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正切
教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陈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正切的含义,并能够举例说明;
2.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切值;
3.了解锐角的正切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增大.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正切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切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经历操作、观察、思考、求解等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与方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各位同学大家都去过一些名山大川吗?如果驾
2、车上山爬坡。同学们,在你们上山的道路中有两条可以上山的道路。
提出问题:你能比较两条路哪个更陡吗?你有哪些办法?
(2)合作探究
怎样才能使下图的两个斜坡的陡峭程度相同呢?
一般地,如果锐角A的大小确定,我们可以作出无数个以A为一个锐角的直角三角形(如图),那么图中:BC:AC=B1C1:AC1=B2C2:AC2=…成立吗?为什么?
(1)当∠A变化时,上面等式仍然成立吗?
(2)上面等式的值随∠A的变化而变化吗?
(3)得出结论
在Rt△ABC中,∠C=90°,a、b分别是∠A的对边和邻边,我们把∠A的对边a与邻边b的比叫做∠A
3、是正切,记作tan A。
A
B
C
a
b
(4)巩固练习
1.判断
2.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邻边同时扩大100倍,tanA的值( )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D.不能确定
例1.在RT△ABC,求tanA和tanB的值.
提示:互为余角的正切值互为倒数
(3)若CD是斜边AC上的高,则求tan∠BCD
提示:等角的正切值相等
1.在等腰△ABC,
AB=AC=13,BC=10,
求tanB.
提示:过点A作AD垂直于BC于点D.
2.在梯形ABCD,
AD
4、//BC,AB=DC=13,AD=8,BC=18,
求tanB.
提示:作梯形的高是梯形的常用辅助,借助它可以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例2.在Rt△ABC中,∠C=90°,tanA= ,AB=34,求AC,BC的长度。
提示:
1.若锐角的角度不断增大,则正切值也随着_______
2.若锐角的正切值不断增大,则锐角的角度也随着____
(5)实际应用
1. 在Rt△ABC中,∠C=90°,AC=6,AB=10,求tanA和tanB.
2.在Rt△ABC中,∠C=90°,AB=13,tanA= ,求AC, BC.
3. 图中表示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个自动扶梯比较陡
5、
C
A
D
4.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O,AC=BC,AC=6,D是AC上一点,若tan∠DBC= ,求AD.
提示:求锐角三角函数时,勾股定理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1
A
C
B
D
O
5.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为∠1,AC⊥CD,BD⊥CD,且AC=3,BD=6,CD=12,求tan∠1
6.如图,在Rt△ABC中,∠C=90°,∠A=30°,E为AB上一点且AE:EB=4:1,EF⊥AC于F,连结FB,则tan∠CFB的值等于_______
[作业]
课本第40页,习题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