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 )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情感的归宿、精神的乐园。 A.家 B.学校 C.游乐园 2.下列名言警句没有体现家风家训具体内容的是( )。 A.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B.百善孝为先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优秀家风代代传 3.下图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这一天是( )。 A.1997年7月1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4.
2、 )是指在不为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开展有益于社会或个人活动的人。 A.志愿者 B.劳动者 C.诗人 D.作家 5.在生活中,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礼貌地向帮助你的人表示谢意 ②理所当然地接受别人的帮助,不用记在心上 ③心存感恩,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④学会为他人着想,为更多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下面不是公共场所的是( )。 A.学校 B.医院 C.剧院 D.卧室 7.在
3、长征中,红一方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山是( )。 A.夹金山 B.梦笔山 C.虹桥山 8.小刚非常调皮,经常做错事,惹父母生气,平时他与父母的关系却很融洽。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 A.父母不是真心批评小刚的 B.只要帮父母做事,就能与他们融洽相处 C.与父母交往要讲究艺术,善于与父母沟通 9.赵某家是沿街房,楼边上的路灯很亮,影响了家人夜间的睡眠质量,所以赵某就擅自把这个路灯的线给剪断了,并拒不承认。赵某违犯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 10.人们安居
4、乐业的保障,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是( )。 A.良好的公共秩序 B.良好的公民秩序 C.良好的社会秩序 D.良好的家庭秩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 1.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 )。 2.新中国成立后,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 ),取得了巨大的( )。 3.新中国成立后,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4.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来自各个( )、不同的城市,用爱心和( )给我们温暖。 5.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障良好的
5、社会秩序,构建( )的公共生活。 6.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 )面对,学会以积极的( )、有效的( ),主动将矛盾( )。 7.近代中国实行“( )”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 )。 8.深圳人以( )为城市标志。 9.填一填:请根据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写出这些模范人物的名字。 “人民的勤务员”——( ):“两弹之父”——( ); “杂交水稻之父”——( ):石油“铁人”——( )。 10.每年7月1日被确定为( )的诞生纪念日。 三.
6、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明知父母讲的话有道理,但我们也应该故意与们作对。( ) 2.辛亥革命指的就是黄花岗起义。( ) 3.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 ) 4.父母对子女只有抚养的义务。( ) 5.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给了人们很多关爱。( ) 6.独自一人在家写作业,这也是公共的一种形式。( ) 7.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 8.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优秀家风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 ) 9.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 ) 1
7、0.“大人的事,小孩不用管!”这个观点我不赞同。(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将下列大事件与发生各行的时间对应连起来。 西安事变 1931年9月18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12月13日 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 台儿庄战役 1940年8月 百团大战 1938年春 南京大屠杀 1936年12月12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我们在不同的公共场合下该如何做呢?填写下列表格。 六.简答题(共5题,共39分) 1.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微笑多一些
8、我们小学生可以做到哪些? 2.怎样才能建设好有序的生活? 3.近年来,文明道德风气在全社会不断弘扬,请你列举几个文明道德风气的现象? 4.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是私人生活空间,一个是公共生活空间,在这两个空间,人们的言谈举止有什么不同呢? 5.历史人物知多少?从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这三课里你了解到哪些英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进行抗争的重大事件? 七.辨析题(共1题,共4分) 1.雯雯在学校生活中,有爱乱扔垃圾的小毛病,有时课间还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喜欢插队,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交往。雯雯却说:“你们喜不喜
9、欢没关系,只要我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我还可以过得随心所欲。”雯雯的这一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八.材料题(共2题,共18分) 1.小强觉得妈妈很唠叨。一天,突然降温,妈妈一定要他穿上厚外套。小强说:“今天有体育课,厚外套不方便运动,更何况春捂秋冻嘛。”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说:“穿多了可以脱,冻感冒了不是要耽误学习吗?”小强说:“哎呀,我都这么大的小伙子了,抗冻。再说我还有这么厚的脂肪呢!”小强穿戴整齐要出家门了,妈妈还是拿着外套让他穿…… 请问: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 2.生活中,同一件事,家长所持的态度千差万别。我们看看下面的情境对话: 小明:妈妈,周日上午我想去吴同学家写作业
10、可以吗? A妈妈:去吧!路上小心,在别人家要有礼貌。 B妈妈:去那个同学家,和谁一起去?大概多长时间? C妈妈:是一起学习?不会是打游戏吧?不许去!自己在家写! 九.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几天来,小明的爸爸一直为小明怪里怪气的打扮生气。终于有一天,爸爸忍不住了,小明刚进家门就大声吼道:“这几天你穿的怪衣服赶紧给我脱下来!”小明不以为然地说:“你真太土了,同学们说很酷呢!再说你的话又不是圣旨,干嘛非要我听你的?”听了小明的话,爸爸的火气又上来了:“赶紧给我脱掉!” (1)在这场家庭冲突中,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 (2)请你为小明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帮助他正确处理这样的冲突
1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A 5.B 6.D 7.A 8.C 9.A 10.A 二.填空题 1.主力军;生力军 2.独立自主;外交活动;成就 3.独立自主 4.行业;善良 5.有序和谐 6.理性;态度;方法;化解 7.闭关锁国;衰败 8.拓荒牛 9.雷锋;邓稼先;袁隆平;王进喜 10.中国共产党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行注目礼,齐唱国歌;保持安静,虚心听讲;积极参加 六.简答
12、题 1.①规范自己的言行,无论在什么公共场合,都带头遵守公共秩序。②和爸爸妈妈到公共场合时,和爸爸妈妈共同遵守公共秩序。③采取多种方法向同龄人宣传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2.(1)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 3.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 4.在私人空间中:我们可以比较随意地生活
13、不必过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公共空间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不给他人带来麻烦。 5.①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关天培在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时亲临战场指挥。坚持与英军战斗,壮烈殉国。 ③民族英雄邓世昌。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④革命先驱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七.辨析题 1.答雯雯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到文明有礼,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公共秩序,具备公共意识。 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的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 八.材料题 1.答
14、如果我是小强,我会接受妈妈给我的外套,因为“外套”是妈妈对我满满的爱,我们要理解父母的关爱,接受父母的爱。 2.①我更喜欢A妈妈的回应。②妈妈B和妈妈C的回应都体现对我的爱。③和妈妈B交流我会说,自己去,大概一小时,请妈妈放心,我会注意安全的;和妈妈C交流我会说,不打游戏,请妈妈放心,我不会耽误学习。 九.综合题 1.(1)由于小明和爸爸的审美观不同,产生了这场家庭冲突。小明不该用言语顶撞爸爸,这样会使冲突升级、加剧。 (2)①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爸爸沟通。告诉爸爸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希望爸爸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选择和爱好。 ②要认真听取爸爸的意见,不固执己见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把爸爸的要求当作一种关爱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