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塑胶跑道主要施工方法 塑胶跑道面层施工方案及塑胶跑道检测标准施工方案 一、清洗场地 沥青砼施工完毕,自然养护28天后,用高压水枪清洗干净沥青表面灰尘, 并放水检测场地是否积水,积水处用粉笔记录下来,并用塑胶填补平整,直至 不积水为止。 二、支模 先用钢卷尺与经纬仪准确放出支模线,并使支模线为跑道中线,模与模之 间间距为2.44米(两条道宽)。然后用11MM模条根据支模线准确支出模框, 支模主要是为保证塑胶面层施工厚度(13MM )与平整度。 三、铺设塑胶面层 1、施工前地面水份测定:晴天时用胶带四周粘透明薄腊于地面。待2 — 4 小时后,内部若有结露现象则不可施工,只有在测量地面
2、含水率达8%以下, 方可铺设塑胶面层。 2、材料的混合搅拌: a、搅拌场所先用胶面铺热垫以确保地面整洁; b、材料启用时,封盖外沿需先清洁干净; c、材料甲组与乙组按规定的重量比例倒入搅拌桶,再加入20%的黑胶粒, 并加入一定量的固化剂。搅拌机应上下左右移动,使材料充分搅拌混合,但应 避免空气压入。 d、倒材料时应直接倒入搅拌桶中央,勿沿桶边倾倒,以免桶边材料不能 完全混合均匀。 3、塑胶面层铺设,将搅拌好的材料倒入模框,技术员用乔尺紧压模条, 将浆料刮平,并修整齐模边,待约15分钟后,面洒胶粒,待塑胶固化后,用专 用吸粒机吸收多余胶粒。 四、喷面漆塑胶粒吸干净后,用专用喷枪在塑
3、胶面上均匀喷洒一层保护漆, 此漆为进面漆,具有防静电功能、喷完后场地干净不易脱粒、容易清洗的特 点。使塑胶面色泽一致,提高塑胶面层使用寿命的作用。 五、塑胶篮、排球场面层施工 1、确定施工层数及每层的施工厚度 根据设计要注PU塑胶厚度为13MM,经综合考虑,采用分两层施工,第 一层厚度为10MM,并在浆料中加入15%的填充黑颗粒,层厚度为3MM,采 用纯PU浆料。 2、材料的配制及混合搅拌 a、搅拌场所先用胶布铺垫以确保地面整洁; b、材料启用时封盖外沿需先清洁干净; c、材料甲组与乙组按规定的重量比例倒入搅拌桶,再加入15%的填充黑 胶粒(纯PU无须),加入一定量的因化剂。搅拌
4、时,搅拌机应上下左右移动, 使材料充分搅拌混合,但应避免空气介入,导致产生过多的汽泡,为使搅拌均 匀,每次搅拌时间应在2分钟以上。 d、倒材料时应直接倒入搅拌桶中央,勿沿桶边倾倒,以免桶边材料不能 完全混合均匀。 3、铺设底层PU塑胶,在铺胶前先按所铺设的厚度调整专用耙子的螺丝, 混合的浆料均匀耙开,并有专人随时检测浆料厚度及时将厚度反应给拿耙人员 及时调整耙子的调动螺丝以保证摊铺厚度。同时有修边人员进行修平。施工完 成底层,等固化后再洒水检验场的平整度,如有积水,应及时补平,以保证做 完面层不积水。 4、铺设纯PU塑胶面层,面层的铺设要求高于底层,将混合好的纯PU直 接倒在底层上,然后
5、用耙子均匀耙平,并随时检测厚度,及时调整耙子的调动 螺丝,修边人员及时将边修平,消泡人员用专用消泡剂及时将产生的汽泡消除 (此工序很关键,须消泡人员仔细消除产生的每个汽泡),同时特别注意桶料倒 入时间间隔,不至于出现第一桶料已半固化状态而另一桶料还未倒,从而引起 的施工接缝,以保证施工完后的面层平整一致。 六、画跑道线 遵照国际田联标准,用钢卷尺、经纬仪准确放出路道线,各运动项目标志 线,用专用喷线盒菊花牌白色油漆,并使线宽一致,无虚边。 塑胶跑道验收标准 1、塑胶面层的特殊要求: (1)平整度3米直尺±3MM,横向坡度不大于1/1斜度向内纵向不大 于 1/10 (2)有一定的物理
6、性能; (3)塑胶面的基层不透水,以免温气上升而影响塑胶与沥青层的附着力; 2、使用标准: GB/T531橡胶邵A硬度试验方法; GB/T1681硫化橡胶回弹性的测定; GB2941橡胶度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温度及时间; GB9866硫化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 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10633钢卷尺; GB/T10654高聚物与孔弹性材料拉但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测定。 3、技术要求: (1)外观与尺寸 a、外观:无裂痕或分层现象,防滑层与底胶层粘合牢固。 b、标志线:标导线清晰,不反光,无明显虚边,与面层粘合牢固。多标 志线位置距
7、终点线间的距离长度不允许出现负差,其正差应小于1/10 C、平整度合格率:塑胶跑道平整度合格率不小于85%。 d、厚度:用于比赛的塑胶跑道的厚度不小于13MM。 e、坡度:塑胶跑道的横向坡度不小于1: 1,纵向坡度不大于1: 10。 (2)物理机械性能: 项目 指标 硬度(邵A)度 45~60 拉伸强度MP > 0.7 扯断伸长率 , 4 2 90 压缩复原率 %> 95 回弱值 %2 20 阻燃性 %2 1 4、度验方法: (1)平整合格率的测定: a、仪器:3M直尺:尺长精度为±3MM,尺的底面平直无陷。赛尺: 0~25MM ,精度为
8、土 1MM。经纬仪:精度土 211。 b、测理步骤: 以塑胶跑道的曲直分界线为界、直道沿横向纵向复3M标一个点,赛道以 圆心、为圆心,用经纬仪与50做一放射状线,沿放射状线复3M标一个点。将3M 直尺轻放于任何相邻两个点间,用赛尺测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过4MM 再将 1MM直尺轻放于任意两点中部,用赛尺测量量大局部凹陷不超过3MM,即为 合格点,复组测量总测量点数不应少于40个。 C、结果计算: P (% ) = R1/ R2x 1 式中:P ——平整度合格率(% ) P1——合格点数 P2 ——总测量点数 (2) 厚度的测量 a、仪器:游标卡尺或厚计,精度0.01MM。 b
9、 测量步骤:在塑胶跑道上挖出一个直径为10~25MM 的试样,按照 GB9865中4.8条规定的砂轮研磨试样的上、下表面直至磨出的面积大约占试样 研磨面积的50%,然后用游标卡尺或厚度计从三个不同角度测量试样上下表面 的厚度,精确到0.01MM。 c、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取三个测量值的中值,并保留一位小数。 (3) 长度的测量: 在直道上的跑道长度用精度不底于±10MM/KM 的测距仪或符合GB10633 的1级卷尺测量,当用钢尺测量时,应按钢尺的全尺长校正值及温度系数对钢 尺显示值进行调整,包括弯道的距离长度,弯道部分长度,应将长度值换算成 以半圆圆心为圆心、的该长度所对的圆心角角度值
10、再用精度不低于±2的红纬 仪测量。 (4)坡度步骤: 塑胶跑道曲直分界线始,直道高10M标一组点,弯道以圆心点为圆心度 150标一组点,该组点包括第1道内沿和第8道外沿两点,用水准仪测量该点的 标高,并计算该组两点的交差和第2道及第8道同道上相邻两点的交差。 结果计算: P1 = h1 / L1 P2 = h2 / L2 式中P1横向坡度 P2纵向坡度 h1该组两点的交差点 (5)硬度的测定: h2同道上相邻两点的交差 在样品中部距样品边沿不少于50MM的区域内裁取试样,试样厚度为12.0 + 0.5MM,边长为50±0.5MM的正方形该度验不少于3个。 (6)
11、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的测定: 拉伸速度为1±10MM/MM, 0.2Mpa,拉断伸长率不大于20%。 平行测定的两上结果之差,拉伸强度不大于 (7)回弹值的测定: 平行测定的两个结果值不大于4%。 (8)压缩复原率的测定:对试样进行压缩变形试验,在自然状态下恢复 3MM后,试样在压缩前原的厚度之比按GB2941规定。 5、检验规则: (1)生产厂应保证产品质量,该批产品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说 明。 (2)组批和抽样: 检验时以该项塑胶跑道工程为一批,该批均应进行外观尺寸检验和物理机 械性能检验,按规定取样,该块试样均应进行测试,结果取某算术平均值。 A、以施工
12、时该一次混合料量为一抽样单元,按下表规格及数量,随机地 按施工顺序与施工平行抽取,样品在现场条件下停放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 5MM xx < 40 >2 40~80 >3 > 80 >4 B、样品应用塑料袋包装,并置于阴凉干燥处,包装上须注明工程名称, 取样部位,现场气候条件,取样人及有关特殊说明。 C、样品固化14天以上方可进行测试,也可在实验室进行加速固化,样品 有效期为六个月。 D、必要时,要以直接在竣工后的塑胶跑道挖取样品,抽样时以30M 3为一 抽样单元,按GB10111获得随机数,再按预先规定和顺序确定抽样点。 6、不合格判定: 当检验结果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应另行双倍取样进行检验,其算术平均值 仍不符合规定,则判该掇塑胶跑道不合格。 7、使用、保养、维修: (1)在具备适当排水设施的情况下,可全天候使用。 (2)应按其使用范围合理使用,要保持清洁,避免长期荷重,避免机械 冲击和磨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3)维修应由专业施工队进行。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