急切。(3)第三段主要写“我”的感受,表现“我”的感受的句子是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使社戏显得“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充满了诱惑力.(4)“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句衬托你“我急切的心情.(5)选文的前三段中各有一句写“我的心理活动,请从下面选出一个适合“我心理的词语填在横线上。第一处:轻松 (活泼 轻松 沉重 平静 ) 第二处:陶醉 (惘然 陶
16、醉 平静 激动 ) (6)给以上文字拟一个四字标题月夜航船(二)甲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乙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1)“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
17、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一句中“回望”表现你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你怎样的情形?表现“我”依依不舍的心情。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2)“飘渺”通常写作飘渺 ,意思是隐隐约约(3)甲段文字是如何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社戏?找出相应句子。这段对戏台的描写表现“我”的什么样的心情?戏台在灯火光中满被红霞罩着了。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表现你“我”对社戏的留恋之情。(4)乙段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作用是突出航船之快;表现孩子的欢快心情 。(5)乙段中“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的作用是?从侧面写归航之快,烘托孩子的驾船技术之高。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