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殊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读书汇报
汪建峰
今天我要向大家汇报的书籍是重庆师范大学张文京老师主编的《特殊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本书没有像一般“个别化教育书籍”注重从课程、教育诊断、教育测量、个别化教育计划本身着手,而是在强调特殊教育基本教学教育原理之后,就个别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入手,落实围观行动层面,介绍个别化教育教学实做流程,可操作性强。前者是准备层面,后者就是行动层面,对于我们刚踏上培智教育一线的新老师,有一套可落实可实践的方法很重要。
美国教育家史密斯认为:“教只是影响学的条件之一,学生不用教也能学,这就是学生自己叫自己。”而有效的教学是以某种系统方式设计,是以
2、促进学习的方式得到尽可能充分地发展,正如加涅所说:“可以把教学看成精心安排的,一组被设计来支持内部学习过程的外部条件。面对特殊需求的学生,教学是以教师为引导,在个别话教育计划拟定后,教学进度排出以后,按预定活动方式、步骤,教学双方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教主教材教具,在一定的教学场景和时空中展开行动,变所有设计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过程,它包括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教学评价三个阶段。由此可以看出,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是基础,贯穿学生一段时间身心发育的始终,这本书探讨了教师为何而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即对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深层次挖掘。
同时需要强调,个
3、别化教学适用于视障、听障、智障、以及所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普教孩子。这样的一本好书,我想用十几分钟就把本书内容阐述完备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将从本书第一章教育与教学原理、第五章教学策略等入手,与我半年不到的培智教学工作相结合,具体阐述下我的所得所感,同时将这本书强烈推荐给同事们。
一、人类对残障者的态度及教育演进
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个别化教育计划不只针对于一类孩子,也不仅仅只是一个特殊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全面计划或者是构想,而是一个时代对特殊教育,对弱势群体的态度。
当我读到,教学原则的时候,我就在想
没有经过设计,想办法照顾到孩子的身心特点,就很难满足学生基本需求119,服从
4、培养125,例子:最基本的比如上厕所,课前没有上厕所的孩子肯定课堂上要闹。
在操场上上课,要不就是活动是孩子吸引孩子注意力要不就是老师,老师作为孩子集中目光的地方,尽量减少处理个别学生异常。刚开始我是一名新面孔,非常吸引孩子们,后来时间长了,在操场上孩子们越来越愿意看别人打球了,这就需要我在课堂一开始就吸引到孩子,用过糖果,用过图片。有次用了一个志愿者姐姐要来看我们了,非常吸引他们,但是情况并不是很好,这种现象在书本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培养注意力的目标尽量实实在在,少让他们去猜测。
我要是学生天天一上来就跑步,可能应付的完成了,但是一点没有兴趣,书上在教学设计一章充分
本书第一页,描绘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在老师的领唱下,一群特殊孩子手舞足蹈,边唱边跳,自由快乐,每个学生都非常投入,非常认真,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