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走在宋词中行走在宋词中1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是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是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它始于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它始于梁梁代,代,形成于形成于唐唐代而极盛于代而极盛于宋宋代。词初名代。词初名曲、曲、曲子、曲子词曲子、曲子词,简称,简称“词词”,又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还被称作作诗余、歌曲、长短句。诗余、歌曲、长短句。词的概述词的概述 起源于隋唐之际,发展于晚唐五起源于隋唐之际,发展于晚唐五代,昌盛于两宋,衰微于元明,中兴代,昌盛于两宋,衰微于元明,中兴于清代。于清代。2 词的种类词的种类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
2、的。每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词大致可分词大致可分小令小令(58 字以内字以内)、中调中调(59 一一 90 字字)和和长调长调(91 字以上,最长的词达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 字)。有的主张字)。有的主张 62 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慢词”,都未成定论。一首词,有的只一段,都未成定论。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称为单调单调;有的分两段,称;有的分两段,称双调双调;有的分三段或;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四段,称三叠或四叠三叠或四叠。段在词学中称为。段在词学中称为“片片”或或“阕阕”。“片片”即即“遍遍”,指乐,指乐曲奏
3、过一遍;曲奏过一遍;“阕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3词词的的流流派派 豪放派豪放派 婉约派婉约派内容上多写爱情、婚姻和家庭,也涉及羁旅行役,内容上多写爱情、婚姻和家庭,也涉及羁旅行役,恋土怀乡等,其风格是典雅委婉、曲尽情态,具有恋土怀乡等,其风格是典雅委婉、曲尽情态,具有阴柔之美的审美特征,象柳永的阴柔之美的审美特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晏殊的“无可奈何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
4、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内容上多涉及人生、社会的重大主题,如理想抱负、内容上多涉及人生、社会的重大主题,如理想抱负、民族盛衰,国家兴亡和民生疾苦等,其风格豪迈,民族盛衰,国家兴亡和民生疾苦等,其风格豪迈,无所拘束,慷慨激昂,乐观进取,具有阳刚之美的无所拘束,慷慨激昂,乐观进取,具有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豪放词作从苏轼就开始了。他把词从娱审美特征。豪放词作从苏轼就开始了。他把词从娱宾助兴的天地里解脱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宾助兴的天地里解脱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
5、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社会生活。4 宋 词 鉴 赏v李清照词赏析v苏东坡词赏析5李清照词赏析v念奴娇(萧条庭院)v声声慢(寻寻觅觅)6念奴娇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7赏析念奴娇 这首词也是写别情,与上首同一主题,但它只对这点略为涉及,旋即放过,而着重于描写春天景物以及在这种景物中的心情,将伤别、伤春之感从
6、侧面流露出来,与上首正面极写“离怀别苦”者,手法全异。8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确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92024/4/21 周日10赏析声声慢 这首词作于北宋灭亡,清照逃至南方,丈夫去世之后。与作者早期词作,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或“昨夜雨疏风骤”相对比其思想、感情、心境,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一个养尊处优的少妇,到一个颠沛流离、夫死家亡的寡妇,是现实社会和生活阅历使作者写出了这
7、样一首感人肺腑的优秀词作。以平平常常的语言写进音律之中,抒发深切真挚的感情,不假雕饰,自然动人。开端连用叠字,表现其孤独、寂寞、凄苦,下面通过淡酒、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富有特征的形象,将这种孤独、寂寞、凄苦的感情层层加以渲染和烘托,活画出一个悲凉孤寂的老妇人形象。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止本人才能领略。它的艺术感染力,毫无疑问,是超出一时一地的限制的。11苏东坡词赏析vv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vv念奴娇(大江东去)1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8、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3赏析 此词上片写对月饮酒。起句徒然发问,真是奇思妙语,破空而来。“不知”两句,继续发展。“天上宫阙”,承上“明月”来。“今夕是何年”,承上“几时有”来,针线很密。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于理解自然现象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不愿局促于现实社会的豪迈性格。下片写对月怀人。换头仍然承上写月,并由月而及月下的人。月圆而人不圆,自然不免令人感到惆怅,因此接下来便有“不应”两句。用“何事”作问句,言外有埋怨明月无情之意。问得无理,可是有情。“人有”三句,又推开一层说。人事固多变化,月轮也有亏盈。人有恨,月难道就没有?这三句写了人与月、古与今、人间与天上
9、,将物理和人事等量齐观,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于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了对将来的希望,所以结以“但愿”两句。“古难全”,是事实;“人长久”,是希望。两相对立,而统一于作者的感情中。水调歌头14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5赏析 这首词在内容上,表现了作者用世与避世或入世与出世思 想之间的矛盾,这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具有的普遍性的矛盾,既然没有机会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就只有在无
10、可奈何的心情之下,故作达观。所以他在赞赏江山、人物之余,最后仍然不免趋于消极。但总的说来,最后这一点消极情绪,却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精神,所以读者还是可以从其中吸收一些有益的成分。在艺术上,这首词也有它的独特成就。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将不同的、乃至于对立的事物、思想、情调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整体中,而毫无痕迹,描写手段则虚实互用,变幻莫测。念奴娇16总结:宋词鉴赏三重楼:总结:宋词鉴赏三重楼:初读理解,感悟情感美初读理解,感悟情感美初读理解,感悟情感美初读理解,感悟情感美研读品味,鉴赏语言美研读品味,鉴赏语言美研读品味,鉴赏语言美研读品味,鉴赏语言美诵读拓展,体验创造美诵读拓展,体验创造美诵读拓展,体验创造美诵读拓展,体验创造美17182024/4/21 周日1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