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驻守海岛的解放军战士不怕条件艰苦,热爱生活,想方设法改造海岛环境的事迹。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不怕困难。
2、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4、自学本课生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它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战士把昆虫带到海岛上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你从课题
2、想到了什么?
二、教师介绍课文内容。
课文描写的是驻守海岛的解放军战士探亲回来,特地带来一些小昆虫,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学生自读课文。
1、想想宝石岛是个什么样的岛?战士们到这个岛多久了?
2、战士小高为什么要把一些昆虫带到岛上来?
四、默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共有19个自然段。
五、读熟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7自然段)在船上发现小高抱着纸箱子。
第二段(8~19自然段)在宝石岛开西瓜会。
第三段(20自然段)第二天发现玻璃窗上有一只蝴蝶扇动着彩色的翅膀。
第二课时
一、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去宝石岛的船上看见小高抱
3、着一个纸箱子,他说里面装的是小昆虫。来到海岛,我参加了尝瓜会,知道海岛需要昆虫,战士们回家都带回些昆虫。
课文是怎样分段的?你为什么这样分?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⑴在船上,我发现了什么问题?
(发现小高坐在船上,紧闭嘴唇,两眼直发愣。可以看出在船上晕船很不舒服,他把自己的大提包扔在一边,可以看出一点也不重视,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⑵小高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纸箱子呢?
2、那么小高为什么带小昆虫去海岛呢?而且又这么重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思考讨论:
1、海岛上结了个西瓜,为什么还要开尝瓜会?
因为这个西瓜很不平常,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这个瓜不平常,从哪些地方看出西瓜的不平常?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谈自己的理解。
⑴两年前,第一次种瓜失败。
⑵战士们找原因:瓜秧开花后要授粉、小岛远离大陆、没有昆虫授粉。
⑶今年种瓜进行人工授粉后,暴雨过后,还留下一棵秧,于是,精心培植的第一个西瓜成熟了。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战士们尝瓜,为什么觉得一股甜丝丝的甘泉流进了心田?
4、思考讨论:
战士把昆虫带到岛上是为了什么?这同蔬菜瓜果的收获有什么关系?
把昆虫带到岛上是为了岛上的蔬菜瓜果能有收获。表现战士们热爱海岛,热爱生活,热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