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卫市第八小学 一 年级 语 文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5、对韵歌
课时安排
2
教学
目标
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等7个生字。
2.会写生字“山”和基本笔画竖折。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难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学生背诵古诗词。(展示经典诵读)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导入读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请读课题——对韵歌。
2.认识“对”字。
课件出示“又”,再出示“寸”。边演示边说
2、顺口溜:好朋友,手拉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这个字宝宝念“对”,齐读三遍。出示字卡:对 随机贴字卡。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过渡:音乐课上,老师听孩子们唱歌非常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不信,你听---播放课文音频。
1.生自由练读。
2.检查读文。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后,同桌互读。
3.师生合作读两遍。
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1.(出示:乌云图片)
2.出示字卡“云”,指名学生领读。
3.再指名读。
4.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随机粘贴字卡。
5.你看到的乌云是什么样的?
6.小结:老师很喜欢你,因为你有一双会观
3、察的慧眼。云是怎么形成的呢?老师告诉你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
7.过渡:知识丰富的孩子们,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字?认识“雨”。(出示雨的演变过程)
8.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雨”。如果回答不上来,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的点儿像不像小雨点儿。
9.小结:这个字,是我们中国古人最早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这个是金文、小篆,最后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楷书--雨。(出示字卡3---雨。)跟着老师读两遍,开火车读。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10.出示:云对雨
11.(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形状引导孩子去观察)
12.课件出示风字。(出示:
4、风)。认读生字---风。风是一个后鼻韵母,师领读三遍。开火车读,通过语境组词,
13.只有风的帮助,雪花才能飞舞起来。所以,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开火车读。
第二课时
一、导语:孩子们学得用心,听得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奖励你们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
二、学习新课
1.(出示----盛开的桃花树)看看这幅图,图中有什么?
2.出示字卡:花 指两名学生读。你都见过哪些花?(樱桃花、梨花等。)这些鲜艳的花朵开在哪里啊?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像花呢?比如:妈妈带你到海边看到的叫——浪花;元宵节燃放的漂亮的叫——礼花;擦燃火柴碰撞出的叫——火花。
3、.补充(课件出示:花
5、对(树),指名学生读。
4、.过渡:(出示鸟的象形字)猜一猜,这个字宝宝念什么?细心的孩子还发现这个地方像鸟的什么?像比着鸟的样子造成的字就叫象形字。鸟的变形“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以后写它的时候千万不要漏掉了小鸟的眼睛,否则它会伤心的,(出示字卡:鸟)指两名孩子读。
4、.谁知道,小鸟最爱吃什么?
5、.出示生字卡片 虫。学生开火车读。
6.那谁来告诉大家,鸟对什么呢?课件出示补充(鸟对()虫)小鸟没有了眼睛,连虫子也看不到的。
三、课中游戏,编对子歌。
做课中操《拍手歌》
随机大屏幕出示:耳对眼,鼻对口,手对足。
四、学习最后一句,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桂林山水的美
6、景图片。
1.你们看到了什么?
2.什么样的山?什么的水呢?
3. (课件出示此词)“山清水秀”师领读几遍,
4.出示字卡---山
出示山的演变。温习一下写字小窍门:一看,二写,三对照,四修改。
过渡:出示(柳绿桃红)请看图片说一说,这是什么树?
5.这是什么花?
6.像这样,有绿树、红花,我们可以称为:柳绿桃红。师领读几遍。课件出示:(山清水秀变成山清对水秀,桃红柳绿变成柳绿对桃红的课件)
五、朗读训练,合作对读。
1.(出示课文)指名学生读。
2.我们来观察韵文,无论单字对还是双字对,他们字数相等,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韵文。
3.师范读。
4.带上节奏读。
5.师生接读;
6.总结:通过读,我们发现,对韵歌读起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重,也可以轻,这就是读书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读出书中的味道。
7.背诵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