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末作业考核中小学数学解题研究 满分100分一、回答下列各问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什么是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配方的基本特征是:特征1:配方目标的确定性:就是说配方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思维指向出现平方式。这就使得具体配方时,能够排除干扰、瞄准目标、集中思想、一攻到底。 特征2:配方途径的多向性:就是说,同一个式子可以有不同的配方结果,可以配一个平方式,也可以配多个平方式。 特征3:配方对象的多样性:数、字母、具体的数学式、抽象的函数关系等都可
2、以进行配方。特征4:配方使用的多重性:配方可以并列地多次使用,也可以连续地重复使用。特征5:配方应用的广泛性:无论是初等数学还是高等数学,无论是代数还是几何,无论是相等关系还是不等关系,无论是求值还是证明,无论是连续问题还是离散问题,无论是简单的整数还是抽象的解析式,都能用到配方,都已成为配方法知识链上的一环。2什么是“数学问题”?数学问题与习题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答:对于学生来说;数学问题是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理论或方法,经过积极的探索、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应满足下述三个特性:(1)接受性:学生愿意解决并且具有解决它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2)障碍性:学生不能直接看出它的解法和答
3、案,而必须经过思考才能解决。(3)探究性:学生不能按照现成的公式或常规的套路去解,需要进行探究和研究,寻找新的处理方法。 数学“问题”与“习题”的区别与联系中学数学教材中的习题一般是条件充分、结论确定、解法典型、供巩固知识的练习用。这些习题是为数学教学和日常训练等设计的,适合于学习知识、训练技能。而“问题”不仅包括教科书上的习题,也应包括那些来自实际的问题;不仅应包括“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routine problems)”,也应包括“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non-routine problems)”;不仅应包括条件充分、结论确定的问题,也应包括条件不充分、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和具有探索性的
4、问题。“问题”适合于学习发现和探究的技巧,适合于进行数学的原始发现以及学习如何学。因此,“问题”比“习题”的外延宽、所要达到的学习目的多。虽然习题与“问题”有一定的区别,但并不否认习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为了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习题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3、简述对数学解题进行错误分析的重要意义。(1)它是教师检查教学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的依据。 (2)它是发展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的前导。二、用两种方法求解下面问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20%的食盐水与5%的食盐水混合,要配成15%的食盐水900克.问:20%与5%食盐水各
5、需要多少克? 解法1 设需20%盐水克,则5%的盐水就需要900-克,列方程有:20%+(900-)5%=90015%,=600(克),900-600=300(克) 解法2 假设法.假设900克都是20%的盐水,盐的重量90020%比实际90015%多45克,1克20%的盐水比1克5%的盐水多(20%-5%)=0.15克,4(90020%-90015%)(20%-5%)=300(克),900-300=600(克)三、下面这道题,是某学生给出的解法,你认为对吗?认为正确说明理由;认为不对,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共8分)1、已知学生B的解法:根据等比定理有 答:此题解法不对,正确的解法为:上面的解法
6、忽略了应用等比定理时应有条件。(3分)当时,有等比定理当时,所以,k=2或k=-1(5分)四、试按波利亚的解题四步骤来分析求解下题(12分)1、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c=10,cosA/cosB=b/a=4/3,P为ABC内切圆上的动点。求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小值与最大值。解:第一步 理解题意本题的条件是()c=10,()cosA/cosB=b/a=4/3;()P是三角形ABC内切圆上的动点,所求的结论是要求出P点到A、B、C三顶点的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值。综观之,这是一道关于图形的最值问题。第二步 拟订计划设想以前未曾遇到过这个问题,但曾见过也解过与
7、密切相关的两类问题:第一, 已知三角形某些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要求判断这三角形的形状或解出它。第二, 在一确定的三角形中的某曲线上有一动点,求这点到三角形顶点或三边的距离和或平方和的最小值。 于是原问题可分裂为两个较为简单的问题: a、b、c为ABC的三边,且c=10,cosA/cosB=b/a=4/3,试确定ABC的形状及其大小。 在确定的ABC的内切圆上有一动点P,试求PA+PB+PC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对小题,ABC已具备了三个条件式,这类问题据以前的经验,只要对数式进行适当的推算,三角形不难解出来。对于小题,在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以后,因涉及内切圆上一个动点,拟引入直角坐标系,即能利用
8、解析法列出目标函数,其最值也可用一般的代数三角方法顺利求出。至此,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题计划可以说是拟定了。第三步 实现计划由cosA/cosB=b/a,用正弦定理作代换,得cosA/cosB=sinB/sinA,即sinAcosA =sinBcosB或sin2B=sin2A 因为cosA/cosB =4/3,知AB,且A、B是三角形内角,所以2A=-2B,即B+A=/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再由c=10,b/a=4/3及a+b=c,可解得a=6,b=8。如图12,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直角ABC的三个顶点为A(8,0)、B(0,6)、C(0、0) y在直角ABC中,有a+b=c+2r ,r=2,
9、B所以,内切圆的圆心为O(2,2), 方程为(x-2)+(y-2)=4。 M N P设圆上的任一点为P(x,y),则有 S=|PA|+|PB|+|PC| O A=(x-8)+y+x+(y-6)+x+y 图21=3(x-2)+(y-2)-4x+76 =34-4x+76=88-4x因P是内切圆上的点,故0x4,于是当X=4时,有最小值72,当x=4时,有最大值88。第四步 回顾讨论对于上面解题过程的运算检验无误后可考虑:x=0时,P点运动到BC边上的M,此时的所求平方和最大值为88;当x=4时,P点运动到过M的直径的另一端点N,此时得所求平方和最小值为72。此外,能否用别的方法来导出结果呢?对第小
10、题也可一开始用余弦定理作代换,对第小题除选择不同的位置建立坐标系外,圆上的动点P也可以利用参数式表示,于是有好几种解法(略)五、求解下列数学题(每题10分,共30分)1、求下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取=3)图1解 将图形分成四个区域(如图)用、表示相应区域的面积于是,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因为+=62=9=27,+= 64=24,+=42=4=12S=27-(24-12)=15答:阴影部分面积为15.2、已知,求的最大、最小值。解:对原式作配方,有19=()() 19=()+()分别得 时, 时,3、如图2所示,公园要建造圆形的喷水池,在水池中央垂直于水面处安
11、装一个柱子OA,O恰好在水面中心,OA=1.25m。由柱子顶端A处的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落下,为使水流形状较为漂亮,要求设计成水流在离OA距离1m处达到距水面最大高度2.25m。(1) 如果不计其他因素,那么水池的半径至少要多少米,才能使喷出的抛物线形状与图2相同?解:(1)如图(2)建立坐标系,设抛物线顶点为B,水流落水处与x轴交点为C,根据题意A(0,1.25),B(1,2.25),设C(x,0),抛物线的方程为y=a(x1)+2.25将A(0,1.25)代入方程y=a(x1)+2.25,得a=1于是方程为y=(x1)+2.25令y=0,得=2.5,=0.5(舍去
12、)所以,水池的半径至少要2.5米。(2)若水流喷出的抛物线形状大小与图3相同,水池的半径为3.5m,要使水流不落到池外,此时水流最大高度应达到多少米?(精确到01m)解:(2)所以设抛物线为y=(x+m)+k将点A(0,1.25),C(3.5,0)代入方程y=(x+m)+k,解方程组得:m1.6,k3.7所以,此时水流最大高度应达到3.7米。六、证明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若adbc=1,证明(a,b,c,d均为整数)不可约。证明:经配方有= =若与有公约数m1,则由知,1含有因数m1是不可能的,故不可约。2、如图4,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E=CF,G是CD与EF的交点。 (1)求证:BCFDCE; (2)若BC=5,CF=3,BFC=90,求DGGC的值。图45 / 5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