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卒中病人运动评分MAS (the Motor Assessment Scale)1. 介绍1985年Carr JH等发表了以身体综合运动功能(8项)和肌张力(1项)为主要评定内容的MAS评定法。它的理论基础是“运动再学习治疗方案”,主要用来评估病人功能活动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协同运动模式。它把从平卧位到健侧卧位,从平卧到床边坐位,坐位平衡,从坐位转为站立位,步行,上肢功能,手的运动,精细的手活动和全身肌肉张力9项内容分为六级评分(表2-3)。这个评定方法的表面效度和共同效度已被证实,其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分别为0.98和0.95。经过与FuglMeyer评价表做对比研究发现两个量表的项目密切相
2、关(除了坐位平衡),FuglMeyer的评估重点在协同运动、分离运动,所以在运动能力较低时它的评定效率较高,而MAS能更好地用于评估卒中后l3个月的运动功能恢复,且比FuglMeyer更省时。近年来,有学者把它用于运动疗法的疗效观察和“健侧”的感觉运动恢复。以上方法是以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评定方法,不能全面评定存在言语、定向、意识等障碍的病人,而这些内容却是脑卒中病人极为常见的症状.2. 内容卒中病人运动评分标准检 查评分一、从仰卧到健侧卧(起始位仰卧,不屈膝)自己牵拉侧卧1下肢主动横移,且下牛身随之移动,上肢留在后面2健侧上肢将患侧上肢提过身体,下肢主动移动且身体随之移动患侧上肢主动
3、移到对侧,身体其它部位随之移动移动上下肢并翻身至侧位,但平衡差(肩前仲,上肢前屈)在3s内翻身侧卧(不用手)二、从仰卧到床边坐侧卧,头侧抬起,但不能坐起(帮助病人侧卧)从侧卧到床边坐(治疗师帮助病人移动,病人能控制头部姿势)从侧卧到床边坐(治疗师准备随时帮助病人将下肢移至床边)从侧卧到床边坐(不需帮助)从仰卧到床边坐(不需帮助)在10 s内从仰卧到床边坐(不需帮助)三、坐位平衡必须有支持才能坐(帮助病人坐起)无支持能坐10s,(不用扶,双足双膝靠拢,双足可着地)无支持能坐,体重能很好地前移且分配均匀(头胸伸展,两侧均匀持重)34561234561234无支持能坐并可转动头部及躯干向后看(双足着
4、地,不让双腿外展或双足移动,双手放在大腿上)。无支持能坐且向前触地后返回原位(双足着地,不许抓物,腿和双足不要移动,必要时支持患臂,手至少触到足前10cm)无支持坐在椅子上,触侧方地面,并回到原位(要求姿势同上)四、从坐到站需要他人帮助站起(任何方法)可在他人准备随时帮助下站起(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可站起(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可站起,并伸直髓和膝维持5s(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坐一站一坐不需别人监护(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完全伸直髓和膝)坐一站一坐不需别人监护,在10s内重复3次(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五、步行能用患腿站,另一腿向前迈步(髓关节必须伸展,可随时给予帮助)在他人随时准备帮
5、助下能行走不需帮助能独立行走(或借助器具)3m不用辅助器具15s内能独立行走5m不用辅助器具25s内能独立行走lom,然后转身拿起地上1个小沙袋并且走回原地35s上下四级台阶3次(可用辅助器具,但不能扶栏杆)六、上肢功能卧位,上肢上举伸展肩带(治疗师置臂于要求位置并支持,使肘伸直)卧位,保持上举伸直的上肢2s(治疗师置臂于要求位置,病人必须使其外旋,肘伸直在20度以内)位置同上,屈伸肘部使手掌触及和离开前额(可帮助前臂旋后)坐位,使上肢伸直前屈90度保持数2S(保持稍外旋及伸肘,不许过分耸肩)位置同上,维持los后还原(保持稍外旋及伸肘,不许内旋)5站立,手抵墙,身体转向墙时维持上肢位置(上肢
6、外展90度,手掌平压墙)七、手的运动坐于桌边,前臂置桌上,手掌握圆柱物请病人伸腕离开桌面,不许屈肘坐位,腕桡侧偏(前臂尺侧放,处于中立位,拇指与前臂呈一直线,伸腕手握圆柱体,要求病人抬离桌面,不许肘关节前屈或旋前坐位,肘置身旁,旋前旋后(不要支持肘,处于直角,3/4范围即可)手前伸.双手举起直径14CM的大球,并放下(双臂完全伸直)从桌上拿起一塑料杯,放于另一侧桌上(不能改变杯子形状)连续用拇指与各个手掌对指,10S做14次八、手的精细活动6123456123456123456向前伸臂捡起钢笔帽,放在身边桌上从杯里捡出1粒糖豆,放于另一杯里(S粒)画至少几条平行线止于垂直线,20s内划10次(至少5条碰到垂直线)1刚铅笔在纸上连续快速点点(像写字一样拿笔,至少2点/秒,连续5S2把1匙液体送人中(不许液体溢出,不许低头迎匙)3用梳子梳头后部的头发4九、全身肌张力5迟缓无力,移动身体部分时无阻力6移动身体部分时可感觉到一些阻力变化不定,无力、正常、张力高交替出现持续正常50%时间肌张力高肌张力持续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