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 )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情感的归宿、精神的乐园。
A.家
B.学校
C.游乐园
2.下列名言警句没有体现家风家训具体内容的是( )。
A.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B.百善孝为先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优秀家风代代传
3.下图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这一天是( )。
A.1997年7月1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4.( )是指在不为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开展有益于社会或个人活动的人。
A.志愿者
B.劳动者
C.诗人
D.作家
5.在生活中,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礼貌地向帮助你的人表示谢意
②理所当然地接受别人的帮助,不用记在心上
③心存感恩,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④学会为他人着想,为更多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下面不是公共场所的是( )。
A.学校
B.医院
C.剧院
D.卧室
7.在长征中,红一方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山是( )。
A.夹金山
B.梦笔山
C.虹桥山
8.小刚非常调皮,经常做错事,惹父母生气,平时他与父母的关系却很融洽。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
A.父母不是真心批评小刚的
B.只要帮父母做事,就能与他们融洽相处
C.与父母交往要讲究艺术,善于与父母沟通
9.赵某家是沿街房,楼边上的路灯很亮,影响了家人夜间的睡眠质量,所以赵某就擅自把这个路灯的线给剪断了,并拒不承认。赵某违犯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
10.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是( )。
A.良好的公共秩序
B.良好的公民秩序
C.良好的社会秩序
D.良好的家庭秩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
1.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 )。
2.新中国成立后,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 ),取得了巨大的( )。
3.新中国成立后,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4.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来自各个( )、不同的城市,用爱心和( )给我们温暖。
5.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障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 )的公共生活。
6.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 )面对,学会以积极的( )、有效的( ),主动将矛盾( )。
7.近代中国实行“( )”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 )。
8.深圳人以( )为城市标志。
9.填一填:请根据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写出这些模范人物的名字。
“人民的勤务员”——( ):“两弹之父”——( );
“杂交水稻之父”——( ):石油“铁人”——( )。
10.每年7月1日被确定为( )的诞生纪念日。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明知父母讲的话有道理,但我们也应该故意与们作对。( )
2.辛亥革命指的就是黄花岗起义。( )
3.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 )
4.父母对子女只有抚养的义务。( )
5.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给了人们很多关爱。( )
6.独自一人在家写作业,这也是公共的一种形式。( )
7.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
8.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优秀家风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 )
9.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 )
10.“大人的事,小孩不用管!”这个观点我不赞同。(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将下列大事件与发生各行的时间对应连起来。
西安事变 1931年9月18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12月13日
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
台儿庄战役 1940年8月
百团大战 1938年春
南京大屠杀 1936年12月12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我们在不同的公共场合下该如何做呢?填写下列表格。
六.简答题(共5题,共39分)
1.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微笑多一些,我们小学生可以做到哪些?
2.怎样才能建设好有序的生活?
3.近年来,文明道德风气在全社会不断弘扬,请你列举几个文明道德风气的现象?
4.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是私人生活空间,一个是公共生活空间,在这两个空间,人们的言谈举止有什么不同呢?
5.历史人物知多少?从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这三课里你了解到哪些英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进行抗争的重大事件?
七.辨析题(共1题,共4分)
1.雯雯在学校生活中,有爱乱扔垃圾的小毛病,有时课间还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喜欢插队,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交往。雯雯却说:“你们喜不喜欢没关系,只要我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我还可以过得随心所欲。”雯雯的这一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八.材料题(共2题,共18分)
1.小强觉得妈妈很唠叨。一天,突然降温,妈妈一定要他穿上厚外套。小强说:“今天有体育课,厚外套不方便运动,更何况春捂秋冻嘛。”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说:“穿多了可以脱,冻感冒了不是要耽误学习吗?”小强说:“哎呀,我都这么大的小伙子了,抗冻。再说我还有这么厚的脂肪呢!”小强穿戴整齐要出家门了,妈妈还是拿着外套让他穿……
请问: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
2.生活中,同一件事,家长所持的态度千差万别。我们看看下面的情境对话:
小明:妈妈,周日上午我想去吴同学家写作业,可以吗?
A妈妈:去吧!路上小心,在别人家要有礼貌。
B妈妈:去那个同学家,和谁一起去?大概多长时间?
C妈妈:是一起学习?不会是打游戏吧?不许去!自己在家写!
九.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几天来,小明的爸爸一直为小明怪里怪气的打扮生气。终于有一天,爸爸忍不住了,小明刚进家门就大声吼道:“这几天你穿的怪衣服赶紧给我脱下来!”小明不以为然地说:“你真太土了,同学们说很酷呢!再说你的话又不是圣旨,干嘛非要我听你的?”听了小明的话,爸爸的火气又上来了:“赶紧给我脱掉!”
(1)在这场家庭冲突中,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
(2)请你为小明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帮助他正确处理这样的冲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A
5.B
6.D
7.A
8.C
9.A
10.A
二.填空题
1.主力军;生力军
2.独立自主;外交活动;成就
3.独立自主
4.行业;善良
5.有序和谐
6.理性;态度;方法;化解
7.闭关锁国;衰败
8.拓荒牛
9.雷锋;邓稼先;袁隆平;王进喜
10.中国共产党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行注目礼,齐唱国歌;保持安静,虚心听讲;积极参加
六.简答题
1.①规范自己的言行,无论在什么公共场合,都带头遵守公共秩序。②和爸爸妈妈到公共场合时,和爸爸妈妈共同遵守公共秩序。③采取多种方法向同龄人宣传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2.(1)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
3.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
4.在私人空间中:我们可以比较随意地生活,不必过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公共空间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不给他人带来麻烦。
5.①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关天培在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时亲临战场指挥。坚持与英军战斗,壮烈殉国。
③民族英雄邓世昌。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④革命先驱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七.辨析题
1.答雯雯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到文明有礼,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公共秩序,具备公共意识。 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的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
八.材料题
1.答:如果我是小强,我会接受妈妈给我的外套,因为“外套”是妈妈对我满满的爱,我们要理解父母的关爱,接受父母的爱。
2.①我更喜欢A妈妈的回应。②妈妈B和妈妈C的回应都体现对我的爱。③和妈妈B交流我会说,自己去,大概一小时,请妈妈放心,我会注意安全的;和妈妈C交流我会说,不打游戏,请妈妈放心,我不会耽误学习。
九.综合题
1.(1)由于小明和爸爸的审美观不同,产生了这场家庭冲突。小明不该用言语顶撞爸爸,这样会使冲突升级、加剧。
(2)①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爸爸沟通。告诉爸爸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希望爸爸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选择和爱好。
②要认真听取爸爸的意见,不固执己见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把爸爸的要求当作一种关爱来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