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电视》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出“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欢读诗歌。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投影仪
2、学生准备:留心观察家人都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初读感知课文;自主识字;再读课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都喜欢看哪些电视?你们的爸爸
2、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你们知道吗?
2、过渡:这家人也爱看电视,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爱看什么电视又是怎么看的呢?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听范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号。(播放音频课件)
2、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3、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提出他们认为自己学会的、教会的以及自己的疑问,体现出以学生的认知需
3、求为主的教学理念。
三、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己尝试着读。
2、把自己认为觉得很好的那个生字教给其它的小朋友,老师帮助正音。
3、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
4.小组合作分析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学生说那个字拿出那个卡片)
例如:
合体字:全(人十王)奇(大十可)妙(女十少)精(米十青)
员(口十贝)音(立十日)
部首字:却(卩)赛、完(宀)掉、换、拍(扌)写(冖)
【设计意图】: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大纲,更要备学生,很多学生已认识了不少字,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各种识字方法,然后交流识字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
4、汉字的成就感。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小组进行读,读给组里的同学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个别读,评议,要求在听的时候注意听读的小朋友有没有读得不对的地方。
3、练读,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比如:小组读,男女同学对读,分小节读,全班齐读。
4、进行比赛,学生评选出自己喜欢的朗读者,加以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既掌握了生字,又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五、图文结合
1、我们来看看这图上有哪几个人啊?他们在做什么啊?你觉得他们开心吗?(投影插图)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一小节,有哪个
5、小朋友觉得自己第一小节读得特棒的想要读给大家听一听的呢?
②以“奇妙”设立悬念:这家人看电视有哪些奇妙的事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 看 电 视 》教学设计
阿堡寨学校 王梅
2014年5月19日
《看电视》教学反思
阿堡寨学校 王梅
《看电视》是一篇洋溢着温馨亲情的文章,通过这首充满趣味的诗歌,生动地告诉了学生—家人之间的关爱有多美妙。
1、作为一年级,识字朗读是重中之重,作为这课的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识字和朗读上。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是精、妙、却,掉,换,蹈,全,
6、奇,赛,完,员,写,音,关”十二个。我们应该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识记生字。其一,拆分记忆:“女+少=妙”,“米+青=精”,“ 立 +日=音”。其二,编谜语或者儿歌识记:大王头上有一人(全),大哥压着可弟身(奇),宝贝头上小口开(员),大米青草一起吞(精)。
2、充分利用谜语、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给学生自真切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书育人密不可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奉行智育和德育相结合的原则,既兼顾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又熏陶学生的性格品质。
4、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发现别人的长处,丰富自己的见解。
缺点也是有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秩序稍有点乱。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为省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尝试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