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模拟数学试题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用2,3,2.5和1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_____) 2.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_____) 3.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1÷A=B._____. 4.在6、0.6、﹣6、0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0。(________) 5.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____)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由平移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
2、 7.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m,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绳子相比较,( )。 A.两段一样长 B.第一段长 C.第二段长 D.无法确定哪段长 8. “6公顷○6000平方米”,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 A.> B.< C.= D.× 9.小林每6天去上一次书法课,小刚每14天去上一次书法课,他们在同一天去上了舞蹈课之后,( )天后才能再次在书法课上相遇。 A.24 B.42 C.48 D.56 10.是一个真分数,下面的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1 B. C.1-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老师准备从下面
3、3种不同的文具中买两种,送给小明、小军各一种,一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送法。 12.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 5079000≈________ 150000000元≈________ 13.如图,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宽为5cm,则长是_____cm,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cm1. 14.小明去听报告,发现报告厅里只有最后一排没有坐满,但是他无论坐哪一个位置都会和同一排另一名听众相邻,每排均有19个位子,那么最后一排最少坐了________人。 15.在18÷3=6中,(____)和(_____)是(____)的因
4、数.在3×9=27中,(____)是(____)和(____)的倍数. 16.一个时钟的时针长5厘米,经过6小时,时针的尖端移动了(___)厘米。 17.A=2×2×3×5,B=2×3×5×7,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18.某小区的花园,长150米,宽40米.在小区平面图上用30厘米表示花园的长,则该图的比例尺是(____).平面图上,花园的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19.由5个亿、4个千万、3个千组成的数是_____,读作:_____,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_____亿。 20.________米的是16米,8千克的______
5、是千克。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得数 1÷1= ÷6= 60.37.1÷(0.87120.1)= 12÷11= 37+21= ()÷(+)= 2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60+1440÷12×5 ×+× [1-+)]÷ 5.8×99+5.8 +++……+ 23.解方程。 x÷1.44=0.4 3.85+1.5x=6.1 6x﹣0.9=4.5 x﹣0.875=0.75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按要求标出
6、水族馆和鲸鲨馆的大致位置。 水族馆在海龟岛东面五百米处,鲸鲨馆在海贝馆西面二百米处。 25.在方格纸上按以下要求画出图形B、图形C和图形D。 (1)以直线MN为对称轴,作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 (2)把图形B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C。 (3)以0点为中心,把图形C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D。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端午节即将到来,某校就学生对端午节文化习俗的了解情况做了随机调查(了解程度分为:“A﹣很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较少”,“D﹣不了解”),并将结果绘成如图所示的两幅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
7、问题: (1)计算本次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若该学校共有800名学生,请你估计这所学校的所有学生中,对端午节文化习俗内容“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共有多少人? 27.某水泥厂元月份计划生产一批水泥,实际上旬完成了计划的,中旬完成了计划的40%,下旬又生产了2.6万吨,结果超额完成计划的。元月份计划生产水泥多少万吨? 28.今年3月份,学校领回150棵小树苗,其中的40%分给六年级,其余的按4:5分给四、五年级,四、五年级各分到多少棵小树苗? 29.填最简分数。试一试,看看能填出多少种不同的答案。 += 30.一个圆柱体容器,底面半径为1
8、0厘米,容器的水深50厘米,现将一个底面半径为5厘米的圆锥体铁块沉入水里,水面比原来上升了3厘米,圆锥体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解析】略 2、× 【解析】略 3、√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和求法: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倒数,可以用除法求解. 【详解】因为A和B互为倒数,所以A•B=1,所以1÷A=B. 故答案为√. 4、× 【详解】所有的负数都小于0,所有的正数都大于0,由此判断大小即可。 故答案为:× 5、× 【分析】最简分数就是分子
9、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也可以说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 【详解】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最简分数的意义,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C 【分析】根据平移的意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据此解答。 【详解】A选项是通过旋转得到的。 B选项是通过旋转得到的。 C选项是通过平移得到的。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是考查平移的意义,区分平移和旋转。 7、C 【分析】
10、 以总长度为单位“1”,用1减去第二段占的分率即可求出第一段占全长的分率,比较两个分率即可确定哪段长。 【详解】 第一段占:1-,因为,所以第二段长。 故答案为C 8、A 【详解】略 9、B 【解析】间隔天数是6和14的倍数,6和14的最小公倍数是42。故答案为B 10、A 【解析】略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6 【详解】用①表示削笔刀,用②表示铅笔盒,用③表示尺子,三样中选2样,选法有①②,①③,②③,共3种选法,每个选法有两种送法,3×2=6(种)。 故答案为:6。 12、508万 2亿元 【解析】略 13
11、12.7 78.2 【详解】3.14×2=12.7(cm) 3.14×21 =3.14×12 =78.2(cm1) 答:长是12.7cm,长方形的面积是78.2cm1. 故答案为:12.7,78.2. 14、7 【分析】根据条件“他无论坐哪一个位置都会和同一排另一名听众相邻,每排均有19个位子”可知,要满足条件,必须至少间隔2人的位置上有一个人,也就是说相邻3个位置中必然有一个位置有人,所以19÷3=6……1,余下一个位置或者2个位置都必须有一个人,所以是6+1=7,座位情况有三种可能:1,4,7,10,13,16,19位置上有人或者2,5,8,11,14,7,
12、18位置上有人或者2,3,6,9,12,15,18位置上有人,据此解答。 【详解】19÷3=6(人)……1(人) 余下一个位置或者2个位置都必须有一个人,所以是6+1=7(人)。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既要能够想象出“相邻3个位置必然有一个人”,又要懂得“余下一个位置或2个位置都必须有一个人”的道理。 15、3 6 18 27 3 9 【详解】略 16、15.7 【解析】略 17、30 420 【分析】(1)根据“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乘积”求出最大公因数即可;(2)根据“最小公倍数是
13、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连乘积”求出最小公倍数即可。 【详解】因为A=2×2×3×5,B=2×3×5×7,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3×5=30,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3×5×2×7=420。 【点睛】 本题主要了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1:500 1 【解析】150米=15000厘米,40米=4000厘米, 30:15000=1:500 4000×=8(厘米) 30×8=1(平方厘米) 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平面图上,花园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
14、500,1. 19、540003000 五亿四千万三千 5 【分析】这是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亿位上是5,千万位上是4,千位上是3,写这个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读这个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零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把亿位后面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详解】这个数写作:540003000; 540003000读作:五亿四千万三千; 540003000≈5亿; 故答案为540003000
15、五亿四千万三千,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20、36 【分析】第一问: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16米除以占单位“1”的分率即可求出这个数;用千克除以8千克即可求出是8千克的几分之几。 【详解】16÷=36(米);(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和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关键是确定单位“1”。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0.3,,25, 【详解】略 22、1160 580 【详解】560+1440÷12×5 =56
16、0+120×5 =560+600 =1160 × + × =( + )× =1× = [1-(+)]÷ =(1- )÷ = ÷ = 5.8×99+5.8 =5.8×(99+1) =5.8×100 =580 + + + ……+ = + × + ×+×+……+× = ×(1+ + + +……+ ) = ×(1+ + + +……+ )×256÷256 = ×(256+128+64+32+16+8+4+2+1)÷256 = ×511× = 23、x=0.576; x=1.5; x=0.9;
17、 x=1.625。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上1.44求解; (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85,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1.5求解; (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0.9,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6求解; (4)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0.875求解。 【详解】(1)x÷1.44=0.4 解:x÷1.44×1.44=0.4×1.44 x=0.576 (2)3.85+1.5x=6.1 解:3.85+1.5x﹣3.85=6.1﹣3.85 1.5x=2.25 1.5x÷1.5=2.25÷1.5 x=1.5 (3)6x﹣
18、0.9=4.5 解:6x﹣0.9+0.9=4.5+0.9 6x=5.4 6x÷6=5.4÷6 x=0.9 (4)x﹣0.875=0.75 解:x﹣0.875+0.875=0.75+0.875 x=1.625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 【解析】略 25、 【分析】(1)三角形各个对应的顶点到对称轴MN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据此先画出三个顶点,再顺次连接各个顶点即可; (2)先确定平移的方向,再根据平移的格数确定三个顶点的位置,最后顺序连接各点即可; (3)这个图形绕点O顺时时针针旋转90°后,点O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
19、相同的度数即可; 【详解】 【点睛】 掌握平移、旋转的方法以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平移:有上、下、左、右平移;旋转: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画轴对称图形时,对应的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1)20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2)576人 【详解】(1)64÷32%=200(人) 200﹣64﹣80﹣16=40(人) 即C人数为4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2)800×(32%+40%) =800×72% =576(人) 答:对端午节文化习俗内容“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
20、共576人。 27、6万吨 【分析】由题意可知:实际生产的水泥为计划的(1+)=,由此可算出下旬生产的占计划生产的(--40%)=,再由下旬生产了2.6万吨,即可求出计划生产的吨数;据此解答。 【详解】(1+)--40% =-- =- = 2.6÷=2.6×=6(万吨) 答:元月份计划生产水泥6万吨。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应用,关键是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存在的等量关系进行解答。 28、四年级40棵;五年级50棵 【分析】剩余的树有共分成4+5=9份,每份10棵树,四、五年级按份数分树,有几份就乘以几 【详解】150×(1-40%)÷(4+5)=10(棵) 四年级:10×4=40(棵) 五年级:10×5=50(棵) 29、7种;和;和;和;和;和;和;和 【分析】把15拆分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和的形式,再约分解答即可。 【详解】15=1+14=2+13=3+12=4+11=5+10=6+9=7+8 所以,共有7种不同的答案; 答:能填出7种不同的答案。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拆项,关键是把分子拆分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和。 30、36厘米 【解析】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