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填空题提升训练 1.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下图,其中分别是的角所对的边, ,则的面积=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设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记内的整点(即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的个数为.则= ,经猜想可得到= . 3.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则这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 . 4.若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被直线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的值为 ;若该平面区域存在点使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5.已知数列满足,,记.则 , . 6.已知为非零实数,,且.若当时,对于任
2、意实数,均有,则值域中取不到的唯一的实数是 . 7.若的重心为,,动点满足(),则点的轨迹所覆盖的平面区域的面积等于 . 8.如图,若,,则以为长半轴,为短半轴,为左焦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9.如图所示,在确定的四面体中,截面平行于对棱和. (1)若⊥,则截面与侧面垂直; (2)当截面四边形面积取得最大值时,为中点; (3)截面四边形的周长有最小值; (4)若⊥,,则在四面体内存在一点到四面体六条棱的中点的距离相等.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10.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值为
3、 11.如图是导函数的图象: ①处导函数有极大值; ②在处导函数有极小值; ③在处函数有极大值; ④在处函数有极小值;以上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12.在△中, ,,,且△的面积为,则=_______ 13.关于圆周率,数学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很有创意的求法,如著名的蒲丰实验和查理斯实验.受其启发,我们也可以通过设计下面的实验来估计的值:先请120名同学,每人随机写下一个都小于1 的正实数对(x,y);再统计两数能与1构成钝角三角形三边的数对(x,y)的个数m;最后再根据统计数m来估计的值.假如统计结果是m=34,那么可以估计
4、 .(用分数表示) 14.如图,半径为2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分别为半径的中点,为弧上任意一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15.等差数列{an}前n项和为Sn,公差d<0,若S20>0,S21<0,,当Sn取得最大值时,n的值为 . 16.已知等差数列中,,那么 . 17.已知函数,若(),则= . 18.函数,则函数的零点个数是 . 19.已知方程在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0.数列的通项,其前n项和为,则为_______. 试卷第3页,总4页
5、 参考答案 1.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函数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可解得,又,即,由图可得, .即 又结合可得 考点: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 2.6, 6n 【解析】 试题分析:时整数点有共6个点,所以,直线为时横坐标为1的点有个,横坐标为2的点有个,横坐标为,3的点有个,所以 考点:1.归纳推理;2.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3.1:8 【解析】 试题分析:由球的表面积公式可知面积比为,则半径比为,,所以体积比为1:8 考点: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4.;. 【解析】 试题分析: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依题要使其平面区
6、域被直线:分 l1 A y 2 2 -2 6 6 O x l B C D E l2 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直线必过、的中点,由得;当时,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如图所示直线下方部分,显然不符合题意,当时,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如图所示直线上方部分,要使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存在点使成立,则不等式所表示直线斜率必须满足即,故应填入;. 考点: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2.直线恒过定点问题;3.直线的斜率. 5..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所以,所以数列是以为周期的周期数列,且,所以. 考点:1.数列递推公式;2.周期数列求和. 6. 【解析】
7、 试题分析:因为当时,对于任意实数,均有,所以,即,因为对恒成立,所以且,所以,因为,,所以和是方程的两个根,即和是方程的两个根,所以,,由得:,所以,即取不到这个数,所以值域中取不到的唯一的实数是,所以答案应填:. 考点:1、函数值;2、函数的解析式;3、函数的值域. 7.12 【解析】 试题解析:点的轨迹所覆盖的区域如图所示,恰好为面积的2倍, 因此面积为12. A B C G E F 考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8.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 且又因为,所以,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考点:椭圆的性质. 9.②④ 【解析】 试题分析:由直
8、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是平行四边形. ⑴中若⊥,截面是矩形,即,如果截面与侧面垂直,那么平面,须平面,,(1)不正确; (2)不妨假设,所成角为,则平行四边形中或,令,由,所以,,而,是确定的,所以当,即是的中点时,亦即为中点时,截面四边形面积取得最大值,(2)正确; (3)由两式两边分别相加得,,所以,的周长为,而,故的周长不存在最小值,(3)不正确; (4)若⊥,设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则是矩形,连接记它们的交点为,则到距离相等,均为;分别取的中点,连, 由已知是矩形,其对角线的交点即的中点,且到的距离均为,故在四面体内存在一点到四面体六条棱的中点的距离相等, (4)正确
9、答案为②④. 考点:1.四面体的几何特征;2.平行关系;3.垂直关系. 10.4 【解析】 试题分析:经过第一次循环得到i=1,a=2,不满足a>50, 执行第二次循环得到i=2,a=5,不满足a>50, 执行第三次循环得到i=3,a=16,不满足a>50, 经过第四次循环得到i=4,a=65,满足判断框的条件,执行“是”输出i=4. 考点:程序框图。 11.①②③④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导函数的图像可知①②对,根据的图像画出的大致图像,可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递减,在上递增,故在处函数有极大值,③对,在处函数有极小值,④对。 考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及极值的判断。
10、 12.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向量的夹角. 13.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120对都小于l的正实数对(x,y),满足,面积为1,两个数能与1构成钝角三角形三边的数对(x,y),满足且面积为因为统计两数能与l构成钝角三角形三边的数对(x,y) 的个数m=34,所以 考点:概率统计 14. 【解析】 试题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则,, ,,所以 , 因为,所以,. 考点:1.向量的坐标表示;2.向量的坐标运算; 3.三角函数性质. 15.1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给的等差数列的,,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11、公式,看出第11项小于0,第10项和第11项的和大于0,得到第10项大于0,这样前10项的和最大. ∵等差数列中,,即, ∴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项数n的值为10 考点:等差数列性质 16.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数列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d,于是,,,故;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7. 【解析】 试题分析:,又函数 是奇函数,由题意,所以,即,.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诱导公式. 18..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函数画出函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的根的个数有3个,即,,,于是当时,有2个实数根;当时,有3个实数根;当时,有2个实数根;综上所示,方程有7个实数根,即函数的零点个数有7个,故应填. 考点:1、分段函数的图像;2、函数与方程; 19.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所以方程在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即直线 与在的图像有两个不同交点,结合图像可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1.三角变换;2.三角函数的图像. 20.470 【解析】 试题分析:依题意可得,所以.所以.即即.故填470. 考点:1.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2.数列的求和.3.归纳递推的思想. 答案第9页,总9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