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高三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 化学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C-12 O-16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3 分,共 45 分)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u-64 1 ) A. 向 TiCl4 中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促进水解趋于完全,所得沉淀经过滤、焙烧得到 TiO2 B. 晶体硅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亚冬会场馆供电 C. 用 Na CO 与 Al (SO ) 两种溶液制作泡沫灭火剂 2 3 2 4 3
2、D. 空间站存储器所用的材料石墨烯与 C 互为同素异形体 6 0 2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LpH=2 的 H SO 溶液中 H+的数目为 0.02N 2 4 A B.电解法粗铜精炼,阳极减重 6.4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 0.20 NA C.常温下,1L0.1mol/L 的 CH COONa 溶液中,CH COO-的数目为 0.1 N A 3 3 D.1molCl2 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完全反应后,溶液中 ClO-、Cl-和 HClO 的总数为 2NA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硝酸
3、银溶液:Ag+ + 2NH ·H O===Ag(NH ) + + 2H O 3 ) 3 2 3 2 2 B.0.1mol·L-1 KHC O 的水解方程式:HC O - + H O C O 2- + H O+ 2 4 2 4 2 2 4 3 C.Na S O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S O2-3 + SO 2- + 4H+===2SO ↑ + S↓ + H O 2 2 3 2 4 2 2 D.将少量 SO 通入 NaClO 溶液:SO + H O + ClO- === HSO - + HClO 2 2 2 3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① ② ③ ④ A.图①由 MgCl ·6H O 制取无水 MgCl 固体 2 2 2 B.图②操作可排出盛有 K Cr O 溶液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2 2 7 C.图③操作俯视刻度线定容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D.图④测定中和热 5 .PtF 是极强的氧化剂,用 Xe 和 PtF 可制备六氟合铂酸氙[XeF]+[Pt F ]-,制备方式如图所示。下列 11 6 6 2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六氟合铂酸氙是离子化合物 B.六氟合铂酸氙中 Xe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 C.上述制备过程的催化剂是 F-和 PtF - 7 D.上述制
5、备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②③ 6 .根据相应的图象(图象编号与选项一一对应),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g)+bY(g) cZ(g) M(s)+aG(g) bR(g) aA+bB cC A+2B 2C+3D A. B. C. D. A. t0 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如图所示,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B.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如图所示,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从加入反应物开始,物质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B、C 一定均为气体,D 为固体或液体 7
6、1 .1-苯基丙炔(Ph-C≡C-CH3,其中“Ph-”表示苯基)可与 HCl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催化加成,反应如图 ;反应过程中该炔烃及反应产物的占比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2 所示(已知:反应 1、3 为放热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焓变:△H1<△H2 B.反应活化能:反应 1>反应 2 C.20min 时及时分离产物,产率:b>a D.增大 HCl 浓度可以提高 1-苯基丙炔的转化率 8 .在一定条件下,将 2molNO 和 1molO2 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容器中发生两个反应: NO(g)+O2(g) 2NO2(g) △H<0 和 2NO2(g
7、) N O (g) △H<0。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时体系中 NO、O 、NO 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2 4 ) 2 2 A.曲线 a 代表 NO B.2NO(g)+O2(g) 2NO2(g)的平衡常数 K:K(x 点)>K(y 点) C.其它条件不变,若 NO、O2 的通入量均为 2mol,则曲线之间交点位置不变 D.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9 .温度为 T℃,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入 1mol 气体 X,发生反应 X(g) Y(g)+Z(g) ΔH,
8、 反应均进行 10min,测得各容器中 X 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再充入一定量的 X,平衡正向移动,X 的转化率增大 B.d 点有 v 正>v ) 逆 C.正反应速率 v(b)=v(d) D.若 b 点为平衡点,则浓度平衡常数 K=0.5 1 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等体积 pH=2 的 HX 和 HY 分别与足量的锌反 A B HX 溶液中放出的 H2 多 HY 的酸性比 HX 强 应 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无味 气体 AlO -与 HCO -会发
9、 2 3 向 NaAlO 溶液中加入 NaHCO 溶液 2 3 生双水解 向 KI 溶液中滴加过量 FeCl3 溶液,充分反应 Fe3+与 I-的反应有一 C D 溶液变成红色 后,取少许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加 KSCN 溶液 定限度 向 10mL1.0mol/LNaClO 溶液中滴入 3 滴酚酞 溶液无色 PH 小于 8.2 1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氧化硫作为空气的一种主要污染 物,消除其污染势在必行。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 结合,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 A.该电池放电时电子从 Pt2 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 Pt1 电极 B.Pt1 电极电势高于 Pt2 电极 C.Pt2 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 O +4e-+4H+=2H O 2 2 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 SO 和 O 的体积比为 1∶2 2 2 1 2.pH 均为 3 的①HCl 溶液、②NH4Cl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②>① B.分别加水稀释相同倍数,pH 变化相同 C.等体积的溶液分别与足量的 Mg 反应,产生 H2 的物质的量:①>② D.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 NaOH 溶液恰好反应时,消耗两溶液的体积:①=② 1
11、3.常温下,向浓度均为 0.1 mol·L-1、体积均为 100 mL 的两种一元酸 HX、HY 的溶液中分别加入 NaOH c(H+( 固体,lg 随加入 NaOH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OH-( A.HX 的酸性弱于 HY 的酸性 B.a 点由水电离出的 c(H+)=1.0×10-13 mol/L C.c 点溶液中:c(Y-) < c(HY) D.b 点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1 4.自由基因为化学性质不稳定往往不能稳定存在,羟基自由基(·OH)有极强的氧化性,其氧化性仅次于 氟单质。我国科学家设计的一种能将苯酚( C H
12、 O )氧化为CO 2 和 H2O 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如图所 6 6 示,该装置能实现发电、环保二位一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工作时,电流方向为电极 b→Ⅲ室→Ⅱ室→Ⅰ室→电极 a··· ··· →电极 b B.当电极 a 上有 1molCr(OH)3 生成时,c 极区溶液呈碱性 C.电极 d 的电极反应为 H2O - e- = H++·OH D.当电极 b 上有0.3molCO2 生成时,电极 c、d 两极共产生气体 22.4L(标准状况) 1 5.已知 H A 的电离常数分别用 Ka 、Ka 表示,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K 。25 ℃时,向 1
13、 L 0.01 mol·L-1 2 1 2 W H A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溶液中 c(H A)、c(HA-)、c(A2-)、c(OH-)、c(H+)的负对数值(-lg c)与 pH 2 2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线代表的微观粒子是 H+ B.H A 的 Ka =1×10-9 2 2 C.25 ℃时,NaHA 溶液中 Kw < Ka1·Ka2 D.M 点溶液中 c(Na+)+c(H+)-c(A2-)=0.01 mol/L 二、填空题(共 55 分) 1 6.(13 分)基于新材料及 3D 打印技术,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微胶囊吸
14、收剂能将工厂排放的 CO2 以更加安 全、廉价和高效的方式处理掉,球形微胶囊内部充入 Na CO 溶液,其原理如图所示。 2 3 (1)这种微胶囊吸收 CO2 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此过程是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的过程。 (2)在吸收过程中关于胶囊内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吸收前溶液中:c(Na+)>c(CO 2-)>c(HCO -)>c(OH-) 3 3 B.吸收过程中,体系中的含碳微粒仅有 CO 2-、HCO -、H CO 3 3 3 2
15、
C.溶液中始终有:c(Na+)+c(H+)=2c(CO 2-)+c(HCO -)+c(OH-)
3
3
D.当 n(CO )∶n(Na CO )=1∶3 时,溶液中 c(CO 2-) 16、CO -3 的水解程度______电离程度(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写出 HCO -3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溶液中的 c(HCO )/c(CO2-3 )=2,溶液的 pH=______。
-
3
②
③
a、d、e 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
a→b→c 过 程 中 : 2c(CO32-)+c(HCO-3 )+c(OH-)__________( 填 “不 变 ”“逐 渐 变 大 ”或 “逐 渐 变
小”)。
7. (14 分)我国力争于 2030 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17、为此,研发 CO2 转化利用技术成为
1
重要科技目标。
(1)以 CO 为原料加氢可以合成甲醇,将 n(H )/n(CO )=3 的混合气体充入体积为 V L 的密闭容器中,在催
2
2
2
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Ⅰ. CO (g)+3H (g)
CH OH(g)+H O(g) △H <0
2
2
3
2
1
反应Ⅱ. CO (g)+H (g)
CO(g)+H O(g) △H >0
2
2
2
2
n(CH3OH)
测得温度与转化率、产物选择性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H3OH 选择性=
(
)
n(CH OH)+n CO
18、
3
①270°C 以后 CO2 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有利于提高 CH3OH 选择性的反应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使用更合适的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原料气中掺入适量的 CO
③控制温度 240°C,测得混合气体流速为 aL· h-1(已换算为标准状况),则 CO2 的反应速率______mol·L-1·h-
1
(写出计算式)。
(2)以 CO 和 NH 为原料合成尿素。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
2
3
i:2NH (g)+CO (g)
NH CO NH (s 19、)
△H= -159.5kJ·mol-1
3
2
2
2
4
ii:NH CO NH (s)
CO(NH ) (s)+H O(g)
△H= +72.5kJ·mol-1
2
2
4
2 2
2
iii:2NH (g)+CO (g)
CO(NH ) (s)+H O(g)
△H
3
2
2 2
2
④
反应 iii 的△H= _________ kJ·mol-1。3 个反应的△G(自由能变化)随温度的变化
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对应于反应 ii 的线是________(填字母)。
一定条件下的恒容容器中,充入原料气 3molNH 和 1molCO ,平衡 20、时 CO 的转化率为 0.5,则平衡时
⑤
3
2
2
NH 和 CO 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已知反应 ii 的 K = p,测得平衡时容器内总压为 ap,则反应 iii
3
2
p
的平衡常数 Kp=___________。
8.(18 分)高锰酸钾是高中化学的常用试剂,在实验室、化工、医药、水处理等很多方面有重要应用。
.工业上制备 KMnO4 的最佳方法是电解法。实验室用如下装置模拟高锰酸钾的制备。
1
Ⅰ
(1)n 电极为_______极(填“正”、“负”)。
(2)该装置中离子交换膜的类型是_______(填字母)。
A.阴离子交换膜
21、
B.阳离子交换膜
(3)M 区 Pt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电路通过 a mol 电子时,阴极室电解质溶液增加_______mol 离子。
Ⅱ.实验室中 KMnO4 常作氧化还原滴定的氧化剂。
(1)滴定时应将 KMnO4 溶液加入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在规格为 50.00mL 的滴定管中,若
KMnO 溶液起始读数为 15.00mL,此时滴定管中 KMnO 溶液的实际体积为_______(填标号)。
4
4
A.15.00 mL
B.35.00mL
C.大于 35.00 22、mL
D.小于 15.00m1
(2)滴定前,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为(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
检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___)→(____)→记录起始读数→开始滴定。
A.烘干
B.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
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E.用滴定液润洗 2 至 3 次
D.排除气泡
(3)某学习小组为测定草酸晶体(H C O ·xH O)中的 x 值,设计了如下步骤。已知:草酸易溶于水。
2
2
4
2
步骤 1:称取 1.260g 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 100.00mL 水溶液为待测液。
步骤 2:取 25.00mL 待测 23、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 H SO 。
2
4
步骤 3:用浓度为 0.1000mol·L-1 的酸性 KMnO4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 10.00mL。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
是: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数据,求得 x=____。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 x 值会________(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计算的数据可信性不是很强,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请写出改进措施
_________ 24、
①
②
③
_
1
9.(10 分)药物 Cinanserin 对冠状病毒 3CL 水解酶具有抑制作用,其合成路线如图:
(1)D 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B→C 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HCN
H2O
(3)反 应 III 分 两 步 进 行 : C――→X――→D 第 一 步 反 应 为 加 成 反 应 , 则 X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
_
________________;
(4)反应 IV 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否则可能得到的副产物为(写一种即可) 25、
(5)写出 F 生成 Cinanserin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化合物 M 是 E 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只含有苯环一种环状结构,苯环上有 3 个取代基,可发生银镜反
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遇 FeCl3 溶液不显紫色,则符合条件的 M 有_____种。
-
答
案
1
1
-5 CDACC
6-10 DDCBA 11-15 CABBD
6.(13 分) (除标记分值外,每空 2 分)
(1)CO 2-+CO +H O=2HCO - 26、放出(1 分)
(2)CD
3
2
2
3
(3)①大于(1 分),HCO-3 +H2O
7.(14 分) (每空 2 分)
H CO +OH- ②10
③a(1 分);逐渐变小。
2
3
1
(1)①反应未达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或 270°C 以后,以反应Ⅱ为主,该反应吸热,温度升
高,平衡正向移动,CO2 转化率增大。
②BCD(少选给 1 分,错选不给分)
③
(2)④-87.0
4:1
c
⑤
1
8.(18 分) (除标记分值外,每空 2 分)
Ⅰ.(1)负 (1 分) (2)B (1 分)
(3)MnO 2-—e- === MnO -
4
4
(4)2a
.(1)酸式(1 分)
Ⅱ
C (1 分)
(2)E B D C
(3)①2MnO -+5H C O +6H+===2Mn2++10CO ↑+8H O;无色变为粉红色(1 分)
4
2
2
4
2
2
②
2;偏大(1 分)
重复步骤 2、步骤 3 的操作 2-3 次,取平均值
③
1
9.(10 分) (除标记分值外,每空 2 分)
(1)羟基、羧基
(2)氧化(1 分)
(3)
(4)
或
、
、
等任写一种;(1
分)
(5)
;
(6) 6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