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试卷(含解析)大全 1.小鹏的计算器的“3”键坏了,要计算“35×6”,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 A.30×6+5×6 B.40×6-5×6 C.20+15×6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30厘米,4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 A.50厘米 B.70厘米 C.80厘米 D.90厘米 4.如图,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D.无法判断 5.下面说法对的的有( )个。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一定
2、是等边三角形。 (2)把56.1200末尾的零去掉,和原数相等。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A.1 B.2 C.3 D.4 6.9.52中“5” 所在的数位的计数单位是( )。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7.小马虎在计算4.24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只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6.27,正确的得数是( )。 A.2.03 B.6.54 C.10.51 D.24.54 8.四(2)班46名同学去公园划船,共租了12条船,其中每条大船坐5人,每条小船
3、坐3人,大船有( )条。 A.5 B.6 C.7 9.下面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10.432厘米=( )米 1千克50克=( )千克 0.3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9吨=( )吨( )千克 11.0.35的计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1. 12.( )÷21=40……( ),余数最大是( ),此时被除数是(
4、)。 13.一头大象一天吃350千克食物,50吨食物够这头大象吃20天吗?(填“够”或“不够”)( )。 14.每支钢笔16元,买三送一,如果一次买3支,相当于每支便宜( )元. 15.下图中。∠1=( )°,按角分,它属于( )三角形,按边分,它属于( )三角形。 16.小马虎做一道减法题时,误把被减数96看成了69,这时得到的差是45,正确的差是( )。 17.学校停车场内停有自行车和小汽车共20辆,它们共有56个轮子。学校停车场的自行车有( )辆,小汽车有( )辆。 1
5、8.利用图形的运动,计算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每个小方格边长) 19.口算. 2.7+3.6= 1﹣0.91= 0.3÷10= 0.52×1000= 4.005×100= 16.3÷100= 0÷6+8= 15.6+5= 12.7÷100×1000= 100﹣100÷5= 20.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46.7+24.38= (2)72-64.93= 2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2.红
6、红原来有11.42元,昨天用7.5元买了一支钢笔,今天妈妈又给了红红2.35元,红红现在一共有多少元? 23.一支钢笔11.5元,比一支圆珠笔贵5.7元。小华买了一支圆珠笔和一支钢笔,共用了多少钱? 24.刘老师带800元买皮球。买了30个同一种皮球,剩50元。每个皮球的价钱是多少? 25.王飞家和李东家1-5月份用水情况如下表: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将上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王飞家( )月份用水量最少,李东家( )月份用水量最多。 (3)( )月两家的总用水量最少,( )月份两家的用水量相差最多。 (4
7、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26.填一填,画一画。 (1)三角形ABC是( )角三角形。 (2)看∠1=55°,则∠2=( )°。 (3)以AC为底。画出三角形ABC的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35×6用别的算式代替,注意这个算式中不能出现“3”。 【详解】 A.35×6=30×6+5×6,算式中出现“3”,则方法错误; B.35×6= 40×6-5×6,且算式中没有出现“3”。方法正确; C.35×6=20×6+15×6≠20+15×6。方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是
8、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不是轴对称图形; B.不是轴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它的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 30+40
9、=70(厘米) 40-30=10(厘米) 10厘米<第三边的长度<70厘米,此题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 A.10厘米<50厘米<70厘米,因此满足; B.70厘米=70厘米,因此不满足; C.80厘米>70厘米,因此不满足; D. 90厘米>70厘米,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从前面看有3列,左边一列有2个正方形,中间一列有1个正方形,右边一列有1个正方形,由此解答。 【详解】 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
10、体,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注意观察的方法。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其三个内角相等据此解答; (2)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解答; (3)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4)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来回答即可。 【详解】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正确; (2)把56.1200末尾的零去掉,和原数相等,正确;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错误; (4)由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
11、量的增减变化,正确。 所以(1);(2);(4)都正确,共3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解答时要逐条分析,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在9.52中“5”在十分位上,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据此解答。 【详解】 9.52中“5”所在的数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先用6
12、27减去4.24推算出这个一位小数,然后用这个一位小数加4.24即可。 【详解】 6.27-4.24=2.03,因此这个一位小数是20.3; 20.3+4.24=24.54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先根据错误的结果推算出一位小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假设租的全是小船,那么坐了12×3=36人,比实际人数少了46-36=10人,租一条大船比一条小船多5-3=2人,所以大船有10÷2=5条,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假设12条全是小船,那么大船有: (46-12×3)÷(5-3) =(46-36)÷
13、2 =10÷2 =5(条)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鸡兔同笼问题,利用假设法进行解答。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能否找出对称轴,能找到的是轴对称图形,不能找到的不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 A.,可以找到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 B.,可以找到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 C.,找不到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 D.,可以找到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判定方法的掌握。 10.32 1.05 30
14、 5 90 【解析】 【分析】 432厘米=432÷100=4.32米 50克=50÷1000=0.05千克,1千克50克=1+0.05=1.05千克 0.3平方米=0.3×100=30平方分米 5.09吨=5吨+0.09吨,0.09吨=0.09×1000=90千克 【详解】 432厘米=(4.32)米 1千克50克=(1.05)千克 0.3平方米=(30)平方分米 5.09吨=(5)吨(90)千克 【点睛】 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11.01,35,65
15、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0.35是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它里面含有35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用1﹣0.35=0.65,即再添上65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据此解答. 解:0.35的计数单位是0.01,它里面有35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添上65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1; 故答案为0.01,35,6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组成及计数单位,注意搞清这个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2.860 【解析】 【分析】 根据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余数最大的时候只比除数小1,据此求出余数,再算出
16、21与40的积,所得积加余数即可求出被除数。 【详解】 21-1=20 21×40+20 =840+20 =860 余数最大是20,此时被除数是860。 【点睛】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余数。 13.够 【解析】 【分析】 大象一天吃的食物千克数乘20,等于大象20天需要的食物,再与50吨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 350×20=7000(千克)=7吨 7吨<50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 答:50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4 【解析】 略 15.钝角 等腰
17、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1=180°-37°-37°=10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据此可知,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据此可知,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详解】 ∠1=180°-37°-37°=106° ∠1=106°,按角分,它属于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它属于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分类,属于基础题,需熟练掌握。 16.72 【解析】 【分析】 减数=被减数-差,据此可知,用错误的被减数69减去得到的差45,求出正确的减数。再
18、用正确的被减数减去正确的减数,即可得到正确的差。 【详解】 69-45=24 96-24= 解析:72 【解析】 【分析】 减数=被减数-差,据此可知,用错误的被减数69减去得到的差45,求出正确的减数。再用正确的被减数减去正确的减数,即可得到正确的差。 【详解】 69-45=24 96-24=72 则正确的差是72。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正确的减数,再进一步解答。 17.8 【解析】 【分析】 假设全是小汽车,则一共有4×20=80个轮子,这比已知的56个轮子多出了80-56=24个轮子,因为1辆小汽车比自行车多4-2=
19、2个轮子,所以自行车有24÷2=12辆,进而求 解析:8 【解析】 【分析】 假设全是小汽车,则一共有4×20=80个轮子,这比已知的56个轮子多出了80-56=24个轮子,因为1辆小汽车比自行车多4-2=2个轮子,所以自行车有24÷2=12辆,进而求出小汽车的辆数。 【详解】 假设全是小汽车,则自行车有: (4×20-56)÷(4-2) =24÷2 =12(辆) 则小汽车有:20-12=8(辆) 所以学校停车场的自行车有12辆,小汽车有8辆。 【点睛】 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设其中的一个数为未
20、知数,另一个数也用未知数表示,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18.24 【解析】 【分析】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把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变成求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阴影部分组成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 解析:24 【解析】 【分析】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把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变成求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阴影部分组成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 6×4=24(平方厘米) 【点睛】 通过平移,把计算复杂图形的面积转化为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19.3;0.0
21、9;0.03;520;400.5 0.163;8;20.6;127;80 【解析】 【详解】 略 解析:3;0.09;0.03;520;400.5 0.163;8;20.6;127;80 【解析】 【详解】 略 20.(1)71.08;(2)7.07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算起; (3)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详解】 ( 解析:(1)71.08;(2)7.07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算起;
22、 (3)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详解】 (1)46.7+24.38=71.08 (2)72-64.93=7.07 21.3300;3.14 【解析】 【分析】 第一小题,根据乘法交换律把原式变为:25×4×33,再利用乘法结合律即可简算; 第二小题,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可以简算。 【详解】 25×33×4 =(25×4 解析:3300;3.14 【解析】 【分析】 第一小题,根据乘法交换律把原式变为:25×4×33,再利用乘法结合律即可简算; 第二小题,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可以简算。 【详解】 25×33×4 =(25×4)×
23、33 =100×33 =3300 9.14-1.43-4.57 =9.14-(1.43+4.57) =9.14-6 =3.14 22.27元 【解析】 【分析】 原有的钱减去昨天买钢笔用去的钱,再加今天妈妈给的钱即可解答。 【详解】 11.42-7.5+2.35 =3.92+2.35 =6.27(元) 答:红红现在一共有6.27元 解析:27元 【解析】 【分析】 原有的钱减去昨天买钢笔用去的钱,再加今天妈妈给的钱即可解答。 【详解】 11.42-7.5+2.35 =3.92+2.35 =6.27(元) 答:红红现在一共有6.27元。 【点睛】
2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3.3元 【解析】 【分析】 钢笔的价格比圆珠笔贵5.7元,用钢笔的价格减去5.7元,求出圆珠笔的价格,再把钢笔和圆珠笔的价格相加即可。 【详解】 11.5-5.7+11.5 =5.8+11.5 =17 解析:3元 【解析】 【分析】 钢笔的价格比圆珠笔贵5.7元,用钢笔的价格减去5.7元,求出圆珠笔的价格,再把钢笔和圆珠笔的价格相加即可。 【详解】 11.5-5.7+11.5 =5.8+11.5 =17.3(元) 答:共用了17.3元。 【点睛】 解答本题先根据数量的多少关系求出圆珠笔的单
25、价,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求解即可。 24.25元 【解析】 【分析】 先求出买皮球的钱数,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解答即可。 【详解】 (800-50)÷30 =750÷30 =25(元) 答:每个皮球的价钱是25元。 【点睛】 此题主要 解析:25元 【解析】 【分析】 先求出买皮球的钱数,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解答即可。 【详解】 (800-50)÷30 =750÷30 =25(元) 答:每个皮球的价钱是25元。 【点睛】 此题主要依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25.(1)见详解; (2)三;五; (3)一;五; (4)见详
26、解。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即可; (2)将王飞家每月的用水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答案,李东家的每月用水量也 解析:(1)见详解; (2)三;五; (3)一;五; (4)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即可; (2)将王飞家每月的用水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答案,李东家的每月用水量也进行比较即可; (3)先计算出两家每月总用水量,再进行比较;计算出两家每月用水差,再进行比较; (4)观察图表,李东家用水较多,可恰当的提意见。 【详解】 (1) (2)10<11<12<14<15:;王飞家三月用水
27、最少; 11<15<16<18<22;李东家五月份用水最多; (3)两家总用水量: 一月:12+11=23吨; 二月:15+16=31吨; 三月:10+15=25吨; 四月:11+18=29吨; 五月:14+22=36吨;23<25<29<31<36;故三月两家的总用水量最少; 一月:12-11=1吨; 二月:16-15=1吨; 三月:15-10=5吨; 四月:18-11=7吨; 五月:22-14=8吨;1<5<7<8,故五月份两家的用水量相差最多; (4)水资源珍贵,希望李东家节约用水。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给出的统计表与要解答的问题,获取有用的信息
28、结合给出的条件,求得各部分数据解决问题。 26.(1)直 (2)35 (3)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根据直角三角形按角分类,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在三角形ABC中,已知∠B是直角,∠1=55°,根据三 解析:(1)直 (2)35 (3)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根据直角三角形按角分类,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在三角形ABC中,已知∠B是直角,∠1=5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2的度数。 (3)过点B作AC边的垂线,D为垂足,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BD就是以AC为底的高。 【详解】 (1)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2)180°-90°-55° =90°-55° =35° 看∠1=55°,则∠2=35°。 (3)以AC为底,画出三角形ABC的高(下图黑色虚线段BD)。 【点睛】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作三角形的高。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