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册数学东莞数学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一、选择题1若y3,则(x+y)2021等于()A1B5C5D12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B、C5、12、13D30、50、603小红同学周末在家做家务,不慎把家里的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打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为了能从玻璃店配到一块与原来相同的玻璃,他应该带其中( )两块去玻璃店ABCD4远离白色垃圾从我做起,小明统计了上周一至周日7天他家使用塑料袋个数分别为:11,10,11,13,11,13,15关于这组数据,小明得出如下结果,其中错误的是()A众数是11B平均数是12C方差是D中位数是135如图,
2、菱形的边长为2,点是边的中点,点是对角线上一动点,则周长的最小值是( )ABCD6如图,在中,平分,将连续翻折两次,C点的对应点E点落在边上,B点的对应点F点恰好落在边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是边的中点,则( )A1B2C4D88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和点,分别在直线和轴上则点的纵坐标是( )ABCD二、填空题9计算:_10菱形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_11如图,在中,则斜边的长为_. 1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AB2,AOB60,则对角线AC的长为_13写出一个具备y随x增大而减小且图象经过点(1
3、,3)的一次函数表达式_14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过O的直线分别交AD和BC于点E、F,已知AD=4 cm,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总和为6 cm 2,则矩形的对角线AC长为_cm.15将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点,和点,分别在直线和轴上,则点的坐标是_,的纵坐标是_16若函数y=mx2+2(m+2)x+m+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m的值为_三、解答题17计算:(1); (2)18一架梯子长13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5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7米到C,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19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
4、C,若小方格边长为1 (1)判断ABC是什么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AC边上的高20如图,在中,是的中位线求证:四边形是矩形21观察请你观察下列式子的特点,并直接写出结果: ; ; ;发现根据你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上面式子的规律填空: (为正整数);(2)请证明(1) 中你所发现的规律应用请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22我国传统的计重工具秤的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图1,可以用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来得出秤钩上所挂物体的重量称重时,若秤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x(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为y(斤)如表中为若干次称重时所记录的一些数据 x(厘米)1248y(斤)0.751.001.
5、502.5(1)在图2中将表x,y的数据通过描点的方法表示,观察判断x,y的函数关系,并求秤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16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是多少斤?(2)已知秤砣到秤纽的最大水平距离为50厘米,这杆秤的可称物重范围是多少斤?23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cm,AD5cm,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过点E作EFAB交PQ于F,连接BF(1)求证:四边形BFEP为菱形;(2)当E在AD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着移动当点Q与点C重合时, (如图2),求菱形BFEP的边长;如果限定P、Q分别在线段BA、BC上移动,直接写出菱形BFEP面积的变化范围24在平面直
6、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三点A,B,C的“矩积”,给出如下定义:“横底”a:任意两点横坐标差的最大值;“纵高”h:任意两点纵坐标差的最大值;则“矩积”Sah例如:三点坐标分别为A(1,2),B(2,2),C(1,3),则“横底”a3,“纵高”h5,“矩积”Sah15已知点D(2,3),E(1,1)(1)若点F在x轴上当D,E,F三点的“矩积”为24,则点F的坐标为 ;直接写出D,E,F三点的“矩积”的最小值为 ;(2)若点F在直线ymx+4上,使得D,E,F三点的“矩积”取到最小值,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是 25如图1,中,于,且;(1)试说明是等腰三角形;(2)已知cm2,如图2,动点M从点
7、B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线段BA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出发以相同速度沿线段AC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秒)若的边与BC平行,求t的值;在点N运动的过程中,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进而得出x的值,进而得出y的值,再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得:x20且42x0,解得:x2,故y3,则(x+y)20211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被开方数的符号是解题关键2C
8、解析:C【分析】先求出两小边的平方和,再求出最长边的平方,最后看看是否相等即可【详解】解:A、22+3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2+()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302+50260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关键是掌握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3B解析:B【解析】【分析】为了能从玻璃店配到一块与原来相同的玻璃,必须能够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大小和形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9、即可判断【详解】A、只能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还能确定一组对边的大小,但另一组对边的大小无法确定,故不合题意;B、两块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且中间部分相连,角的两边延长线的交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所以能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因而能确定其大小和形状,故符合题意;C、只能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还能确定一组对边的大小,但另一组对边的大小无法确定,故不合题意;D、只能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无法确定两组对边的大小,故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理解确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既要考虑形状,又要考虑大小,两者同时确定了才可确定一个平行四边形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中位
10、数、平均数、众数和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数据11,10,11,13,11,13,15中,11出现的次数最多是3次,因此众数是11,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 =(11+10+11+13+11+13+15)7=12,即平均数是12,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S2=(10-12)2+(11-12)23+(13-12)22+(15-12)2=,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将这7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11,因此中位数是11,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和方差,熟练掌握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方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
11、分析】连接BQ,BD,当P,Q,B在同一直线上时,DQPQ的最小值等于线段BP的长,依据勾股定理求得BP的长,即可得出DQPQ的最小值,进而得出DPQ周长的最小值【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BQ,BD,点Q是菱形对角线AC上一动点,BQDQ,DQPQBQPQ,当P,Q,B在同一直线上时,BQPQ的最小值等于线段BP的长,四边形ABCD是菱形,BAD60,BAD是等边三角形,又P是AD的中点,BPAD,APDP1,RtABP中,ABP30,APAB1,BP,DQPQ最小值为,又DP1,DPQ周长的最小值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最短路线问题,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
12、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6D解析:D【解析】【分析】设ABC=C=2x,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DE=BDC=FDE=60BD=DF,BC=BE=EF,在BDC中利用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出x值,可得A,再证明AF=EF,从而可得AD =BC+BD【详解】解:AB=AC,BD平分ABC,设ABC=C=2x,则A=180-4x,ABD=CBD=x,第一次折叠,可得:BED=C=2x,BDE=BDC,第二次折叠,可得:BDE=FDE,EFD=ABD=x,BED=FED=C=2x,BDE+BDC+FDE=180,BDE=BDC=FDE=60,x+2x+60=
13、180,x=40,即ABC=ACB=80,A=20,EFD=EDB=40,AEF=EFD-A=20,AF=EF=BE=BC,AD=AF+FD=BC+B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先证明是的中位线,可得,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点是的中点,是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则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证明是的中位线,是解本题的关键.8B解析:B【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及正方形的性质
14、确定点A1,A 2,A3,A4,A5进而确定C1,C 2,C3,C4,C5的坐标并总结出点Cn的纵坐标的规律为2n-1(n为正整数),将n=2030代入即可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可知,A1纵坐标为1,A2的纵坐标为2,A3的纵坐标为4,A4的纵坐标为8, A1和C1,A2和C2,A3和C3,A4和C4的纵坐标相同,C1,C2,C3,C4,,C5,Cn的纵坐标分别为1,2,4,8,16,2n-1的纵坐标为22020-1=22019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正方形的性质以及找规律,找出Cn点纵坐标的规律为2n-1(n为正整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解析】【分
15、析】由题可得,即可得出,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解:由题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出其面积即可【详解】解: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和,这个菱形的面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菱形的面积计算,熟知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1A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得两直角边的乘积的值,再根据完全平方和公式即可求得AB的长.【详解】C=90,AB2=AC2+BC2,SABC=ACBC=1,ACBC=2,
16、AC+BC=2,(AC+BC)2=AC2+BC2+2ACBC=AB2+22=(2)2,AB2=8,AB=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是解题的关键.12A解析:4【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OA=OB、AC=2OA,再结合AOB=60可得三角形AOB为等边三角形,则OA=AB=2,最后根据 AC=2OA解答即可【详解】解:四边形是矩形,OA=OB,AC=2OA又AOB=60,AOB为等边三角形,OA=AB=2,AC=2OA=22=4故填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灵活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
17、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y3x【分析】根据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推断出k与0的关系,再可以利用过点(1,3)来确定函数的解析式,答案不唯一【详解】解: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k0,又直线过点(1,3),则解析式为y3x或y2x1或yx2等故答案为:y3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的性质、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14A解析:5【解析】阴影部分的面积总和为6 cm 2,矩形面积为12 cm 2;ABAD=12,AB=124=3cm. 15【分析】先根据解析式求得的坐标,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得的坐标,以相同的方法求得;,继而得到坐标的
18、规律,据此求得的纵坐标【详解】当时,四边形是正方形当时,四边形是解析: 【分析】先根据解析式求得的坐标,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得的坐标,以相同的方法求得;,继而得到坐标的规律,据此求得的纵坐标【详解】当时,四边形是正方形当时,四边形是正方形,同理可得:;点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正方形性质,找到点坐标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6或0【分析】当m=0时,函数y=4x+1的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m0时,抛物线y=mx2+2(m+2)x+m+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即方程mx2+2(m+2)x+m+1=0只有一个解析:或0【分析】当m=0时,函数y=4x+1的图象与x轴有
19、一个交点,当m0时,抛物线y=mx2+2(m+2)x+m+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即方程mx2+2(m+2)x+m+1=0只有一个根,根据根的判别式为0求出m的值【详解】分两种情况讨论:当m=0时,函数y=4x+1的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m0时,函数y=mx2+2(m+2)x+m+1的图象是抛物线,若抛物线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则方程mx2+2(m+2)x+m+1=0只有一个根,即44m(m+1)=0,解得:m综上所述:m的值为或0故答案为或0【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函数二次项系数m进行分类讨论,此题难度不大,但是很容易出现错误三、解答题17(1)
20、;(2)4【分析】(1)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和去绝对值,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完全平方公式和零指数幂的计算法则化简,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析:(1);(2)4【分析】(1)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和去绝对值,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完全平方公式和零指数幂的计算法则化简,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解:(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完全平方公式,零指数幂,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法则18(1)12米;(2)7米【分析】(1)由题意易得AB=CD=13米,OB
21、=5米,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求解;(2)由题意得CO= 5米,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A解析:(1)12米;(2)7米【分析】(1)由题意易得AB=CD=13米,OB=5米,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求解;(2)由题意得CO= 5米,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AB=CD=13米,OB=5米,在Rt,由勾股定理得:AO2=AB2-OB2=132-52=169-25=144,解得AO=12米,答: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12米高;(2)由题意得,AC=7米,由(1)得AO=12米,CO=AO-AC=12-7=5米,在Rt,由勾股定理得:OD2=CD2-CO
22、2=132-52=169-25=144,解得OD=12米BD=OD-OB=12-5=7米,答: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7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9(1)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直接判断;(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解.【详解】解:(1)ABC是直角三角形理解析:(1)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直接判断;(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解.【详解】解:(1)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由题意可得,AB,BC,AC,AB2+BC2
23、AC2,B90,ABC是直角三角形;(2)设AC边上的高为hSABCAChABBC,h【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20见解析【分析】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得出、,进而得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是直角三角形,且,则四边形是矩形【详解】证明:是的中位线,四边形是平行四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得出、,进而得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是直角三角形,且,则四边形是矩形【详解】证明:是的中位线,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直角三角形,且四边形是矩形【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勾股定理的逆定
24、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熟悉并运用以上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观察,;发现(1)或;(2)证明见解析;应用或【解析】【分析】(1)计算题目中结果,并根据计算过程和结果,总结得到一般规律,作出猜想,并对猜想进行计算,即可进行证明;(2)运解析:观察,;发现(1)或;(2)证明见解析;应用或【解析】【分析】(1)计算题目中结果,并根据计算过程和结果,总结得到一般规律,作出猜想,并对猜想进行计算,即可进行证明;(2)运用(1)中发现规律,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观察,发现(1)或(2)左为正整数,左右应用答案为:或.【点睛】(1)此类规律探究问题一定要结合式子特点和数的规律进行探究,
25、类比;(2)此类题目往往无法直接进行计算,一般要根据规律进行变形,往往会消去部分中间项,实现简化运算目的.22(1)yx+,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16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是4.5斤;(2)0y13【分析】(1)画出各点,根据图象判断是一次函数,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代入数值计算即可;(2)解析:(1)yx+,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16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是4.5斤;(2)0y13【分析】(1)画出各点,根据图象判断是一次函数,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代入数值计算即可;(2)把把x50代入解析式,求出最大物重即可确定范围【详解】解:(1)描点如图所示,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故x,y的函数
26、关系是一次函数,设x,y的函数关系式:ykx+b,当x=2时,y=1;x=4时,y=1.5;,解得k,b,x,y的函数关系式:yx+,把x16代入:yx+,得y4.5,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16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是4.5斤;(2)把x50代入yx+,得y13,0y13,这杆秤的可称物重范围是0y1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是解题关键23(1)证明过程见解析;(2)边长为cm,【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得出PBPE,BFEF,BPFEP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PFEFP,证出EPFEFP,得出EPE解析:(1)证明过程见解析;(2)边长为cm,【分析】(1
27、)由折叠的性质得出PBPE,BFEF,BPFEP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PFEFP,证出EPFEFP,得出EPEF,因此BPBFEFEP,即可得出结论;(2)由矩形的性质得出BCAD5cm,CDAB3cm,AD90,由对称的性质得出CEBC5cm,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求出DE4cm,得出AEAD-DE1cm;在RtAPE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得出EPcm即可;当点Q与点C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近,由知,此时AE1cm;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为正方形,AEAB3cm,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证明: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点B
28、与点E关于PQ对称,PBPE,BFEF,BPFEPF,又EFAB,BPFEFP,EPFEFP,EPEF,BPBFEFEP,四边形BFEP为菱形;(2)四边形ABCD是矩形,BCAD5cm,CDAB3cm,AD90,点B与点E关于PQ对称,CEBC5cm,在RtCDE中,DE4cm,AEADDE5cm-4cm1cm;在RtAPE中,AE1,AP3-PB3PE,解得:EPcm,菱形BFEP的边长为cm;当点Q与点C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近,由知,此时AE1cm,BP=cm,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E离点A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为正方形,AEAB3cm,菱形的面积范围:【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
29、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求出PE是本题的关键24(1)(5,0)或(4,0);12;(2)或【解析】【分析】(1)已知F在x轴上,故“纵高”=4,根据“矩积”的定义,可知“横底”=6,应分三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当a-2时、当-2解析:(1)(5,0)或(4,0);12;(2)或【解析】【分析】(1)已知F在x轴上,故“纵高”=4,根据“矩积”的定义,可知“横底”=6,应分三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当a-2时、当-2a1时、当a1时;将F点的横坐标仍按照三类情况进行讨论,根据“矩积”的定义可求解;(2)使直线过点D(-2,
30、3)或点H(1,3),求出该特殊位置时m的值,即可求解【详解】解:(1)设点F坐标为(a,0),D,E,F三点的“矩积”为24,“纵高”4,“横底”6,当a-2时,则“横底”=1-a6,a-5;当-2a1时,则“横底”=36,不合题意舍去;当a1时,则“横底”=a-(-2)6;a4,点F(5,0)或(4,0),故答案为:(5,0)或(4,0);当a-2时,则1-a3,S4(1-a)12,当2a1时,S3412,当a1时,则a-(-2)3,S4a-(-2)12,D,E,F三点的“矩积”的最小值为12,故答案为:12;(2)由(1)可知:设点F(a,0),当2a1时,D,E,F三点的“矩积”能取到
31、最小值,如图下图所示,直线y=mx+4恒过点(0,4),使该直线过点D(-2,3)或点H(1,3),当F在点D或点H时,D,E,F三点的“矩积”的最小值为12,当直线ymx+4过点D(-2,3)时,3-2m+4,解得:,当直线ymx+4过点H(1,3)时,3m+4,m-1,当m或m-1时,D,E,F三点的“矩积”能取到最小值【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一次函数的几何应用,提出了“矩积”这个全新的概念,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题目的描述,知道“矩积”的定义,同时要注意分类讨论25(1)证明见解析;(2)t值为5或6;点N运动的时间为6s,或时,为等腰三角形.【分析】(1)设BD2x,AD3x,CD4x,则A
32、B5x,由勾股定理求出AC,即可得出结论;(2解析:(1)证明见解析;(2)t值为5或6;点N运动的时间为6s,或时,为等腰三角形.【分析】(1)设BD2x,AD3x,CD4x,则AB5x,由勾股定理求出AC,即可得出结论;(2)由ABC的面积求出BD、AD、CD、AC;再分当MNBC时,AMAN和当DNBC时,ADAN两种情况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分三种情况:AD=AN;DA=DN;和ND=NA,三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解:(1)设BD2x,AD3x,CD4x,则AB5x,在RtACD中,AC5x,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2)SABC5x4x40cm2,而x0,x2cm,则BD4cm,AD6cm,CD8cm,AC10cm当MNBC时,AMAN,即10tt,此时t5,当DNBC时,ADAN,此时t6,综上所述,若DMN的边与BC平行时,t值为5或6;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若AD=AN=6,如图:则t=6s;()若DA=DN,如图:过点D作于点H,则AH=NH,由,得,解得,在中,;()若ND=NA,如图:过点N作于点Q,则AQ=DQ=3,;综上,点N运动的时间为6s,或时,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解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分类讨论思想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