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 第3节群落的结构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群落由不同的种群构成B群落中的生物都是同种个体C群落具有空间结构D群落中各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解析: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也可以说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之一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答案:B2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之间一定不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M、N将呈现“J
2、”型增长D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解析:A项中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食物上的争夺,但有其他方面(如空间、其他资源等)的争夺。B项中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C项中M、N有竞争,是“S”型增长。只有D项是正确的,db时,说明生态位交叉更大,竞争更为激烈。答案:D3.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生物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解析:A错误: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B错误:灯罩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
3、壤样品。C错误: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D正确: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可将收集到的小动物及时固定,防止腐烂。答案:D4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叙述中,错误的是()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合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解析: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身体微小的动物,也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答案:A5下列实例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水洼里的各种浮游动物B某片
4、森林中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C养鱼池中的所有鱼D被污染的培养基上长出的各种菌落答案:D6.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乙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解析:捕食关系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特点,其中先增加、先
5、减少的是被捕食者,即图中甲是被捕食者(藻类)。如果只剩下一个种群,应是甲,因为没有甲藻类,乙、丙都无法生存。答案:C7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这些现象中包括的生物间的关系有()A竞争和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竞争和种内斗争C竞争和种内互助 D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解析:据题意:“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推出该过程包含了种内互助、竞争;另外“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推出该过程明显发生种内斗争。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同种的其他个体存在就存在种内斗争。答案:B8如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
6、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三图表示的最可能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共生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解析:图甲反映出两个物种种群数量呈现同步波动,表现为两种生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应为共生关系。图乙中,当下面那条曲线代表的种群数量上升时,另一种群的数量便下降,而随着后者的下降又引发前者上升,如此反复进行,应为捕食关系。图丙中两物种间随时间推移一方发展起来,另一方被消灭,应为竞争关系。答案:B9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7、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分层现象是植物对自然资源合理、充分利用的表现形式,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此原理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在玉米田中有的植株高有的植株低,它们都属于同一物种,所以不是群落,而是属于种群范畴。答案:C10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B促进了种间互助C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D缓解了种间竞争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不同群落影响其空间结构的因素不同,如森林中的植物垂直分布主要受光照的影响。答案:A11
8、.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到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根据题意,种群a随着时间的延续,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K值时趋于平衡,呈现出“S”型增长曲线。之所以不能无限增长,主要是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所致。种群b在前期不断增长,尚未达到K值就锐减,既不是“S”型,也不是“J”型增长曲线。二者在后期竞争强烈;a与b不是捕食关系,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应呈现波动的关系
9、,且不同步,相差一个时间段。答案:C12(2012哈尔滨调研)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主要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乙图表示甲图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错误的是()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数量减少C自然选择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绝,b种群将被淘汰D两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解析:两种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主要原因是两者有共同的食物,但共同的食物所占各自食物的比例都不大,所以两者间的竞争并不很强,竞争的结果会使两个种群中具有共同食物的个体减少。答案:C二、非选择题13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
10、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下图中A、B、C曲线所示,据图分析回答:(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_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_关系。(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_的数量变化情况。(3)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_。(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_。解析: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不同的两种生物,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因此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竞争关系,而不是种内斗争关系,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是捕食关系。根据题意可知曲线A为枯草杆菌,曲线B为双小核草履虫,曲线C为大
11、草履虫。答案:(1)捕食竞争(2)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3)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前者占优势,适者生存,后者被淘汰(4)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导致枯草杆菌减少14(2012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中)下图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m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
12、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株/m2。(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结构。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_;_。解析:群落由不同的物种组成,样方法不仅可用于种群密度的研究,也可用于群落物种丰富度的研究,且物种丰富度的计算方法与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一样,也只求平均值。群落的结构中植物的分布由非生物因素所决定,而植物的分布又决定了动物的分布,在结构调查中,既要注意物种组成,又要注意不同种群的密度。答案:(1)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样方法物种数迅速增多,并
13、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恒定S0(n1n2n3)/3S0(2)光垂直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15(实验探究)某生物学习小组为了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来到一片芦苇丛中进行考察。(1)为了调查该区域的主要生物类群丰富度,请你设计一张表格,并命名。(2)在考察生物群落特征和结构时,需要调查生物类群的丰富度,其目的是为了了解生物群落的_和_特征。(3)通过调查,他们在该芦苇丛中发现芦苇、香蒲、泥炭藓、水绵等31种植物和青蛙、东亚飞蝗、蜘蛛、螳螂、蚯蚓等19种动物以及草菇等3种大型真菌。这说明生物群落具有_特征。在这些生物
14、中,属于该群落的优势种的是_。(4)有的同学提出芦苇长势整齐,在该群落中不存在垂直结构,你认为对吗?为什么?_。解析:本题是探究调查芦苇丛中的主要生物类群的丰富度,培养学生设计表格的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而芦苇是一个物种,不能说其具有垂直结构,但芦苇丛中却生活着许多其他生物,所以也存在垂直分层现象。答案:(1)芦苇丛生物丰富度的调查表编号生物名称种群密度(行数可多可少,但需有“生物名称”“种群密度”等项目)(2)物种组成物种的相对数量(3)物种的多样性芦苇(4)不对。因为在该群落中上层为芦苇等生物,中层有香蒲,底层有葫芦藓等生物,同样具有垂直结构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