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圆规画一个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5cm,那这个圆的直径是_____cm,周长是_____cm. 2.如果光明小学2017年毕业340人记作-340人,那么2017年招
2、收新生360人记作(_____)人。 3.如果一辆汽车加20升汽油记作+20升,那么这辆汽车消耗6升汽油可以记作________升。 4.如果a※b表示,那么5※(4※8)= ________。 5.有一块棱长之和为72分米的正方体橡皮泥,可以削成一个最大体积为(______)立方厘米圆柱体,再将这个最大的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则圆柱体剩下的部分还能再做(________)个同样的圆锥体。 6.600毫升=(____________)升 1.5升=(____________)毫升 1200dm=(____________)m 25dm=(_____
3、cm 7.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8. ×(____)=20%=(_____)÷40=40:(____)=(______)(填小数) 9.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的和是48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10.在一幅比例尺为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两地实际相距______千米,一列火车上午8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90千米下午______时可以到达.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
4、共10分) 11.如果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______) 12.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形体一定是长方体。(______) 13.14:21=12:18(_____) 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那么乙数比甲数多25%.(____) 15.一班和二班女生都占本班人数的,说明两个班的女生人数同样多。(_____)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用5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是( )。 A. B. C. D. 17.下面各组的三条
5、线段可以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18.某小学体重达标评定统计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图中每格代表1人。 ②男生中,有3人未达标 ③这个班共有51人 ④达标及以上的人数中,男生比女生少8% A.0 B.1 C.2 D.3 19.下面4个图形中,周长与其他三个图形不一样的是( )。 A. B. C. D. 20.一个两位小数保留整数是6,这个数最大是( )。 A.6.49 B.6.59 C.5.99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口算. 1-= += +=
6、 53= -= += -= +=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要简算. -+ +- -- ++ 5.6×+5.6÷1 -+- 23.解方程. x-= 0.8x÷2=12.8 x-4.5+5.3=12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在下面方格纸中,画一个面积是1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再把所画的长方形按分成两个小方形。(小方格边长1厘米)。 25.下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请按要求画图形。 (1)把图①按2∶1的比放大。 (2)把图①绕B点逆
7、时针旋转90度。 (3)在A点南偏东45°方向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 26.书店东面150米处有一家商场,一家超市在书店西面400米的地方,请你在下面的图中标出商场和超市的位置,并算一算:商场和超市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5米,现在要扩建花坛,将半径增加1米,这时花坛的占地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28.学校要粉刷新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m,宽是6m,高是3m,扣除门窗的面积12.8m2。如果每平方米要花5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一共要花多少元? 29.甲袋中有大米200千克,乙袋中有大米150千克,从甲袋中倒多少千克大米
8、给乙袋,两袋就一样多? 30.(1)用数对表示下图中点、点、点的位置。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标出点,连接四边形。 (3)画出图中三角形绕点顺时针旋转的图形,再把旋转后的图形向左平移3格。 31.如图是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鱼缸展开的三个面,请在图中画出另外两个面。这个鱼缸长是( )分米,宽是( )分米,高是( )分米,容积是( )升。(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分米)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0 31.1 【详解】5
9、×2=10(厘米), 3.11×10=31.1(厘米), 答:这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周长是31.1厘米. 故答案为:10、31.1. 2、+360 【解析】略 3、﹣6 【分析】加油记为正,消耗记为负,据此填空。 【详解】如果一辆汽车加20升汽油记作+20升,那么这辆汽车消耗6升汽油可以记作﹣6升。 【点睛】 本题考查了负数的认识,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4、 【解析】略 5、72560 2 【解析】(1)正方体的棱长为72÷12=6(dm),削成一个最大的一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就是6÷2=3(dm),高是6dm,则最大圆柱的体积是π×3
10、×3×6=72.56(dm3)=72560(cm3) (2)从圆柱里削一个最大的圆锥,圆柱与圆锥是同底同高,再根据圆柱及圆锥的体积公式可知,圆柱体剩下的部分还能再做2个同样的圆锥体。 故答案为:72560,2。 6、0.6 1500 1.2 25000 【分析】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先确定进率,再进行换算。 【详解】600毫升=0.6升 1.5升=1500毫升 1200dm3=1.2m3 25dm3=25000cm3 【点睛】 对于单位换算,首先要搞清楚进率是多少,然后再确定是乘进率还是除
11、以进率。 7、8 16 【分析】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16是8的倍数所以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8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16 故答案为:8;16 【点睛】 本题考查: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8、 8 200 0.2 【详解】略 9、88 48 【详解】这题解答时要注意长方体的棱长和是长、宽、高的和的4倍,所以,先将48厘米除以4得12厘米,再将12厘米按照3∶2∶1的比分别求出长
12、宽、高,最后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分别计算出结果。 10、450 1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及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利用“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即可求得两地的实际距离;再利用“时间=路程÷速度”就可以求出火车到达的时间. 【详解】15×3000000=45000000(厘米)=450(千米); 450÷90=5(小时), 8+5=13(时), 答: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50千米,火车下午1时可以到达. 故答案为:450,1.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分析】因为
13、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据此可以判断。 【详解】它们的侧面面积相等,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仅仅说明半径和高的乘积相等,但底面半径和高不一定相等,所以体积也不一定相等。 故答案:×。 【点睛】 此题需熟练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公式才是解题的关键。 12、× 【分析】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的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长方体或者有梯形面的立体图形,还有其他情况。 【详解】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形体不一定是长方体,还有可能是正方体、长方体或者有梯形面的立体图形等。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体的基本特征,注意有6个面,12条
14、棱、8个顶点的形体一定是长方体,但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13、正确 【解析】分别计算出两个比的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详解】14:21=, 12:18=, 所以14:21=12:18,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4、√ 【解析】略 15、× 【解析】本题只说了两个班的女生都占本班人数的,而本班的总人数是多少都不知道,即单位“1”不清楚,无法比较他们的大小。故结论是错误的×。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单位“1”的准确把握和使用,难度系数-易。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D 【分析】根据从上面和正面看
15、到的图形,逐项分析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A.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3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最左边,不符合题意; B.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靠左边,不符合题意; C.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靠左边,不符合题意; D.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靠右边,符合题意;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田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意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17、A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判断。
16、 【详解】A选项:10+2>10,10-2<10,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可以围成等腰三角形。 B选项:5+5=10,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不能围成三角形。 C选项:三条边都不相等,不能围成等腰三角形。 D选项:4+4<10,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选:A。 【点睛】 熟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D 【解析】复式条形统计图,据图可知,每一格代表1人,①正确;未达标的有男生2人,女生1人,因此②错误;总人数为8+10+13+12+2+3+2+1=51(人),③正确;达标及达标以上的人数中,男生有8+13+2=23(人),女生有10+12+3=25
17、人),(25-23)÷25=8%,④正确。故答案为D。 19、B 【解析】略 20、A 【分析】要考虑6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6最大是6.49,“五入”得到的6最小是5.50,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四舍”得到的6最大是6.49,“五入”得到的6最小是5.50,所以一个两位小数保留整数是6,这个数最大是6.49。 故选:A。 【点睛】 此题关键是知道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
18、 125 【详解】略 22、 1 5.6 0 【解析】-+ +- -- =+(-) =+- =-(+) =+= = =-1 ++ 5.6×+5.6÷1 -+- =(+)+ =5.6×(+) =(+)-(+) =1+ =5.6×1 =1-1 =1 =5.6
19、 =0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难度系数-易. 23、x=x=32 x=11.2 【解析】略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18=18×1=9×2=6×3,长方形的长与宽可以分别是6厘米和3厘米,据此即可画图(答案不唯一);1+2=3,6÷3=2(厘米),在长上2厘米的位置画线段,就可以将长方形按分开。 【详解】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依据长方形面积公式确定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把长方形三等分即可。 25、如图: 【分析】(1)根据放大与缩小的性质,把三角形的边AB与AB边上的
20、高按2∶1的比例进行放大,即可确定这个放大后的三角形的大小; (2)把图①中与B点相连的两条边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度,即可确定出旋转后的三角形的位置; (3)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先确定出点A南偏东45°方向上的一点O,再以O为圆心,以4÷2=2厘米长为半径画圆。 【详解】(1)把三角形的边AB与AB边上的高按2:1的比例进行放大,即可画出这个放大后的三角形2; (2)把图①中与B点相连的两条边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度,将第三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旋转后的三角形3; (3)点A南偏东45°方向上的一点O,以O为圆心,以4÷2=2厘米长为半径画圆,如图所示: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图形的
21、放大与缩小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以及圆的画法的灵活应用。 26、 【详解】略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34.54平方米 【解析】3.14×(5+1)2 - 3.14×52=113.04 - 78.5=34.54(平方米) 28、596元 【分析】粉刷教室意思就是要粉刷屋顶及四周的墙壁,不包括地面的面积,题中又扣除门窗的面积。分析到这,思路逐渐清晰,最后再结合每平方米要花5元涂料费,计算出粉刷这个教室一共要花多少元。 【详解】(8×6+6×3×2+8×3×2-12.8)×5 =(132-12.8)×5 =119.2×5 =596(元) 答:粉刷这个教室
22、一共要花596元。 【点睛】 再确定粉刷哪几个面的过程中,考查了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如果能结合图示分析,则会更加高效。 29、25千克 【解析】(200-150)÷2=25(千克) 30、(1)(5,8);(2,4);(4,2) (2)(3)见详解 【分析】(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标出点、点、点的位置; (2)根据数对标出点C的位置,连接四边形; (3)根据图形旋转的方法,先把三角形与点相连的两条边绕点顺时针旋转90°,再把第三条边连接起来;把得到的图形的三个顶点再分别向左平移3格,即可画出最后图形。 【详解】(1)(5,8) (2,4) (4,2) (2)作图如下: (3)作图如下: 【点睛】 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图形的旋转、平移方法,学生要掌握。 31、3 2 4 24 【详解】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