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可以用( )检验淀粉。
A.石蕊试剂 B.碘酒 C.酒精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都有可能
3.( )不属于家里的声音。
A.菜市场的吆喝声 B.炒菜的声音 C.打呼噜的声音
4.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强弱、大小、轻重,都是指( )。
A.音量 B.音高 C.音色
5.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 )
2、
A.比原来响 B.比原来轻 C.跟原来一样
二.填空题(共5题,共24分)
1.声音可以在( )、固体、( )中传播。
2.鼓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3.不同形状的牙齿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其中( )的作用是切割食物,( )的作用是撕碎食物,( )的作用是咀嚼食物。
4.食物中的营养通常分为( )、( )、( )、维生素、( )和( )。
5.在做高锰酸钾的溶解试验时,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 )来
3、取。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为了保护听力,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 )
2.人从喉咙里发出声音,说明声带在发生振动。( )
3.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一个人每天对盐的需求量小于6克,所以,我们吃不吃盐对健康的影响不大。( )
4.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 )
5.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为人类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5分)
1.将对应的食物及所含的营养成分用线连起来。
2.连线题。
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
1.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为什么?
4、
2.口腔是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口腔里含有哪三种重要的消化工具?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3.我们的牙齿有什么作用?按形状分为哪几类?
4.简单说说如何改变古筝上的某一根弦的音高?
5.我们通常用哪些词来描述听到的声音?
六.材料题(共1题,共6分)
1.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在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拨弹橡皮筋,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说明: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同时还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而产生的。
七.综合题(共3题,共23分)
1.奇奇在学习了声音
5、的知识后,找来5根长短、粗细不相同的铁钉,如下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奇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敲击①②③号铁钉,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号铁钉;振动速度最慢的是( )号铁钉。
(2)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敲击③④⑤号铁钉,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号铁钉。如果在③号铁钉上由重到轻敲打五下,这根铁钉的( )。
A.振动频率不变 B.振动幅度不变 C.振动幅度和频率都不变
2.下图是肺吸气和呼气时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的括号中标注“吸气"或“呼气”
(1)吸气时,是含有( )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
6、 ),在进入( )的过程,此时胸腔( ),腹部( )。
(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 )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 ),腹部( )。
3.把一根橡皮筋绕在铅笔盒上,在铅笔盒与橡皮筋之间插入两支铅笔,使橡皮筋离开铅笔盒面。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及声音的变化。
(1)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放松一点,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
(2)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拉紧,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
(3)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与( )有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7、B
3.A
4.A
5.A
二.填空题
1.气体;液体
2.鼓面
3.门齿;犬齿;臼齿
4.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水
5.小匙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2.如下:
五.简答题
1.敲击停止,锣面的振动还没有停止,发出的声音还在传播。
2.牙齿负责切碎(咀嚼)食物;舌头负责传送、搅拌食物;唾液负责初步消化食物。
3.我们的牙齿是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有咬碎食物的作用。按形状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4.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弦的音调不变,振幅变化,改变了声音的高低。
5.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来描述声音。
六.材料题
1.高;低;振动
七.综合题
1.①;③;⑤;A
2.
(1)氧气;气管;肺;扩张;放松。
(2)肺部;收缩;放松。
3.慢;快;物体振动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