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表1:
学生测评表(很实用的文档)
班级: 任课教师: 所授课程: 评教时间:200 年 月 日
项目(M)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一般、D为差)
评价
1
教师出勤
A准时上下课;B基本准时;C偶尔迟到早退;D经常迟到早退
2
课堂纪律
A能严格管理;B较严格管理;C一般管理;D基本上不管理
3
学生考勤
A认真做好考勤;B较认真考勤;C一般考勤;D基本不考勤
4
教学素养
A教仪、教态好;B较好;C一般;D不好
5
师生交流
A师生互动气氛活跃;
2、B较活跃;C一般;D不活跃
6
教学效果
A绝大多数人能听懂;B多数人听懂;C半数人听懂;D多数人不懂
7
作业布置批改讲评
A一课一布置,并且全部批改,有讲评;B一课一布置,大部批改,有讲评;C有布置,部分批改,不讲评;D基本上不布置或不批改,不讲评
8
课外辅导
A认真辅导;B较认真;C有时辅导;D基本上不辅导
9
考试命题
A考试命题难易恰当;B基本恰当;C偶尔有偏题;D常出难偏题
10
教书育人
A注重渗透思想教育;B较好;C一般;D不好
说明:1、学生应根据上表的“评价标准”对照教师教学实际情况,并在“评价”栏分别打A 或B、C
3、D(对体育、实习课等教师,具体项目数M可由学校教务部门酌情删减,并按实际项数M统计计算)。
2、教仪、教态指教师上课时的着装仪表、教学态度,有无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如接打电话手机等)。
附表2:
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考评表
被评教师: 任教专业(课程):
考核项目
考核条目
配分
考核内容与评分方法
评分
一、教案质量
1、教案数量
10
教案数量齐全(含正课、习题课等各种课型)。
2、教案规范性
15
教案首附页字迹工整、规范,内容完整,符合大纲要求,适合学生实际,知识无误。
3、教案审批手续
5
审批手续完整。
4、
二、日常教学工作
4、教学进度计划
5
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大纲和校历合理编制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进度计划内容完整、形式规范。
5、进度计划执行
8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执行严肃,做到“三统一”。
6、教师工作记录
15
所任班级学生成绩册(含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测验和考试成绩登记等教学记录)完整,填写及时、认真、规范。
7、公开观摩课
5
查公开观摩课资料和评议记录,每学年不少于1次。
8、听课记录
5
查听课记录,平均每学期不少于2次,并有详细评议记录。
三、班主任工作
9、工作年限
5
担任班主任工作满2年记2分,每增加1年加1分。
5、
10、工作业绩
10
根据所带班级及班主任工作考核在全校评比、考核情况综合评分。
四、学术水平
11、学科带头人
3
本校专业(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或教学业务骨干。
12、教学业绩
7
基本分4分,凡指导学生技能竟赛、学科统(抽)考等方面成绩突出的酌情加分。
13、学术论著
7
根据论文获奖和教材编审情况评分。参加部教材编审的记7分,参加省教材编审的记5分,参加校本教材编写记2分;获省部级论文一等奖记7分,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记5分,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记3分,未获省部级奖或获市级三等奖的记1分。
合计
—
100
—
考评组长:
6、 考评人: 考评时间:200 年 月 日
附表3:
教师教学能力考评表
被评教师: 任教专业(课程):
考评条目
配分
考评内容
评分方法
1、教仪教态
8
着装得体,仪表端庄,教态自然,治学严谨。
优(8分),良(6分),中(4分),差(2分)
2、讲授内容
10
符合大纲要求,准确把握教材,概念准确,专业内涵表达完整。
优(10分),良(8分),中(6分),差(4分)
3、重点难点
20
重点突出,难点透彻,深浅适度。
优(20分),良(16分
7、中(12分),差(8分)
4、语言表达
16
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语言简明流畅,生动形象。
优(16分),良(12分),中(8分),差(4分)
5、板书工整
16
板书工整,设计合理,布局有序,条理清楚。
优(16分),良(12分),中(8分),差(4分)
6、教学方法
10
组织合理,符合课程特点,适应学生要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优(10分),良(8分),中(6分),差(4分)
7、综合效果
20
完成授课计划好,课堂调控合理,师生互动好。专业内容出差错的不给分。
优(20分),良(16分),中(12分),差(8分)
合计
100
—
考评组
8、长: 考评人: 考评时间:200 年 月 日
附表4:
福建省技工学校教师教学业绩综合测评总成绩表
姓名
单位
拟申报专业技术职称
综合测评要素
基本数据
得分
学生测评
(学生数N= 人)
等级
优秀(85)
良好(75)
合格(60)
不合格(45)
合计
a1=
a2=
a3=
a4=
教师日常教育
教学工作考评
考评组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成员5
成员6
分数
教师教学能力考评
9、考评组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成员5
成员6
分数
总成绩(取整数)
综合评价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
考评组长: 填表人: 填表日期:200 年 月 日
说明:
1、学生测评:按学生数N、项目数M和评定等级个数(a1、a2、a3、a4)统计计算,b=0.2。
2、日常教学工作考评:以考评组各成员评分的平均值,再乘以权重系数0.4。
3、教学能力考评:以考评组各成员评分的平均值,再乘以权重系数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