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换个角度构思》教学设计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镇中学 张国华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种变换角度构思的方法
2.引导学生用健康积极的心态构思
3. 启发学生主体思维,引导学生主体操作。
【课时安排】 2课时(连排)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引出“换个角度思考”)
听说三个参加推销员培训班的推销员,培训班结业时接到了同样一道考题——到寺庙去推销木梳。头一个推销员去寺庙无功而返,理由是“和尚头上没有头发!”第二个推销员却卖出了十把。头一个推销员不明白,“怎么可能呢?”第二个推销员
2、解释:和尚不用木梳,可香客叩拜之后会用。庙里有十个蒲团,于是寺庙主持买下了十把木梳。轮到第三个推销员了,他一共带了一百把木梳。结果如何?不仅全部卖给了寺庙,而且还拿回了订单。第三个推销员到底使用了什么方法呢?原来第三个推销员是这样对住持讲的:“如果能够让香客捐钱之后得到一个纪念品,不仅能够促进香客的热情,还能带动更多的香客。”住持问:“那送他们什么纪念品呢?”推销员见住持中了自己的埋伏,神采飞扬:“您呀,就把我的这些木梳买下来,之后在木梳上刻上”积善梳“,这将会是一个多么美妙的纪念品呀!”
人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习惯用一种眼光看事看人,用一种方式思考问题,用一种方法处理问题,其实我们试着
3、换换思维角度,天地就会变的更宽阔。
有人可能要说,“换个角度”,老师您真会说,骑的不快的自行车,你想让它马上停下来,它还得往前再跑几米呢,怎么着,惯性呗!思维这东西,想换,我用什么方法让它换呢?
二、用妙句和诗句引出构思方法一:调整视角
1、师讲:还记得喊出“雪融化了是春天”的小女孩吗?还记得一个中学生作文中“大海的母亲事小溪”的妙句吗?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名句,大家都不陌生吧!观山你可以横看,侧看,写作文也可以呀。调整一下视角不就行了吗。(板书)1、调整视角
2、阐释“调整视角”: (举例:安徽考题《珍惜所拥有的______》(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有个
4、小作者独辟蹊径,拟题“珍惜所拥有的痛苦”,文章说痛苦是一股生命的力量。显示出作者正视痛苦并敢于战胜它的信心和勇气。构思可谓新颖。再如江苏南通《倾听》话题,有考生取材听水声,角度没选自然界的水声,而是茶壶中的水倒入杯子时发出的声音,分成近距、中距、远距声。作者由不同的水声特点联想到不同的人生感悟,立意深邃。
3、总结:这些都是调整视角的成功范例。调整视角需先多找几个角度,选择出与众不同的才新颖。
4、练习:自读材料五:《人生的两个机会》
生思考:材料中的爷爷和孙子分别从哪个角度看待服役这件事的?哪个角度更可取?为什么?
5、练笔:找人读材料一 《蜘蛛》:续写
6、生续写后当堂朗读,学生
5、评价。
过渡:师问: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怎么回事?哪位同学知道?
(找生讲后师追问)它告诉我们一个构思方法是什么?
三、由“苹果里的五角星”引出方法二:突破常规。(板书)
看材料二:作家林清玄是怎样突破常规的?(欣赏小偷)
过渡:
无论是用调整视角的方法,还是突破常规的方法,都离不开健康积极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做基础,你的构思角度才会更精彩,才会充满睿智,充满哲理。请同学们综合二、三、四、五、六、八等材料,分析总结一下,哪些心态是健康的、可取的?
乐观 自信 豁达 知足赏识 宽容 进取 超越(板书)
四、课堂练笔:通过变换角度的构思,写出你的立意角度。
生读材料七,构思 ——提问——回答——总结
五、课堂检测: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写构思提纲。
六、课堂总结:构思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以小见大法,联想、想像法等。我们以后再探讨。今天主要练习了变换角度法。希望同学们以后作文要学会变换角度、突破常规,创意构思;做事要懂得换位思考,灵活自如;做人不要被定式思维禁锢,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附板书
换个角度构思
调整视角
变换角度方法
突破常规
乐观 自信 豁达 知足
积极的心态
(基 础) 赏识 宽容 进取 超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