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 旋转复习教案 福州七中 林淑霞 指导老师 谢振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及其之间的关系;掌握旋转的概念及性质;掌握中心对称定义及性质,了解利用三种变换进行图案设计. 数学思考:在大量实例的列举过程中,感受旋转及中心对称图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在图形运动变化过程中,注重探索结论并注重与已学图形变换的联系.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并了解用运动的思想观察问题,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对图形问题研究过程的认识:即实例引出概念,概念得出性质,性质研究问题,及由性质得出有关作图的方法.感受识图的过程,积累此类
2、问题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认识数学学习对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美与自我创造的成就感,激发创造性的应用数学知识的热情.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知识体系的连贯性,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会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要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使学生了解本单元的知识体系,以及本单元知识与其他单元知识的联系. 教学难点:旋转概念的理解与性质的灵活应用,基本几何图形的旋转及识图、作图能力,在应用中进行相关的计算与几何证明、旋转与平移,轴对称知识相结合的综合应用. 在解题中运用本单元知识是学习本单元的最终目的,同时在解决具体问
3、题时,结合旋转的性质进行灵活地运用仍是难点,教学中可以演示大量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题,进行数学建模,抽象出数学模型,充分体现思考过程,使学生在模仿中尝试,在尝试中探索,在探索中创造. 三、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 学生在学完本单元知识后,对某些知识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把握不住旋转的性质,在变换过程中抓不住关键点与旋转中心的位置关系,在复杂的图形中易受非关键因素的影响,导致识图、作图能力不强影响后续的分析与思考. 四.教学反思 (一).概念: 1.旋转: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个定点沿某一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4、 例:(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C分别移动到什么 位置?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旋转中心 2 .旋转中心 中心对称图形:图形绕着中心旋转180°后与自身重合称中心对称图形(如:平行四边形、圆等)。 例: ①在线段、锐角、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圆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__ ②在图所示的4个图案中既包含图形的旋转,还有图形轴对称是( ) (二).性质 1.旋转的性质
5、[来源:学§科§网] ①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② 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都是旋转角). ③ 经过旋转,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旋转三要点:旋转①中心,②方向,③角度. 例:若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那么下列说法: ① 对称点的连线必过对称中心; ② 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③ 对应线段一定平行且相等; ④ 将一个图形绕对称中心旋转180°必定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如图,四边形AB
6、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ABF是△ADE的旋转图形.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AF的长度是多少? (4)如果连结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 (三).基本练习 1.将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 ) 2.下面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直角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梯形 D.两条相交直线 3.在线段,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五角星,圆,正方形,等边三角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
7、称图形的图形有( ) A.3个 B.4个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全等 B.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随边数增多而减少[来C.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5.将矩形ABCD沿AE折叠,得到如图的所示的图形,已知∠CED′=60°,则∠AED的大小是( )A.60° B.50° C.75° D.55° 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
8、C上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 ① 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② 旋转了多少度? ③ 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 (四).应用 1.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x,-y) 例.如图,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与线段AB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1.已知点P(-b,2)与点Q(3,2a)关于原点对称点,则a、b的值分别是______。 2.已知a<0,则点P(-a2,-a+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1
9、在 象限。 A.-1,3 B.1,-3 C.-1,-3 D. 1,3 3.已知点P(-b,2)与点Q(3,2a)关于原点对称点,则a、b的值分别是______。 4.直线y=x+3上有一点P(3,2m),则P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为______. 2.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①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变换后的图形. ②灵活运用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例.以下图所示的是以四边形ABCD以O点为对称中心所得的中心对称图形 (五).基本练习 1.基本图案在轴对称、平移、旋转变化的过程中,图形的______和______都保
10、持不变. 2.如上右图,是由________关系得到的图形. 3. 如图,五角星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三角形绕中心点旋转_______次得到的,每次旋转的角度是________. 4.如图,过圆心O和图上一点A连一条曲线,将OA绕O点按同一方向连续旋转三次,每次旋转90°,把圆分成四部分,这四部分面积_________. 作图题 (1)作出三角形AOB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如图所示. (2).如图,已知线段CD,作出线段CD关于对称轴L的对称线段C′D′,并说明CD与
11、对称线段C′D′之间有什么关系? (3).如图,已知线段CD,作出线段CD关于D点旋转90°的旋转后的图形,并说明这两条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5;.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1B1C1,并求出点A1,B1,C1的坐标。(8分) 五.作业 半张卷子 六.总结: 学生在学完本单元知识后,对某些知识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把握不住旋转的性质,在变换过程中抓不住关键点与旋转中心的位置关系,在复杂的图形中易受非关键因素的影响,导致识图、作图能力不强影响后续的分析与思考. 七.教学反思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