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
2、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3)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问难。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出示
3、彩图,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后让学生感受。 3.出示图、结合课后题进行提问。 (1)先整体观察,再部分观察。分部观察时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结合起来进行观察。 (2)在分别看水和山时注意它的特点,边看边想象,用欣赏的方法看。 (3)说说观察内容时要说出从哪儿看出来的? (4)学生试说图意。 ①请学生说说漓江的水。 ②请学生说说桂林的山。 ③请学生说说山水交融的情景。 4.图文对照,理解课文,讨论分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分小组
4、讨论,课文中哪些内容与课文中的插图配合、分别介绍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你读懂了什么? (3)另外几节主要写什么? (4)讨论分段。 (5)按分好的段落指名朗读课文。 5.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 2、学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分点把特点突出来;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漓江的水,桂林
5、的山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景物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 (2)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 (3)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4)试背这一段,指名背诵。 3.学习第二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的水。轻声读课文问: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2)朗读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
6、思。(分小组讨论) (3)指名读课文,画出排比句,读排比句,说说漓江的特点。 (4)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5)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6)指导朗读 (7)学生仿读后齐读。 (8)启发想象漓江水“静、清、绿”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4.学习第三段。 课文二、三段的叙述方法相似,第三段可以学生自学为主。 (1)分小组讨论、自学第三段,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决以下问题。 ①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②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7、③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⑤动手画一画桂林的山都是什么样子?可自由发挥想象,比一比看谁画的最好,找几名同学到黑板演示。 ⑥画出这一段中的排比句,读一读。 ⑦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部分,学生读后一部分。 ⑧指导朗读 ⑨启发想象桂林山“奇”“秀”“险”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5.学习第四段 (1)刚才同学们仿佛游了漓江的水,又观赏了桂林的山,你们对桂林的山水一定还有总的感受。现在,让我们先看看第四段,这一段写作者游览后总的感受,文字虽少,内容却很丰富,写得很美。请大家自
8、己阅读欣赏、说说这一段为什么写得好。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认识写得好的原因。 ①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联系? ②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不仅如此,在这山水之间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茫,山间的绿树、红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显得更美了。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3)学生个别朗读,全体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6.朗读全文。 二、总结扩展 1.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总结全文。 3.围绕重点学会表达。 (1)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 (2)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描写桂林山水的?参照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结尾的诗句与课文第一、二两段的哪些句子有联系?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课文为什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的河山的一小部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排比句及分号的用法。 (4)以一个小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内容,指图具体介绍桂林的山水。 三、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漓江的水的特点是( )、( )、( )。 桂林的山的特点是( )、( )、( )。 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方法。把( )比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